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课”教研的技术细化和理性思考

时间:2022-09-06 11:05:49

“五课”教研的技术细化和理性思考

摘要:“五课”教研应成为职业教育教研的一种常态。“五课”教研还存在操作层面粗放和理论研究肤浅的现象。如何将“五课”教研从技术层面加以细化,从理论层面加以深化,值得每一位教师和教研员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五课”教研;细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52-04

“五课”教研是以课程改革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为宗旨的重大教学教研活动,是对先进教育理论的有效吸纳与实践。其根本立足点是:强调教师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它要求广大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把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探寻出适合自己所教学科、所教学生、所在学校的好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的方法途径。活动的推行使职业教育走上了优化实施之路,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其优点是:不高深,接地气;好操作,上手快;成系列,易见效。

笔者将从技术操作和理性思考两个层面谈谈对“五课”教研的认识。

一、备课:构建了解学情、

多方参与、科学引导的立体框架

了解学情是备课的首要任务。教师备课伊始就应该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还需要什么,作为教师,应该给他们什么;还要了解学生习惯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手头有哪些教学资源,教师或学校能提供哪些资源;学生对学习的期待有哪些,与教师的预期效果有哪些差距;等等。只有了解学生,备课才能有的放矢。

备课应先进行个人“裸备”,即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教师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明确需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事实证明,一些教师完全借助教学参考资料,用“乾坤大挪移”让教参搬家的做法是备不好课的,更上不出有特色的课。

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备课活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并提出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方式方法、评价机制等。这样的备课活动就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基础和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集体备课应成为教研的常态。事实证明,集体备课是凝聚集体智慧的有效方法,但也最容易沦落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为避免假集体备课、形式主义的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要学习运用“三个四”集体备课模式,即“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四明确”(明确学情、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方法)、“四落实”(落实集体备课共识、落实二次备课、落实个性化教学、落实教学效果)。同时,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更新集体备课形式,如微信、QQ群等。商家都已经利用网络技术赚得盆满钵满了,我们还没有将其利用到教研活动中,岂不落后于时代太远了吗?

总之,备课是关照学生学习状态,提供合作、探究环境的立体化教学设计,必须立足学生学习,要求整个设计体系中时时都能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比如查阅资料、加工教材、操作实验、展示作品,要能听到学生交流的声音,比如演说、质疑、讨论等,感受到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求知的激情。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诸环节中,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导学的切入、过程的设计、问题的拟定、活动的创设、教学的测评等,都能有机渗透对学生学习、探究的关照和吸引。一句话:学生在我心中!

二、说课:厘清教什么、

怎样教、为什么教的主次关系

目前,笔者我所见到的“五课”教研中的说课活动,都是基于比赛而进行的活动,而且所说内容均为已经上过的课,说白了,就是“马后炮”。把已经上过的课拿来再说一遍,中间难免“走形”,多多少少都有美化和“漂白”的成分。那么,我们不妨还原一下说课的本来面目。它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研活动。教师在备课之后、上课之前把为什么这么教和指导学生怎样学的科学理论依据等内容“演说”给同行听,重点说清“我准备教哪些内容”、“我准备用什么方法教这些内容”、“我为什么教这些内容”,征求同行的意见,以便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加以修改。它最初用于集体备课、校本教研,后来功能扩大,又用于测试教师素质、选拔优秀教师。如果把说课这一教研活动异化为“说课比赛”,把手段变为目的,就不能不说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轨道。

笔者以为,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应把说课拉回到它的原点,淡化其比赛功能,强化其教研功能。无论其用于何种目的,它的基本性质不变,即它不是一项个体活动而是群体活动。在这个群体活动中,有三点必须说清楚:说内容,说方法,说理由。

说内容,除了说清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材内容等常规的东西之外,更要展现独特视角,说清楚自己在备课中独自发现、人所未见的新观点、新视角、新做法。说清楚对教材实施二次开发的部分,何处为增设内容,何处为删减内容。因此,说课时不能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而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实际,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来说。对有的说课环节可一笔带过,而对“怎样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怎样实施教学步骤”等则应浓墨重彩,予以渲染。

