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决战中的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

时间:2022-09-07 03:06:57

淮海决战中的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

1949年1月10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在萧县蔡凹,收到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的亲笔信:“瑞龙同志:送来联合支前各件,均已阅悉。我完全同意该会所作各项决定,请即依照执行。”短短数语,反映出淮海战役总前委对刘瑞龙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也展示了刘瑞龙为夺取淮海战役胜利付出的辛劳和心血。

1948年10月29日,中共豫皖苏中央分局财经办事处主任刘瑞龙奉命到达华野指挥部所在地山东曲阜,就任华东野战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此时,距11月6日开始的淮海战役,只有8天时间了。

大战在即,刻不容缓。刘瑞龙首先向华野前委负责人转达了关于“华野在执行中央9月会议的决定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指示,接着,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向刘瑞龙传达了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刚结束的华野前委扩大会议精神,提出了后勤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而后,华野副参谋长张震介绍了军委派后勤部长杨立三到曲阜研究部署淮海战役的后勤和支前工作的准备情况。按照中央军委和华野首长的意图,刘瑞龙同副部长喻缦云等人一起,认真分析了大兵团集中、各部队协同作战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参战部队的物资补给、战场救护、伤员后送、粮弹转运、民工调配以及交通修复等后勤和支前工作,都做了深入研究和具体部署。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后,由于战前准备比较充分,后勤保障工作开始进行得比较顺利。可随着战役规模的扩大,我参战部队进展神速,原来预设的粮站、兵站、医院都被远远甩在后面,小车、挑子、担架队伍赶不上急行军的部队,粮食供应也出现一些问题。刘瑞龙等后勤领导当机立断,除应急动用华中地区预存粮食外,一面组织部队就地筹措粮草,一面发动群众,组织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赶运粮食,连上前方的担架都捎带上粮食。同时,采取了增设粮站、分段运送和直接运送相结合的方法,将山东和华中的粮食抢运到作战部队。至11月11日,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在碾庄地区后,我军各方面供应都及时得到了补充。

为扩大战果,华东野战军在完成对黄百韬兵团包围后,分兵一部阻击援军,后勤保障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1948年11月16日,刘瑞龙到达江苏宿迁,同中共华中工委书记陈丕显、中共江淮区党委书记曹荻秋等一起,共同研究了华野在围歼黄百韬兵团及其打援作战中,如何从华中地区筹措粮草、增调民工、延伸交通运输干线、增设供应站和健全支前机构等项工作,并取得了一致意见。在各地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广大后勤官兵和数十万民工,历尽艰辛,克服困难,运粮食,送弹药,抬伤员,保障了华野全歼黄百韬兵团,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的胜利。

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后,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示,分兵一部协同中原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另以5个纵队和江淮军区2个旅,迎击由蚌埠北援之敌。11月30日,杜聿明集团弃徐州城出逃后,华野又集中力量,全力围、追、堵、截。前线部队调动频繁,连续作战,枪弹和物资消耗加大,伤病员不断增加,运输和后勤保障任务十分繁重。

为迅速改变困难局面,保障战役顺利进行,刘瑞龙一面向华野前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报告,在粮食、柴草、油盐、服装、民工等方面,争取领导和地方的支持;一面同后勤部领导同志一起,于12月2日将后勤机关转移到宿县城北符离集四山子,在这里,发出了《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后勤工作部署》,对弹药、粮食、医院、民力、交通等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为满足前线作战部队的需要,将兵站、粮站、转运站、救护所和医院向前转移或增设。各级后勤机关和支前单位连夜组织军民抢修公路和铁路干线,在人背、肩挑、小车推、牛车拉的同时,加大汽车、火车和船运力度,将弹药、粮食、装备,迅速运到前线,及时补充我军作战部队。这一系列紧急措施,确保了我军在双堆集、陈官庄、蚌(埠)西北3个战场的作战。

在围追堵截从徐州向西南出逃的杜聿明集团时,华野40万大军先后进入萧宿永边区作战。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边区人民,像当年支援新四军抗日一样,村村户户,男女老少,全力投入后勤服务。他们不辞辛劳,帮助带路、构筑工事、照料伤员、烧水送饭。但由于形势发展迅速,粮食和物资一时运不过来,大部队吃饭出现困难。面对困难,刘瑞龙亲自找到萧县副县长单劲之,要求就地筹措粮草。战区人民听到老主任刘瑞龙(抗日战争时期,刘瑞龙曾任淮北苏皖边区行署主任)借粮的消息,个个奋勇争先,许多贫苦农民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口粮拿出来借给人民军队。结果,三四天内就筹措粮食300多万斤,及时解决了部队缺粮的困难。

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后,华野奉命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暂缓攻击,转入战场休整。时值雨雪交加,部队急需补充物资弹药,筹足过冬的粮草。这些都需要由冀鲁豫、豫皖苏、山东、华中等根据地筹运。刘瑞龙和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傅秋涛协商后,向华野代司令员粟裕作了汇报。粟裕立即将此情况报告中央军委,建议召开一次联合支前会议,给予统筹解决。

为争取主动,刘瑞龙同副部长喻缦云等商定后,于1948年12月19日,在符离集北四山子村召开了各纵队后勤部长会议,检查总结淮海战役第一、二阶段后勤保障工作,确定了第三阶段的后勤组织部署,统一供给制度,明确物资补充的要求,还成立了萧县、永城地区战场物资处理委员会,确定战利品的收集点,提出“不准破坏,统一收集,统一分配”的战场缴获物资处理原则。

