佛罗伦萨 托斯卡纳艳阳下的紫百合

时间:2022-09-07 09:12:22

佛罗伦萨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格局,随处可见的是古城旧貌和好风水,比罗马多了几分优雅和宁静。作为鲜花之城,佛罗伦萨是有颜色的,蓝天白云、深绿的河水、红色的房顶、黄色的楼宇……

没有现代化的建筑,石砖铺出的狭窄的街道依旧保持着古城从前的样子,城内的建筑见不到明显的修葺痕迹。一座历经两千多年而依然没有太大改变的城市,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十分罕见了。在佛罗伦萨街头,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随处可见,只要稍加观察,几乎每一处建筑物上都会有千姿百态的雕塑。而在一座座院墙门楣上,能见到形式各异的雕塑,它们与纯粹的艺术作品不同,像一枚枚徽章,刻在院墙上头,这些雕塑,其实是院墙主人的族徽。一个家族拥有自己的族徽,而且是以雕塑的形式,大约只能在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才能见到。

在这座城市的街头,游客能够与巨匠们擦肩而过,无论是在大师们的故居,还是一条不知名的小巷,你踩着的每一块青砖,都涂满了大师们的足印,他们就是行走在这些街巷中,创作出了不朽的艺术瑰宝。佛罗伦萨,它所代表的那个年代,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难以逾越的高峰。

米开朗琪罗广场

米开朗琪罗广场位于佛罗伦萨市区南端的高地上,站在广场上,可以眺望佛罗伦萨市的全景,因广场上有佛罗伦萨的象征――大卫雕像,米开朗琪罗广场也就成为许多游客开始佛罗伦萨之游的第一站。

米开朗琪罗广场是由朱塞佩・波吉设计,始建于1868年,从广场向佛罗伦萨城内望去,红色砖瓦、古式建筑、阿尔诺河、圣母白花大教堂的圆屋顶等等都看得清清楚楚,全景的佛罗伦萨更显古老和典雅。米开朗琪罗广场建成时,广场的中心摆放了米开朗琪罗所雕刻的大理石雕像――《大卫》。上世纪,佛罗伦萨市政府从保护雕塑的角度出发,将雕塑移进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而广场上则立了一座青铜制的复制品。这座青铜制的大卫复制品,虽是复制品,但也可以从他身上领略大卫的那种坚毅的神采、完美的身材、力与美的结合。据说米开朗琪罗创作大卫时,所使用的石头并非一座完好的大理石。就是这块略有瑕疵的石头上,米开朗琪罗一改大卫传统的血腥形象,历时3年,创造了一个准备参加战斗的大卫,紧张的肌肉、专注的神情是那么自然,大卫也成为米开朗琪罗的不朽之作。根据解剖学专家研究表明,这座高5.5米的雕像,人体的肌肉比例极尽完美。

圣母百花大教堂

初见圣母百花大教堂,一定会被她区别于其他教堂的优雅气质所感染,少了一丝刚强,多了一份柔美。白色、绿色、淡粉色的大理石所拼成几何图案的墙体装饰,线条明快,将外墙上的雕像、绘画作品及圆形窗户衬托地更加精美,在奢华中,尽显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女性气质,故又称为“花的圣母寺”(SantaMaria delFiore)。

圣母百花大教堂最为著名的是教堂圆顶,八角圆顶为红色,顶高31米,最大直径为43米,以罗马万神殿为范本,建成时是当时最大的圆顶,圆顶的正中为尖顶塔亭。设计师菲利浦在设计圆顶时,抛弃了当时建造圆顶的最流行方式――拱架结构,而是采用鱼骨结构,以椽固瓦。为了防止竞争对手偷盗设计图稿,菲利浦在设计时没有使用一张草稿,全部的设计图纸和演算都在他的脑中进行,当圆顶建成时,世人为之震撼,连米开朗琪罗都赞道:“我可以盖个比翡冷翠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无法及上它的美。”游客可以登上圆顶,只要走过463级阶梯,就可以将佛罗伦萨的全景收入眼中,满眼的红屋顶,让人深深地爱上这座鲜花之城。

