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有效成分对解脲支原体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时间:2022-09-07 05:00:36

苦豆子有效成分对解脲支原体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Uu)对苦豆子有效成分的敏感性。方法:运用几何级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苦豆子总碱、苦参素对Uu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0.125mg/ml和0.25mg/ml。结论:苦豆子有效成分对Uu有体外抑菌作用。

【关键词】有效成分;解脲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83-02

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成为当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1],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临床用于治疗的抗生素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给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国内外对中草药进行了大量的抑菌实验研究,取得很大进展[2]。我们用宁夏道地药材苦豆子作体外抑菌实验研究,为中医药治疗Uu感染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支原体标准菌株:Uu3型由首都儿科研究所馈赠。

1.1.2培养基: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注册号:粤食药管械(试)字2004第2060096号。

1.1.3药品与仪器:苦豆子总碱(国药准字:H64020286);苦参碱(国药准字:H64020273);槐果碱均为宁夏紫荆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罗红霉素 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1092;电热恒温培养箱(DNP-9272,上海);生物安全柜(BHC-1300ⅡA/B3,苏州安泰)。

1.2方法

1.2.1解脲支原培养:将Uu3型标准菌株用2ml培养基在室温下混匀溶于无菌试管中,密封。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孵育18-36h,当培养液颜色由黄变为红色且液体澄清,表示支原体培养阳性,保存于-37℃冰柜备用。

1.2.2支原体菌液的制备及菌数测定(CCU测定)[3]:取无菌试管10支,各管分别加0.9ml的Uu培养液,第1支试管加第三代对数生长期菌液0.1ml,轻轻混匀,从第1管中取出0.1ml加入第2支试管,混匀,依次将待测菌液用培养基以10倍稀释法逐管稀释成101-1010 系列浓度,置37 ℃恒温培养箱,一周后观察Uu生长情况,以发生颜色变化的最高稀释度作为颜色改变单位(color change unit,CCU),则菌液浓度以CCU/ml计。

1.2.3MIC的测定[4] :将Uu菌株连续传代三次,取第三代对数生长期菌液(106ccu/ml),用其相应培养基稀释至1×105ccu/ml作为工作液。在96(8×12)孔聚乙烯细胞培养板的每排每孔加培养液100ul,每排第二孔分别加100ul药液8mg/ml,从第二孔开始,用微量移液管反复吹打10次混匀,吸出100ul至下一孔,再混匀,依此类推,直至第十一孔,混匀后吸出100ul弃去。从第一孔至第十一孔,每孔依次加工作菌液100ul,第十二孔再补加培养液100ul。这样药物浓度从第2-11孔,依次为,4mg/ml,2mg/ml, 1mg/ml, 0.5mg/ml,0.25mg/ml, 0.125mg/ml, 00625mg/ml 0.0312mg/ml, 0.016mg/ml, 0.008mg/ml共十个稀释浓度。第1空为阳性对照,第12孔为阴性对照,盖上板盖,用液体石蜡密封,轻摇混匀,置于37℃温箱孵育。不加药组培养基中酚红指示剂由橘黄色变为红色,表示Uu生长,加药组不出现颜色变化的最小浓度为最小有效抑制支原体生长的药物浓度(MIC)。

2结果

3讨论

3.1解脲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炎症(NGU)及男女不孕不育的主要病原体,也是性传播的常见病原体。目前,在临床上,以抗生素为主要治疗手段,首选药物主要以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氟喹酮类为主。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Uu对四环素和大环内脂类药物产生明显耐药性,喹诺酮类药物目前也发现有较多耐药的Uu菌株[5]。据文献[6]报道,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由高到低为:环丙沙星(57.0%)、罗红霉素(47.3%)、氧氟沙星(43.9%)、壮观霉素(35.2%)、司帕霉素(25.5%)等。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对Uu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作新药源,尤显重要,且中草药可复方使用,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临床应用前景乐观,值得研究开发和利用。

3.2苦豆子是多年生草木根茎地下芽植物,为豆科槐属植物。1930年被正式列入《美国药典》,在世界上广泛引起重视并用于医药界。宁夏产区苦豆子生物总碱含量最高可达5.218%,又产量较高,已成为中国第二个国家级药材基地。本实验研究结果,苦豆子有效成分对Uu有抑制作用,MIC为0.125mg/ml和0.25mg/ml,为开发苦豆子在抗Uu感染性疾病方面提供一定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移谋,余敏君,占利生,等.尿素支原体所致生殖道疾病的实验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1;5:83

[2]陈星灿,刘安定,宫锡坤.中药抗菌作用研究.中医药学报1998;1:36-37

[3]Roberson JA,Stemke GM.Expanded serotyping scheme for Ureaplasma urealyticum strains isolated from humans.J Clin Microbiol 1982;15:812

[4]Ke nny GE,Hooton TM,Roberts MC,et al.Susceptibilities of genital mycoplasmas to the newer quinolones as determined by the agar dilution method.Antimicrob Agents Che mother 1989;33:103

[5]张文波,吴移谋,尹卫国,等.解脲支原体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喳诺酮类药物关系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1;24(6):346-349

[6]吴达山,陈怡红,沙伟玲,吕建华,蔡士梁.广州市越秀地区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职业与健康2007;11:37-38

上一篇:浅析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症中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