会后,广大后勤官兵按照会议决定,积极调整部署。华野5个兵站中站,除第二中站未动外,其余4个中站分别转移到萧县、濉溪口、徐州和宿县。华野直属医院、第一医院、第十二医院、直二所、直三所,也分别转移到睢宁、乔店子、姚圩子、徐州和三官店。同时,组织力量将陇海铁路郑(州)徐(州)段和津浦铁路济(南)徐(州)段修复通车,运河通航,此外,利用缴获的300辆汽车,组建2个汽车运输团,并雇用地方上的250辆汽车,有力地加强了部队物资供应运输的力量。

时值寒冬腊月,连降大雪,水上运输需破冰前行,地面运输要跋泥踏雪,前后方500多万民工和广大后勤官兵满怀胜利激情,经过艰苦卓绝的共同努力,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将大批粮食、弹药、慰劳物资及时运达前线,使作战部队粮弹充足,全军上下斗志昂扬。最后,经过4天激战,于1949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生俘杜聿明。

当晚,刘瑞龙随同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华野副参谋长张震,驱车到达陈官庄、祖老楼、胡庄等地视察。看到官兵们忙着打扫战场,搬运胜利品,他回顾土地革命、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奋战,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遂吟成《庆淮海战役全胜》诗一首:

徐宿萧永大战场,自古兵家争兴亡。

蒋贼陈兵八十万,妄图顽抗逞强梁。

主客攻守时已变,威势大张。

百万军民齐协力,长围猛攻力如钢。

贼军饥寒交迫日,我逸以气昂扬。

四晚总攻同捣蒜,贼军穷蹙终败亡。

一战全胜定江山,整装待发渡长江。

1948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粟(裕)陈(士渠)张(震)亥删关于战区粮食供应情况电悉。如你们认为有开联合支前会议必要,即由你们直接召开包括华东、华中、中原、冀鲁豫四方面支前代表会议,解决具体问题,并由总前委中一人主持。”淮海战役总前委审时度势,决定召开联合支前会议,委派刘瑞龙代表总前委负责具体筹备。

1948年12月26日至29日,联合支前会议在徐州召开。在刘瑞龙、傅秋涛主持下,经过4天讨论,会议协商了共同支前方案,明确了各地支前任务,通过了关于粮食、民工问题的共同意见,对交通运输、战场流通的6种货币的币值统一,部队元旦、春节供应,以及部队南进时支前领导机构的组织形式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建议。1949年1月3日,刘瑞龙返回华野指挥部驻地萧县蔡凹,向华野前委汇报了徐州联合支前会议情况。晚间,又将联合支前会议情况书面报告淮海战役总前委。

1949年1月10日,刘瑞龙接到邓小平复信后,按照淮海战役总前委和华野前委的要求,日夜奔忙,为贯彻落实徐州联合支前会议精神,总结淮海战役后勤工作经验,清理与解决淮海战役遗留问题,保证部队休整期间供应,适当改善部队生活,争取早日完成全军南进所需各项补给与准备,他草拟了粮弹准备、武器修理调整、装备器材补给、医院卫生机构整编、运输工具的调整补充、后勤机关部队整顿、地方支前准备等7个方面的意见。在征得有关领导同意后,刘瑞龙于1949年1月14日凌晨时,返回华野后勤部驻地符离集四山子。

当天上午10时,刘瑞龙与副部长喻缦云、黄知真交流情况,商讨今后工作。下午,召集后勤各部门负责干部开会,传达淮海战役胜利经过、徐州联合支前会议情况和前委关于整训期间军政后勤工作的决定,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商定部队整训期间工作计划和各兵团有关工作安排,由喻缦云和黄知真收集整理,拿出部队整训期间后勤工作指示的预案。晚饭后,刘瑞龙又驱车赶往宿县东北龙王庙华中支前司令部,同曹荻秋等一起总结交流淮海战役后勤支前工作主要特征及经验,商定贯彻徐州联合支前会议精神,保障部队整训及进军江南准备等事项。

1949年1月15日上午,刘瑞龙同华中支前司令部的领导一起,讨论商定挺进淮南部队的支前问题,下午研究商定会后4个月部队粮食供应等问题,晚上返回四山子,听取各部门讨论的意见。1月16日,他组织大家讨论关于整训期间后勤工作任务、编制及干部问题。会后,黄知真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草拟华东野战军整训期后勤工作的指示,经刘瑞龙反复修改后,形成文件报送华野前委。

1949年1月18日,刘瑞龙率部从符离集四山子迁入徐州华侨银行。在这里,他同豫皖苏三分区领导王光宇、许西连、郝炬等商谈了淮海战役战区的善后工作,经中共中原局批准,支援战区灾民小米1500万公斤、食盐250万公斤以及大批衣物。当时正值春节前后,萧县、宿县、永城等主战场,家家户户都吃上了小米饭,灾民们都穿上了领到的军服,到处是欢庆胜利和重建家园的景象。随着徐州联合支前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各地支前工作更加协调一致,有力地保障了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和部队整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部队渡淮、渡江作战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一篇:米高扬为何要秘密访问西柏坡 下一篇:中共一大代表李达与的君子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