在教堂大殿内还挂有许多骑马肖像图,在大殿中心的祭台下,有佛罗伦萨第一位主教――圣泽诺比遗体的金铜棺。圣母百花大教堂还有个地下博物馆,专门用于展出与教堂、钟楼、洗礼堂相关文物。

乔托钟楼

乔托钟楼,坐落于佛罗伦萨的大教堂广场之上,紧挨着圣母百花教堂,毗邻圣乔万尼洗礼堂,建筑风格与圣母百花教堂极为相似。乔托钟楼由“现代绘画之父”――乔托设计,钟楼也因乔托而得名。乔托钟楼圣母百花大教堂,意大利名为“Doumo”,意为百花的圣母玛利亚,百花是“鲜花之城”佛罗伦萨的市花――百合花。圣母百花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为哥特式建筑风格,长153米,宽38米,高106米,教堂始建于1295年,主体完工于1496年,但直到1887年圣母百花大教堂才最终完工,期间参与教堂设计的著名设计师有阿尔诺沃・迪卡姆比奥、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埃米利奥・德法布里等,他们分别设计了教堂主体、圆顶及教堂的外墙装饰等。

始建于1334年,最终完成于1359年,高84.70米,宽14.45米,为四方形钟楼。乔托钟楼分为五层,第一层为无窗的闭合式结构,这一层的饰板较为精美,多为《创世纪时人类的生活》、《诸菩艺》等宗教题材;第二层每一面都雕有4座小型壁龛雕像(雕像为圣约翰和诸先知)及4座假壁龛;第三、四层结构一样,每面有两个人字形的新歌特式建筑风格的窗户;第五层也有新歌特式建筑风格的螺旋状石柱窗,每面有一窗。

乔托在建造完钟楼的地基和第一层后,便去世。此后,由安德里亚・皮萨诺河、阿尔贝托・阿诺尔迪等设计师,根据乔托所留下的钟楼设计图纸建造第二层,基本上尊重原作。第三、四、五层为弗朗切斯科・塔冷蒂设计建造,风格为哥特式建筑,多窗。

乔托钟楼的外墙装饰与圣母百花教堂相似,采用白色、绿色、淡粉色大理石相互交错拼接而成,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罗马古典风格与第三、四、五层的新哥特风格的完美结合,烘托出乔托钟楼区别于圣母百花教堂的简约气质。乔托钟楼共有414层楼梯,比圣母百花教堂的圆顶略低一些,不过,在钟楼看近处的圣母百花教堂的圆顶别有一番滋味。

圣乔万尼洗礼堂

圣乔万尼洗礼堂,又名圣约翰洗礼堂,与圣母百花教堂隔圣乔万尼广场相对。圣乔万尼洗礼堂外墙装饰采用白色、绿色大理石交错镶嵌而成,白色大理石为卡拉拉石,绿色大理石则产于意大利的普拉托。圣乔万尼洗礼堂为八角形,外墙分为三层,第一层无窗,第二层有窗,有拱券、壁柱装饰,第三层无窗,用大理石拼成几何图案装饰。

圣乔万尼洗礼堂殿内较为有名的是天顶的镶嵌画――最后的审判,与圣母百花教堂中的壁画不同,圣乔万尼洗礼堂内的天顶画是用类似马赛克的大理石拼接而成,底色的金黄色使得整个天顶画更显华贵,而镶嵌画的内容则是关于耶稣、圣母、圣约翰等宗教人物的生平故事。殿内还有逝于1419年圣约翰二十三世的墓。

圣乔万尼洗礼堂被世人熟知的“天堂之门”,是洗礼堂的东门,是三座青铜大门中的一座,正对着圣母百花教堂。“天堂之门”是由吉贝尔蒂创作完成的,他花费了27年的时间,采用透视法将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亚伯拉罕用以撒献祭等十个圣经旧约故事,在青铜大门上的十个小格内生动讲述。

