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张玉莲借债供五个儿子读大学

时间:2022-09-07 01:46:44

农妇张玉莲借债供五个儿子读大学

1995年的春节,对辽宁省瓦房店市驼山乡排石村农家妇女张玉莲来说,恐怕是有生以来过得最高兴的一个春节。她的5个大学毕业和大学就读的儿子都从外地回来了。

除夕夜的饭桌前,孩子们围坐在父母身边,他们轮流给母亲敬酒。十多年来,张玉莲不惜倾家荡产、借高利贷,供5个儿子上学。如今,儿子们都成材了,她却负债近3方元。张玉莲的丈夫是排石村小学校长,工资30元,加上年迈的父母,全家9口靠他那点工资生活,谈何容易。她先后把5个儿子送进了小学。

排石村距乡中学往返要20公里。如果住校,要交食宿费。这时村里许多孩子都辍学了,唯独张玉莲不让孩子辍学。她开导孩子:“你们不读书考大学,便去耕田种地,就是耕田种地,也得有文化啊!为了将来有出息,现在苦一点不算啥!”从此,他们早晨4点钟便启程上学,晚上8点钟才回到家。3年中,5兄弟不知走了多少路。

丈夫工作忙,家里的活都落在了张玉莲身上。照顾老人、孩子;做几十亩地的农话,喂猪,常常累得她筋疲力尽。村里人劝她:“召回一个儿子吧,也能帮帮你。”她咬着牙摇摇头。

1985年,老大张世安考上长春地质学院,老二张世权、老三张波先后考上了需要住校的瓦房店市重点高中,老四张涛、老五张科这时也上了初中。钱,越来越不够花了。张世权担心弟弟上不完学,便想辍学,张玉莲知道儿子的想法后哭了:“儿啊,你咋能打退堂鼓呢?娘砸锅卖铁也供你们上学!”

三年后,张世权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

从1985年起,为供儿子上学,张玉莲走上了借债的路。她的怀里总揣着一本负债簿,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所有的借债还债情况。多的3千元,少的只有几角几分,累计起来近3万元!

在排石村,凡是有点钱的人家,几乎都是她的债主。亲戚、村里人借遍了,钱仍不够花。万般无奈,张玉莲只好借高利贷。借1千,还1千5。村里人劝她:“玉莲,你可不能往火坑里跳啊!”她笑笑:“为了孩子上学,我明知是火坑,也得跳!”

1988年,老四张涛考上了重点中学瓦房店市6中,该校规定,农村学生来校要交1200元钱。张玉莲拿不出这么多钱便找到校长:“我保证我儿子学习成绩好,考不上大学,我给你们赔罪。”学校被感动了,先收了一半钱,并表示如果张涛考上大学另一半钱免收。三年后张涛考上了赫赫有名的西北工业大学,学校不食言。

张玉莲一片慈母心得到了回报,5个儿子相继考上了重点大学。老大张世安在吉林《青年月刊》杂志社当编辑,几年来他在《十月》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成了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老二张世权在大连市3中教书。老三张波在沈阳矿山机器厂做技术工作。老四张涛、老五张科正在大学就读。

在张玉莲和她的儿子的影响下,排石村年年都有学生考上大学。

上一篇:急诊回帖 10期 下一篇:八百里水泊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