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反季芦笋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09-06 10:56:26

弥勒反季芦笋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导读:弥勒的芦笋种植有3个特点,一是1~3月仍可产反季笋,且经济效益特好;二是1年可采笋2~3次,采笋期长,产量高;三是弥勒地区当年定植,周年内即可产笋。必须采用大棚种植,3月底至4月初开始育苗,7~8月移栽,保证11月台刈,12月至翌年3月采第一茬春笋。做好大棚田间管理及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茎腐病、病毒病等病害防治,于嫩茎23~26 cm时破土下割。

芦笋学名石刁柏,别名龙须菜,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笋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在国外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作物,由于其对部分疾病有特殊疗效,身价陡增,人们称其是最理想的保健食品。芦笋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紧俏,供不应求,在我国市场也日益畅销,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特用经济作物。但是受种植地域限制,我国北方芦笋主产区冬季仅有设施栽培的少量鲜笋上市。弥勒地处亚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反季芦笋的生产,且弥勒生产的反季笋产量高、品质优。

1 弥勒反季芦笋种植关键技术

1.1 选地

弥勒县海拔落差大(最高海拔2 315 m,最低海拔870 m),垂直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8.08℃,最高气温35.8℃,最低气温0.5℃;年总降雨量971.2 mm;日照时数2 061.9 h,光照充足、有效温期长;霜雪日短。虽然冬季整体气候不是过于寒冷,但为保证芦笋冬季的正常生产,选地时最好选择海拔1 400 m以下地区,如巡检、竹园、朋普、新哨和弥阳镇。具体选择地块时则以地下水位低、疏松透气的砂壤土和壤土为好,以保证有较高的土壤温度和较好的通透性。

1.2 育苗

弥勒县的芦笋生产主攻的是冬季笋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在育苗时间和方式上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

①育苗时间 在弥勒县,芦笋一年四季均可育苗定植,但为充分利用弥勒冬季的光热资源,使芦笋当年定植,翌年1月即可产笋,应在3月底4月初开始育苗。

②育苗方法 以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要早挖晒垡,施足底肥,667 m2施农家肥1 500~2 000 kg,氮肥10 kg,磷肥7 kg,钾肥6 kg,均匀撒施。

种子处理:播种前先用清水漂洗,除去杂质,然后将种子放入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内,水温25~30℃浸泡24 h,再用纱布或毛巾包裹放在温箱或暖和地方催芽,期间要经常喷水,2~3天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弥勒地区3~4月气温已较高,地温回升较快,可采用露地育苗以节约成本,播种畦宽2 m,条播。播种时667 m2需种子1 kg,播种株行距5 cm×20 cm,播后覆土1~2 cm厚并用稻草或松毛覆盖,浇透水,播后5~7天开始出苗。

出苗管理:种子80%出土后即可揭去覆盖物,注意轻浇水,发现地下害虫要及时防治。

1.3 定植

①选地挖沟 应选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不高,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地选好后先挖晒垡,熟化土壤,然后按1.2 m或1.5 m宽的行距挖定植沟。沟深50 cm,宽50 cm。然后于定植沟内每667 m2施有机肥4 000~5 000 kg,复合肥150~200 kg,或油枯100~150 kg,普钙50 kg,硫酸钾15 kg,5%杀菌灵0.67 kg,与挖出的土混合拌匀,再回填至沟内、踩实,沟面低于畦面约10 cm。

②选苗 芦笋苗健壮与否,直接影响成活率及产量。因此,定植应选鳞芽大,根系发达,贮藏根有15~28条,苗龄3~4个月的壮苗。

起苗前一天苗圃地应浇水,以减少断根。断根越多,成活率越低。起苗后应尽快定植,定植前地上茎只保留20 cm即可,其余切除。

③移栽时间 弥勒地区3~4月育苗,7~8月移栽,保证11月台刈,12月至翌年3月采第一茬春笋。

④定植方法 如芦笋苗生长过旺可将茎叶切一部分留20 cm即可,定植株距30 cm,定植时覆土不可太深,成活后结合中耕除草覆土2次。定植后必须浇足定根水,以后视情况浇水。

1.4 田间管理

①新植苗的管理 从定植到第1次采收,需6~7个月。期间肥水管理很重要,第1个月松土除草1次,每月结合中耕培土1次,防止根系外露。定植当年长出的嫩茎全部保留,据观察每株最多可发茎10~15根。冬季地上部枯黄时应及时清园、松土,减少病虫害传播。

②留母茎 母茎质量直接影响芦笋产量,一般要求母茎粗细均匀,不弯曲畸形,直径1.2~1.5 cm,芦笋1~2年留2枝,3~5年留2~3枝,5年以上留3~4枝,当母茎生长逐渐衰老,必须更新,重新培育母茎。

③台刈及采笋期 其他地区特别是北方,采笋期仅限于4~10月,弥勒芦笋种植的特殊性在于一年四季均可采笋,但弥勒重视的是冬季反季笋的生产,所以为保证冬季反季笋的产量和质量,弥勒的芦笋种植须于 8月初停止采笋,并充分施足农家肥,让母茎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这样10月底台刈后,从11月初开始至翌年3月的整个采笋期内,芦笋的产量、品质、经济效益才能最大化。因此弥勒地区的采笋流程为:8~10月营养生长期10月底台刈11月初至翌年2月底留母茎采笋3月初台刈3月中旬至7月中旬留母茎采笋7月中下旬台刈8~10月不采笋,留够母茎后储备更多的营养物质以促进反季笋生产。