大门上端的墙面上还有三个天使雕塑,表情自然随意。“天堂之门”长年关闭以供游客参观,大门上的浮雕贴有薄金,游客现在所能看到的浮雕为复制品,原作收藏在圣母百花教堂地下博物馆内。教堂的北门――曼多尔拉门也由基尔贝蒂所设计、雕刻,有28幅图画,多取材于新约圣经,雕刻时间早于东门;而南门――卡诺尼奇门,则由昂得雷阿・皮萨诺设计创作,28幅图画生动地讲述圣约翰的生平,是三座大门中最早雕刻完成的。

佛罗伦萨星空璀璨

陈旧的石块记载着岁月风雨的痕迹,低调不起眼的小窗里,曾经亮着但丁的油灯,稍微不注意就会漏过去的是米开朗琪罗的门牌,老贵族的家徽还悬在墙上,紧闭的大门侧墙上甚至还挂着百年前的拴马环。

这里既是顶级艺术大师诞生的沃土,就一定有它特殊的营养成份。他们的成长创作,与信仰有关,与统治者甚至与平民对人的创造性、智慧及美感的看重、认同和喜爱有关。回头看,古老的巨美第奇家族在资助保护这些艺术家创造方面就功不可没。

不下三个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至少在他们成长初期,是在美第奇宫度过的,他们就是鼎鼎大名的波提切利、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可以说没有美第奇家族,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运动将不会发生。

从罗曼・罗兰的《米开朗琪罗传》中我们知道,米开朗琪罗的痛苦来自他充满矛盾的灵魂:他既无残疾,也不贫穷。他出身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从23岁创作出《哀悼基督》开始,到80多岁还在不眠不休地设计圣彼得大教堂。他的代表作还有世界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创世纪》、雕塑《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摩西》、壁画《最后的审判》等。

最后,我们必须谈到的从佛罗伦萨走出的巨人,是兼有科学巨匠和艺术大师双重身份的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_1519),他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师。

达・芬奇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壁画《最后的晚餐》(现藏米兰―教堂)、祭坛画《岩间圣母》(现藏伦敦国立美术馆)和肖像画《蒙娜丽莎》(现藏巴黎卢浮宫)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达・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是有史以来,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甚至扩展到军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舰、起重机等等。他还在数学领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后世的评论家认为,“事实上,他是达到了伽利略那种高度的物理学家,是像毕达哥拉斯一样的数学家、像哥白尼一样的天文学家、像阿基米德一样的军事工程师和像爱迪生一样的机械天才”。“他的谈话就是文艺复兴本身”,他是“文艺复兴最伟大的象征”。在那遥远的年代,静静的夜里,就是这狭窄的街上,石块还是新铺的,杰出的大师们不止一次地从上面走过去,有佛罗伦萨出生的米开朗琪罗,有威尼斯画派的代表提香……若干年后,一代代热爱艺术,追求美,欣赏美,研究美的后人又从世界八方找来,循着这路走去,试图揭示思想的谜团,探访心中的殿堂,拜谒艺术史上的丰碑,谱写新的“神曲”。

佛罗伦萨埃克利娜球场

佛罗伦萨埃克利娜球场是1889年大不列颠殖民者在佛罗伦萨成立的一家高尔夫球场,许多意大利重要的高尔夫赛事都曾经在这儿举办过,诺曼等欧巡赛的明星都曾经在这儿球场上挥杆,它见证了意大利高尔夫的发展史。1905年第一届意大利国家高尔夫锦标赛就在这个球场举行。高尔夫会所是由著名设计师GerardoBosio设计,被认为是理性主义者建筑的典范。

上一篇:滨海湖:皮特.戴 中国区的封笔之作 下一篇:香榭丽舍 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