说方法(教法和学法),要突出探究和自主意识,在问题研习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应该设计几个精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活动。讲清楚每一个问题设计的意图和师生活动的方式。

说理由,要突出课改理念,不仅要说出如何落实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还要说清在什么地方使用,为什么使用,如何打破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使教学转变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上来。在明确教法、了解学情之后,就要说明本课时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及选择该种学法的理论依据。但在实际说课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说课者没有把说课内容和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是穿靴戴帽,油水分离。这种“两张皮”现象说明,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领会说课的真谛,没有把握说课的内涵。

三、上课:打造学做结合、

多边互动、重在应用的生态环境

在“五课”教研诸环节中,上课是最重要的一环,所有的准备都是为高效课堂做的铺垫,包括课后反思。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传统教学认为,教师善于设疑、善于解疑被称为“教学艺术高超”。而现代教学理论则认为,课堂要让学生学进去,而不仅仅是教师讲出来,课堂是以学生为主角的师生共同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场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成长,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他认为,培养课堂心理气氛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是真诚、尊重和移情性理解。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遵循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作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式,用尊重、理解学生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1]因此,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引导学生设置有意义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空间,满足学生“教别人”的表现欲,达到认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成为课堂的主要任务。一个经过思考的质疑,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捕捉,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

陶行知先生依据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认为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因此,教学中应该强调以帮助同伴“做、讲、练、教”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自己学、教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反刍内化自己所学的知识,真正达成学生自己的“教学相长”。[2]学生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往往会萌发出很多奇思妙想,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这就需要教师在短暂的时间内作出明智的判断,思考怎样更好地推进教学,为教学所用。

当然,由于习惯性思维的影响,课堂会出现一些“常见病”,如教师“预设”的欲望很强,过多控制学生,这一习惯在短期内尚难以扭转;教师面对课堂生成性问题束手无策,被飞来的“横炮”打晕;教师备课不充分,提供的资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课堂练习未经挑选,过于庞杂;教师操作中不知变通,致使教学过程程式化、僵硬化……但这些问题会随着教师认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改变。

四、听课:遵循有备而来、

不断观察、听后即评的基本原则

听课也是一门学问。听课不能像看电影逛大街般的随意。

听课要有备而来,即听课之前要做足功课。听课之前要对被听教师的教龄、学历、业界影响度等基本资料有所了解。要了解学生情况,比如年级、专业、入学状况、班级学习氛围、现在具备的知识技能等。要对所教内容有所熟悉,简单地备备课,想一想:假如我来执教,我会怎样设计这一课?

听课时要“东张西望”,既观察教师又观察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教态是不是自然、放松,肢体语言是不是具有感染力,对教学内容是不是驾轻就熟、举重若轻,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不是和谐,为学生提供的资源是不是满足了学生需求,对学生的困惑是不是引导到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是不是娴熟。观察学生就要看学生状态是不是投入,讨论交流是不是有效,问题质疑是不是有价值,有了感悟是不是讲得出,学到的知识能不能运用。一句话,听课要像寻宝般地用心。

听课后要反复咀嚼。要思考这样的问题:一是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到了什么程度?是长效的还是短效的?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接受?二是学生参与了哪些活动?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了哪些内容?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达到了什么程度?三是使学生哪些知识系统了?巩固了哪些知识?补充了哪些知识?四是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如何?学生喜欢上这样的课吗?

