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乳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对乳腺癌中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时间:2022-09-07 02:42:46

探讨乳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对乳腺癌中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摘要】 目的 研究乳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对乳腺癌中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对50例乳腺癌中晚期患者, 采取乳癌根治术治疗, 术后给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 并行三维适形放疗。分析50例患者术前术后CD4+、CD8+、CD4+/CD8+、NK和总有效率, 12、24个月生存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 术后患者CD4+、CD8+、CD4+/CD8+、NK明显降低(P

【关键词】 乳癌根治术;放化疗;乳腺癌中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影响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1.151

目前,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 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 目前, 随着医学诊疗水平提高, 乳腺癌死亡率也有所下降[1]。本研究探讨了乳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对乳腺癌中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8月本院乳腺癌中晚期患者50例, 年龄30~77岁, 平均年龄(57.25±7.36)岁。所有患者均经B超、X线等确诊为乳腺癌, 排除机体免疫疾病者、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疾病者。从类型来看, 导管癌、腺癌、状癌和湿疹样癌的例数分别为16、12、11、11例。从分期看, 其中Ⅱb期有15例、Ⅲa期有12例、Ⅲb期有15例、Ⅳ期有8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乳癌根治术治疗, 术后给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 并行三维适形放疗。化疗方案: 多西紫杉醇75 mg/m2, 在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 滴注3 h;顺铂20 mg/m2, 与250 ml生理盐水融合后在第1~3天静脉滴注, 滴注1 h, 以21 d为1个周期。放疗方案:DT 2 Gy/次, 1次/d,

5次/周。若化疗后出现呼吸道症状, 需随时CT复查或复查胸片。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2] 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D4+、CD8+、CD4+/CD8+、NK和总有效率, 12、24个月生存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肿瘤疗效的评定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4个级别,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 1 术前术后CD4+、CD8+、CD4+/CD8+、NK比较 术后患者CD4+、CD8+、CD4+/CD8+、NK明显降低(P

2. 2 临床疗效和生存率分析 5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7例, 部分缓解12例, 稳定22例, 进展9例, 总有效率为82.00%;12个月生存率为80.00%, 24个月生存率为30.00%。

3 讨论

乳腺癌为常见女性肿瘤, 对女性身心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癌, 因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 不易引起重视, 经乳腺癌筛查或体检可发现, 早期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肿块、和皮肤发生改变, 腋窝淋巴结肿大和溢液等[3]。临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以手术根治为主, 中晚期则联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措施, 可明显提高患者1年生存率。但有研究显示, 乳腺癌生长分化过程中, 血管内皮细胞生物活性肽发挥关键作用, 其跟乳腺癌发生和进展有密切关系[4]。

本研究中, 本院乳腺癌中晚期患者50例, 采取乳癌根治术治疗, 术后给予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 并行三维适形放疗。结果显示, 总有效率为82.00%;12个月生存率为80.00%, 24个月生存率为30.00%, 说明手术联合放化疗有一定疗效, 但术后患者CD4+、CD8+、CD4+/CD8+、NK明显降低(P

参考文献

[1] 周吉照, 王静.乳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对乳腺癌中晚期患者T淋巴细胞及生存率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0):31-33.

[2] 何春雷.乳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对乳腺癌中晚期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21):2304-2305.

[3] 李夏东, 邓清华, 马胜林, 等.心脏正对射野(弧)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剂量学风险和收益分析.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5, 24(1):65-69.

[4] 陈雁平, 吕辉生, 潘炳坤, 等.新辅助化疗对Ⅱ、Ⅲ期乳腺癌短期内转移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 2014, 24(15):2479-2480.

[5] 窦慧青, 闫文浩, 魏宁宁, 等.化疗后乳癌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cTnI、CRP变化的研究.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1):180-182.

[收稿日期:2016-02-23]

上一篇:信息化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鼓风机防喘振调节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