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辨析

时间:2022-09-07 12:04:57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辨析

摘 要:在理论探究和教学实践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没有一个定论,呈现出相互渗透交叉的特点。对于他们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是基于对课程与教学的不同内涵的不同理解。虽然不同关系的认识在区分上有所侧重,但是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他们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部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关键词:课程 教学 课程论 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争论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普遍得到国内外教育界公认的、同时也是业余界容易理解的是: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属于教育学方向的下位学科,是教育学这个专业下的两门课程。但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学习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至今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大课程小教学”,即课程包含教学,教学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持有这个观点的人,认为课程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课程是教育进程,在时间上包含了教学,教学只是一个特殊的现象;(二)“大教学小课程”,即教学包含课程,课程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坚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是,课程是教学内容,课程只是作为教学里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一个因素而包含于教学之中;(三)课程与教学是并列关系,课程与教学各有所侧重而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四)课程与教学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课程与教学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二者整合不仅使研究对象完整了,而且使理论本身的完整成为可能。

人们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取决于人们对课程与教学内涵的理解,尤其取决于人们对课程内涵的理解。例如,若把课程理解为“跑道”,是为了保证教育目的的顺利实现而预先、专门制定的关于教育内容和学习进程的总体规划、方案(蓝图),那么教学就是以课程为指南,旨在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为主渠道的、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之间就是并列的关系;若把课程理解为“跑的过程”,那么课程与教学之间就是包含关系,教学是课程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通常,我们普遍基于以下几个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形成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不同理解:

二、课程与教学在概念上、理解上分离的原因(课程论教学论分离的原因)

1.教育实践发展的规律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形成一个学科的历史要比课程早得多。在很长的时期内,教育内容相对稳定而变化较小。在教什么基本稳定的条件下,教育活动的效果就更多地取决于怎么教。因此,教学论先于课程论受到人们重视并且成为独立学科,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

2.教育体制的直接影响

教育体制的形式及其需求,对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在教育体制采取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由于课程基本是由国家制定的,对于将既定的课程付诸实践的并且尽可能地取得最大效果的执行者来说,最怕切和直接的需要是采用什么方法的问题。而教育体制采取地方分权的国家,由于没有现成的课程方案,来自实践的基本需求首先表现为地方、学校、教师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方案,实施问题还在其次,所以这类国家关于课程的理论更为发达。

3.学术研究的惯性

有了传统上和制度上的原因,使得人们在接受、理解、讨论问题时获得共同的背景、思维、方法和工具。比如,对于介绍国外的课程经验时,我国经常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教学方面去分析和说明。这样的学术传统的惯性成为定势,则很容易产生封闭性,从而会妨碍对于新鲜经验的全面的认识。

三、课程与教学“一体”的观点

尽管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认识,但不论是谁从属于谁,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没有被绝对的割裂开来。即便是对于他们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认识,也是基于他们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来做出的人为地割裂,是为了方便研究而做出的区分。而在理论与实践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紧密联系的。课程与教学从产生之时就是不可分割的,有了课程就有教学,没有教学就没有课程。课程总是在特定的教学中实现的,教学也是在特定的课程基础上进行的。有关二者关系最通俗也最流行的说法是,课程是指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则是指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将课程与教学分别归纳为内容和形式,显然这种说法注意到二者的不同之处,然而这两个问题又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教的内容,怎么教就无从发生,而离开了教的形式,教什么就将完全落空。同时教什么一定会影响到怎么教,怎么教也必然制约着教什么。 在实践中,课程与教学,与其说是两件事,毋宁说是一件事情的的两个方面,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彻底地分开。

既然在教育实践中二者的联系如此密切,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那么,从其中任何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都是可行的。教学与课程虽然各自建立了相对严密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但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从来没有截然的分开过,大多存在着各种渗透和交叉。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两门学科的必然联系。理论研究可以也应当各有侧重,但更应当注重彼此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2]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3]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

[4]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作者姓名:李向凯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上一篇:刍议大学生创业的几个先后 下一篇:工会组织在民办高校师德建设中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