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居住区环境景观问题与对策的初探

时间:2022-09-07 03:10:31

当前居住区环境景观问题与对策的初探

[摘要] 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居住者和舆论的关注,居住的环境景观目标已不仅是树木花草,更需要文化,要凸起包括民族地域文化在内的文化内涵,及在此影响下形成的居住区空间格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本文通过居住区景观价值分析,对当前环境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存的一些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居住区景观价值 环境建设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今世界,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由于开发理念或设计理念的偏颇等原因,综观近年来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与建设,就整体而言,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关注与反思。以下通过分析环境景观价值所在,对当前居住区环境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一些浅显的的探讨。

一、户外环境景观的价值所在

景观作为被欣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从人和环境的关联来分析,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可以调节情感,缓解工作压力,熏陶情操。在视觉后果上能知足审美需要,体现文明内涵。其次住户不仅满意于视觉的享受,还需要一个适宜的场所休憩、交流、活动。场所是居民交换和参加的载体,而社区是由时光、空间、设施及其活动内容等因素构成的特定行动场所,并被赋予一定的意思。场所的意义是比单纯的物质空间特点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空间的灵魂。在社区户外空间中,每一个空间都应当拥有合适于公共活动发生的可能性和多义性。居住区计划设计应当重视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本人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当大批的人有着同感,并受它的驱使有了被联系在一起的感觉时,它就是一个聚集的场所。不同年纪的住户在各自适合的场所休闲,丰盛了小区的生活情趣,提高了小区的生命活力。这样户外环境景观的价值就充足体现出来。

二、当前居住区环境景观存在主要问题

1、过于制造人工环境,缺乏生态景观,

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过于制造再生环境,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取代树木。基地常常被简单推平,等住宅建成后,再大规模地进行草木移植和硬地铺装,追求精心修饰超前铺张的人工环境,从而造成小区环境过于简单化、模式化,缺乏特色和自然生机。

2、建筑形式单一,户外空间形态呆板

开发商为攫取最大的贸易利润,建设的仅满意日照间距的千楼一面的住宅区,单一的面貌、死板的空间,使得居住区空间形态走向一个极其。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局部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少整体考虑景观的空间感和审美情趣。

3、重异域轻本土,缺乏民族地域文化

从住宅建筑的外观式样、环境设计来看,欧陆风情曾一度盛行,在住宅名字上也显露无疑,建筑立面、外部环境甚至内部装修都追求华贵的欧式,社区景观形态西洋化。这种趋于对一种发达文明历史的崇尚,偶尔为之可以增添居住小区的多样化,但成为席卷全国的一种时尚,就缺失了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

4.单纯追求环境效果,景观功能性和实用性不够

为求环境效果,把绿地率、小品、公建作为指标完成,单纯追求空间的点缀和美化,户外空间过于疏散、缺失和不连惯,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把持,也无隔音措施;昂贵的运营费用,水景成为摆设;缺乏户外活动场地,场地的安全性、舒适性考虑不足。

5、重建设轻管理,环境景观长效管理不到位

环境景观作为住宅很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优美的室外环境作为增强居住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但环境景观的长效管理不到位,因物业费用不足及管理模式等原因,造成居住区环境不能长期保持。

二、居住区环境景观问题对策的探讨

1、户外环境景观应与自然生态共生共存、协调发展

在营造景观的物资功效方面时,必定要尊敬自然,而不是驯服做作。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需坚持本身的整体性,通过途径、结点空间的布局,遵守美的法令来构思,多样统一,考虑主从与重点、平衡与稳固、对照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创作要素,创造出一个丰富、有机、完全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设计住宅单体之外的残余空间。这样住户就能清楚地认知户外空间,同时户外环境景观对住户也构成了辨认性与归属感。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安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在中国清代,这项艺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田地,在私人花园中人们就能观赏到深谷、湖滨、竹林、瀑布等美景。

2、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和建设应达到整体和谐

首先,住宅建筑的布局和造型要与环境融合。居住区地处城市一定的街区,必须与周边建筑和环境相协调,在建筑特色、风格、后退红线、交通出入口、建筑高度、沿街建筑的韵味等都要做一定的构思。人居住区的建筑与其外部环境是虚实相生的关系,建设好小区外部环境就要组织好二者的关系。

其次,居住小区的各种要素要进行有机组合和精心设计。居住小区的各种要素包括住宅、公建、绿化、道路、铺地、小品等,要进行精心设计,有机组合,才能确保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塑造协调的生态环境和视觉环境。

3、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造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处处有“人”,住户的参与充满活力。设计考虑的主体是环境的使用者,而非设计者或决议者的爱好,因而,设计时要注重应用者的特征和需求,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同时要“以人为本”,要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环境、湿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问题。

4、环境建设要注重经济性和长效管理

由于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投资也随之不断增长。考核环境建设的经济性既要计算一次性建设投资,也要计算建成后的日常运行和管理费用,这一比例应掌握适度。随着开发商对居住环境建设的注意力日益增强,近年来环境建设投资占小区建设总投资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居住区环境建成后,室外环境工程的日常运行和管理费用,包括草皮、树木的养护、修剪费,水泵运行,水景维护费等,这些费用都要来源于物业管理费。在环境设计时应注意减少可能发生的日常运行费用,要注意环境投资的长期效益,不然就会出现建得起而用不起的后果。环境景观要权衡实际使用和经济因素,注重长期的维护和管理。

5、居住环境应因地制宜、创造地方风格与特色

环境和景观是物质和文化艺术的结合,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尊重历史自然,并以科学的态度来创造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要求的人居环境,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才能做到与环境融洽,满足人的审美及心理需求。

三、结语

一个居住区环境的好坏,不仅反映规划设计的水平,也是居民文化素养、文明程度的反映,又是社会管理、物业管理水平的反映。如何进一步体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结合,营造一个自然、舒适、经济、方便,更富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城市建设者为之奋斗的目标,更是我们规划设计与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城市居宅区规划原理》周俭

《城市住区户外环境与公共活动空间研究 》唐国桥

《当前城市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包慧

《镇江市有关楼盘居住环境设计方案》

上一篇:大用户电能计量装置改造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刍议影响招标控制价精准性的原因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