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子

时间:2022-09-07 08:33:03

走出一条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子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既是响当当的牌子,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示范区的重要成员,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这一目标,切实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生态山水铜都结合起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是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指示精神的一个实际行动。这个规划的地位是战略性的,蕴含的机遇是历史性的,对发展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必将促进皖江城市带以及安徽发展进入全新的时期。作示范区的重要城市之一,铜陵充分发挥综合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与发达地区思想观念对接、体制机制对接和相关产业对接,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努力走出一条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子。

突出发挥比较优势高点定位产业承接目标

产业转移具有明确的利益驱动。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和降低要素成本。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铜陵已经基本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从区位看,地处皖江城市带正中心,沪榕高速和京台高速、京福高铁和宁安城际铁路在此“十”字交汇,铜陵港是溯江而上最后一个可停靠万吨轮的港口,正在兴建的九华山机场距铜陵市仅20多公里,水陆空立体交通网使我们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便捷交通条件。从产业基础看,已经形成铜、化工、电子等支柱产业,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速,拥有铜陵有色等6家上市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基地、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和部级“火炬计划”电子基础材料基地,规划建设了4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个循环经济园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和能力。从发展要素看,铜、硫铁等储量均居全国或华东地区前列;电力资源丰富,是安徽重要的能源基地;周边地域纵深较大,可提供较多的低成本劳动力;率先成立铜产业、循环经济等产学研合作联盟,建成部级铜铅锌质检中心,已设立10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3家工程研究中心和3家博士后工作站,这些都为承接转移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合作机制看,与长三角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是南京经济协作区成员、长三角政府会议观察员和安徽惟一入驻商务部“产业转移中心(上海基地)”的城市,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经验与途径。综合上述优势,铜陵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将大有可为,必须抓住机遇,高点定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为此,我们提出率先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目标,实施“一年打基础、三年大突破、五年新跨越”的发展战略。

突出园区升级扩容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

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平台和主阵地。发展产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约利用土地。目前,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江南集中区已揭牌,江北集中区已开工建设,皖江各市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务实高效地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我们按照国家规划要求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铜陵实际,在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上提出“一区两片”的总体布局。“一区”,就是铜陵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两片”,就是在江南片建设一个远景规划面积为120平方公里的示范园区,同时同步推进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和县区工业园区扩容;在江北片适时新建江北产业园,启动跨江发展。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部级开发区进展顺利,下一步将全力打造千亿园区。启动江北产业园建设、实现跨江发展,无论是对铜陵还是对安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去年以来,我们为推进江北产业园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是安徽最具备条件实施跨江发展的城市,我们将坚定不移,全力以赴,争取早日取得突破。在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中,我们积极借鉴和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或来铜陵兴办“异地产业园”,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突出特色错位竞争科学明确产业承接重点

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认真分析研究发达地区可能转移什么产业、我们需要承接什么产业,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牢固树立“舍得”思想,注重产业转移与产业提升相结合,注重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合理布局,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有意识地选择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有差异的产业定位,结合实施“千百亿”工程和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把铜冶炼深加工、新型化工等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作为承接重点,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这不仅是投资者的需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市产业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讲,就是利用电解铜优势,借助铜陵有色控股集团品牌,吸引高水平的铜加工项目落户,加速形成铜产业集群;利用铜化集团的优势,依托紧邻长江的水资源及基础化工原料和人才优势,通过承接先进的技术工艺,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打造化工产业集群;依托火炬计划铜陵电子元器件及铜陵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园品牌优势,打造部级铜基电子材料产业链和光电产业基地;借助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分院等合作方的技术优势,承接和培育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利用长江岸线资源,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进入铜陵,努力将物流业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

突出全民大招商大力探索产业承接路径

当前,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承接产业转移说到底就是招商引资。目前,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为此,我们积极探索“跨地区组团、整体化招商,错位式引进、互补式发展”的招商新模式,开展“百名干部促招商”活动,围绕铜深加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和光电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重点引进植根性企业,努力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同时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把科学承接放在首位,把好项目准入关、投资强度和环境评价关,不是什么“鸟”都要、什么“菜”都捡,坚决不要牺牲环境的项目、不要未经环评建设的项目,推动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

突出提升配套能力不断增创产业承接优势

当前,包括生产要素配置成本和生产服务成本等在内的综合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企业转移产业时的考虑重点。要想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必须进一步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全面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业承接的竞争力。为此,我们一是优化提升生产业。吸引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引进沿海地区资金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小民营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通过财政贴息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引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发展新型物流业态,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基地和大型专业市场,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建设一批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才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二是健全完善商务业。通过引入沿海地区资金、人才和管理理念,推进老城区中心商务圈建设,精心组织实施专项规划和业态调整,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集购物、商务、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满足广大市民、商务人员和外地游客消费需求的高层次、综合性的商务服务圈。三是创新培育园区生活业。以服务园区职工生活需求为目的,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政府出资建设职工宿舍、文化中心、幼儿园、酒店、市场、商场等园区生活服务设施,引入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为园区职工提供服务,提升承接能力,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突出发展环境建设切实强化产业承接保障

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赢得主动,关键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我们着力打造“五种环境”:一是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全程、并联审批等制度,实行市级行政许可“零收费”;出台《机关作风效能有效投诉问责追究暂行办法》,实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问责问效制,倡导“5+2”、“白加黑”精神和“一线工作法”,形成了“客商投资、干部跑腿”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便捷的服务环境。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开辟承接产业转移的“绿色通道”,对项目引进、用地、审批、开工建设全过程实行特事特办,组织相关审批和服务单位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在土地、规划、环保、建设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三是打造规范的市场环境。运用法律手段组织和管理经济,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力度,严肃查处损害市场环境的人和事,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四是创造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围绕争创“长安杯”目标,继续深化“平安铜陵”创建活动,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大对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提升投资客商安全感,让客商投资放心、经营安心。五是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继续深入实施“三年城乡大建设”,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宜工宜商宜居的幸福城市,以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吸引客商,留住客商。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既是响当当的牌子,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示范区的重要成员,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谋划,多措并举,紧紧围绕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这一目标,切实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结合起来,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生态山水铜都结合起来,力求在全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中走在前列,为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铜陵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为中共铜陵市委书记)

上一篇:抓住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下一篇:特区有界 梦想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