④培土防倒伏 结合中耕施肥,适当培土,每次培土5 cm厚左右,不宜过高,分2~3次进行。芦笋植株高大,易倒伏,影响通风透光和田间操作。因此,需培土防倒,封顶矮化,立支架,拉线固定植株。在植株不倒的情况下摘除茎枝越少,产量越高。因此,封顶不宜过早过度,应适可而止。

⑤摘除花果 雌株由于开花结果消耗大量养分,影响翌年及当年产量,应及时摘除花果。

⑥灌水追肥 芦笋根系发达,有一定耐旱能力,但在采笋期间要保证水分,不能受旱,否则芦笋瘦小带苦味,一般7~10天灌水1次,产量最高;雨季要注意排水。芦笋是多年生作物,需肥量大,除定植时重施底肥外,从第2年开始,为保证冬季反季笋的产量和品质,每年8~10月营养生长期应重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夏秋肥(667 m2施肥量为2 000~ 2 500 kg),为翌年1~3月的冬早春笋丰收打下基础。追肥时氮、磷、钾合理搭配,配比为5∶3∶4,每生产

1 kg嫩笋,需氮、磷、钾分别为0.029,0.018,0.022 kg,成年期采笋年产量为2 000 kg,则需氮58 kg,磷

36 kg,钾44 kg。定植当年植株生长量小,需肥量少,定植1~2年需肥量为成年期的30%~50%,3~4年为70%,5年后接近标准,施肥方法为条施。

⑦温度管理 为保证冬季反季笋的生产及夏季避雨需求,弥勒均采用大棚种植芦笋。所以大棚管理也是反季笋生产的重点,从11月至翌年3月,晴天时大棚一般10:00~17:00通风换气,夜晚关闭,保证白天温度在21~25℃,夜晚温度在10~15℃;如遇阴雨低温天气,3~5天内可不通风换气。5~10月弥勒气温回升,可把棚膜两侧边卷起,只留顶部避雨。

1.5 病虫害防治

①芦笋立枯病 a.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株枯死,嫩茎染病,拟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

b.防治方法。育苗地不宜连作,实行3~4年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用肥,防止烧根或沤根;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湿气滞留;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36%甲基硫菌灵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②芦笋根腐病 a.症状。主要为害茎基部或根部,初发病部变褐色,皮层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及维管束,表皮下有白色菌丝体,严重时小根全部烂掉,根部溃烂,植株黄化、矮小或凋萎死亡,一般不落叶,此区别于立枯病。

b.防治方法同芦笋立枯病。

③芦笋炭疽病 a.症状。主要为害茎,茎上病斑灰色至浅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

b.防治方法。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销毁;施用腐熟有机肥;发病期注意雨后排水,严防大水漫灌,浇水应安排在上午,减少夜晚结露;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药。

④芦笋茎腐病 症状。主要为害幼笋,幼笋出土后受害,初期茎表面出现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后侵入茎秆,茎部组织腐烂,地上部呈枯萎状,湿度大的在茎表出现白色菌丝体。

⑤芦笋病毒病 a.症状。芦笋病毒病田间症状不明显,病株生长瘦弱、弯曲、黄化,产量明显降低。

b.防治方法。收获时使用割刀,必要时进行割刀消毒,防汁液传毒;为防种子传毒,应从无病株上采种,必要时可采用茎尖脱毒技术进行脱毒;发病初期喷洒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0.5%抗毒剂Ⅰ号水剂300~35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灵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采收前3天停药。

⑥虫害 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地老虎等。夜蛾类可用灭幼脲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地下害虫可用敌百虫饵料诱杀。连喷3次,采收前3天停药。

1.6 采收

芦笋采收一般的做法是于嫩茎23~26 cm时破土下割,每次采收不论好坏应全部割完,否则会消耗养分,影响下一茬产量。弥勒一些笋企的做法是采笋时沿土面握住笋头,左右摇动直接拔出。

2 弥勒县反季芦笋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

弥勒县虽然2008年才开始种植芦笋,但由于政府支持,加之特殊的气候条件,所产芦笋品质好、产量高,特别是反季芦笋种植独具特色,已探索出一整套反季芦笋栽培技术。

弥勒的芦笋种植有3个特点,一是1~3月仍可产反季笋,这一采笋期收获的芦笋经济效益特好,所产反季笋除少部分在本地销售外,大部分运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春节前的最高售价在北京市场可达40元/kg,冬季平均售价均在25元/kg以上;二是1年可采笋2~3次,采笋期长达230天左右,产量高,667 m2平均产量达2 800 kg,而且这几次采笋时间均避开北方鲜笋上市高峰,具有较大的价格竞争优势,据统计及市场跟踪调查,弥勒的芦笋平均667 m2产值已达22 000元,除去成本,667 m2利润达13 000多元;三是其他地区芦笋定植后2年后才产笋,而弥勒地区当年定植后,周年内即可产笋,且当年667 m2产量就达800 kg以上。

基于以上原因,经过短短4年的发展,弥勒芦笋种植面积已占据了云南的半壁江山,是云南省芦笋生产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县,现种植面积已达

800 hm2,且还以每年100~133.3 hm2的速度扩增。

上一篇: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措施实践 下一篇:Matlab分析连续控制系统的根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