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6 10:48:55

宿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摘 要】 宿迁地处江苏北部,依托洪泽湖、骆马湖,水量相对丰富,但近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增加及水污染日趋加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对宿迁市水资源现状的调查的基础上,对宿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 保护 宿迁市

1 概况

宿迁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腹地,位于东经117°56′~119°10′,北纬32°58′~34°14′,东连淮安市,西邻徐州市,北接连云港市,西南接安徽省宿州市。全市境内地形呈西高东低,多为黄泛冲积平原,有部分丘陵和湖荡洼地,平均海拔高度20m,一般地面高程为16~25m。全市总面积8555km2,其中水域面积2370km2。

1.1 降水与蒸发

大气降水是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宿迁境内及其周边布设有多处雨量站点,资料系列统一取用1956~2012年资料。经统计分析,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11.8mm,折合水量78.005亿m3。在全市空间分布上较均匀。1956~2012年,全市年最大降水量1505.7mm,年最小降水量539.8mm,两者相差1.8倍。全市多年汛期5~9月份平均降水量658.7mm,折合水量56.352亿m3,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2.2%。

蒸发是降水转为径流的损失项之一。选取长系列蒸发站1980~2012年资料分析。全市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62.3mm,蒸发量系列资料中年最大值1028.8mm,最小值696.1mm,最大与最小值之比为1.48。全年最大月水面蒸发量为108.3mm出现在5月份,最小月蒸发量为20.9mm出现在1月份,最大与最小值之比为5.18。

1.2 地表、地下水资源

宿迁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6.118亿m3。从行政分区上看,沭阳县地表水资源量最多为4.656亿m3;宿城区地表水资源量最少为1.67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参与地表水循环且逐年更新的浅层地下水量(赋存于岩土空隙中的饱和重力水),应用公式分别计算降雨入渗、灌溉渗漏、潜水蒸发、地表水体对地下水的渗漏与反补以及开采量等。并通过补给量与排泄量的均衡分析,计算得全市的地下水资源量。根据《2012年宿迁市水资源公报》计算分析成果,宿迁市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1.005亿m3。

1.3 出入境水量

宿迁市地处江苏北部,过境水量十分丰富,根据历年水文资料统计全市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479.9亿m3/a,全市多年平均出境水量为15.72亿m3。多年平均出境水资源量为450.6亿m3/a。通过分析得出,多年平均过境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29.3m3/a。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 供水、用水状况

根据2012年《宿迁市水资源公报》,宿迁市2012年总供水量28.167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7.459亿m3、占总供水量的97.5%;地下水开采量0.708亿m3、占总供水量的2.5%。蓄水工程供水1.658亿m3,引水工程供水16.942亿m3,提水工程供水8.859亿m3。

宿迁市2012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属平水偏丰年型,全市共用水量 28.167亿m3。按行政分区,沭阳县用水量最多,为7.059亿m3,约占全市总用水量25.1%;宿豫区最少,为4.918亿m3,约占17.46%。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6.9%;林牧渔畜用水量占9.3%;工业用水量占 7.8%;居民生活用水量占8.8%;城镇公共用水量占6.5%;生态环境用水量占0.7%。

2.2 用水消耗量

2012全市总耗水量17.661亿m3,占总用水量的62.7%(即耗水率)。水田灌溉耗水量较大,为12.184亿m3,占总耗水量的69.0%,主要消耗于渠系损失、农田蒸发、渗漏及深层入渗等;工业、城镇生活所消耗的水量较少,工业耗水量0.919亿m3,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的水份消耗和各个生产环节的水份损失等,占总耗水量的5.2%。

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水资源量不稳定、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不高

宿迁市过境水资源量远大于当地水资源量,对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显著提高了宿迁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但是过境水量年际年内变化很大,对本地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一定影响。城镇供水网漏失率平均达到19.04%、高于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标准,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均衡,近年来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已由2005年的0.62提高为2012年的0.66,但因农业用水量巨大,可挖掘的节水潜力仍不少。

3.2 水污染逐趋恶化

工业经济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致使大量的废污水排放入河,加之农业污染物、境外污水侵入河渠,水污染形势严峻。根据2012年宿迁市水质综合评价,全市劣于Ⅲ类水质断面控制河长占总控制河长的43.45%,未来随着排污量的增长,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措施

4.1 推行节水措施

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推行各种节水工程措施和政策措施。农业生产要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加速灌区配套设施建设、推广高效灌溉技术降低农田耗水率;工业生产要优化生产力布局改革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4.2 整治河道提高引水能力与开辟利用非传统水源

扩大河道标准和河槽深度,增大调蓄能力、提高引水能力;拓浚外排河道,改变排水不畅的现状。既增加了宿迁市的外来水源,又能改善水质恶化的状况。

开辟外来水源,包括挖掘已建工程的潜力;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积极实施污水处理回用、蓄水工程,开辟非传统水源利用途径。

4.3 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污力度

抓紧制定规划水平年限制排污意见,同时要加大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工业污水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尽快遏制水污染,修复水环境。

4.4 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实现科学管理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水权管理、规范各项涉水的开发利用活动,根据《水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法规,抓紧制定供水、用水、节水、水资源保护的实施条例,依法管水、治水,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上一篇:基于手写批注的图书管理办公系统 下一篇:一杯大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