总之,听课者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全身心地投入,为他们喝彩,为他们着急,为他们欣慰,为他们遗憾。最忌讳的就是:听课者端着专家架子,居高临下,不可一世,给人一种找茬的感觉。

以上都是谈现场听课,听别人的课,听同学科的课。我们有时也不妨听听不同学科的课,从一个“外行”的角度看看别的学科教师是怎样上课的,从中借鉴、吸纳一些东西为我所用。除了现场听课这一形式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链接、教学课件、视频录像等信息技术,实施电脑听课,网络听课,节约资源。被听的对象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自己,也就是自己听自己的课。利用摄影技术或微课视频为自己录课,自己研究,不断改进。当然,听自己的课与听别人的课心态可能不一样,有可能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笔者的意见恰好相反,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唯有对自己“狠一点”,少些放松,少些宽纵,方能做到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五、评课:建立即时反馈、

吸纳借鉴、评改一体的互动体系

从评课的内容上说,不外乎以下方面:从教学目标方面分析,从处理教材方面分析,从教学思路设计方面分析,从课堂结构安排方面分析,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分析,从教学基本功方面分析,从教学效果方面分析等。这些方面,他人之述备矣,笔者不再赘述,只想从以下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一)摆正听课者和被听课者的关系

有人调侃地说,评课是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评课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工作。试想,别人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上出一节自以为得意的课,在你看来毛病百出,一无是处,能不让人恼火吗?这里有一个位置的摆放问题。听者与被听者应该是相互帮助、相互补台、相互提高、共同成长的关系,而不是拆台者,不是对立面。评课人不论资历多深、成就多高,首先要谦虚、和蔼,平易近人,不能露“教师爷”嘴脸,动不动训人,看到他人不足的同时,更应看到他人长处,指导交流时多一点示范,多一点点拨,多一点帮助。要知道,帮助永远比指责高明。

被听者更应以谦逊的态度,诚恳地接受别人的评点,感谢他人的帮助,即使意见相左,也不要反唇相讥,而要以学术的态度研讨、交流。

(二)建立即时互动的评课方式

即时互动的评课就是听完课以后,听课者和被听者马上对话,及时讨论。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研究的“追问式”评课就是很好的方式。追问围绕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学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等几个方面展开。

有这样一个评课场景。一位教师上课以后,被评课人追问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设置这三个目标而不是别的目标?上课者回答不能令人满意,评课人指出:目标的制定不能似是而非,模糊不清,放在哪一节课好像都可以通用,这样的目标就不够具体,我们制定的目标应该是具体而清晰的,而且越具体越好。评课人追问第二个问题:目标明确了,那么,你的教学流程是怎样的?回答之后,又被追问:流程应该和问题相连接,你设计的主问题是什么?回答不被接受,其他听课人参与讨论,又一次被追问:为什么这是主问题?有没有明显的具体问题?还有其他教师继续追问:“围绕目标,你应该再强调什么?”“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答案不一样,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课讲完后,能不能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这些追问很有针对性,直指执教者所忽视的环节。

另外,“复盘式”评课也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评课形式,由于资料颇丰,不再赘述。

(三)将“改课”作为评课的延伸与深化

“改课”是笔者对评课后续工作的一种思考。试想,如果评课活动中,评课者高谈阔论一番,被评者作谦逊状应付一下,似乎皆大欢喜,但效果如何,自然大家心知肚明。这就陷入了形式教研的泥淖中。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评课之后,立即改课。具体程序可以这样设计:听课之后,所有听课人员分别提出各自的看法,执教者阐述自己的执教意图,最后由总评课人作总结。执教者将自己的认识和专家意见融为一体,用一课时的时间,对自己的教学设计重新修改,在另外一个班级重上这一课,效果会大不一样。执教者本人将会有新的提高,其他听课人也会受到不同的启发。笔者以为,这样的教研才是摒弃了走过场的教研,才是踏踏实实的教研。当然,教师自己也可以将课堂教学拍录下来,自己反复看,反复自我纠正,如此,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新的提高。这也是“改课”的一种形式。

总之,“五课”教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细节的细化、补充、校正,其理论也需要不断深化、创新、调整。这需要有志于此的同行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卡尔.罗杰斯.自由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五课”教研的目标: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