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企业管治师出有名

时间:2022-09-06 10:44:01

华尔街的企业管治师出有名

华尔街的投资者往往会付出更多“溢价”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这些企业因为能达到美国严格的上市标准而更值得信赖

4月下旬,内地有关股市的政策层出不穷,市场气氛热烈。而其实,在北美几个证券市场挂牌的中国概念股也相当活跃。某些股票的涨幅更超过A股。由于中国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华尔街的投资者往往会付出更多“溢价”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这些企业因为能达到美国严格的上市标准而更值得信赖。美国民间机构资本市场监管研究会(Committee on Capital Markets Regulation)对比了那些在本国股市与美国股市同时上市的外国公司,其股价与每股账面值之比通常要高于其国内只在本国股市上市企业的这一比率。

最近有一篇对于分众公司褒扬的报道,有一段文章非常耐人寻味。请看记者这样叙述:“虽然三年前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是华尔街仍习惯将分众等同于江南春。三月以来,有传言江南春将退出,分众股价动荡下行;随着分众无线垃圾短信遭遇央视“3・15”晚会曝光,3月17日股价跌去26.59%,处于2007年拆股以来最低点,次日反弹12%。

记者继续写,江南春也表示,“最大压力来自(美股)投资者不了解分众,我需要不断解释奥运会、出口与分众业绩的关系,有可能的话,我很希望回A股上市。我不关心股价,我赞同马云:不需要讨好投资人,我们是用各种方法帮投资人赚钱的。”不知道此文是记者笔误、江老板口误还是真的这么想。难道在美国上市就要讨好投资人,关注投资人感受,而回到A股就能够忽略?这里面带出的某些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心态令人担忧。

过去12个月对分众传媒来说并不平静:先是有一只对冲基金迫使它进行审计,然后公司创始人大量抛售股票,而后又辞去了首席执行官之职,最后因其具有争议性的业务模式,分众传媒还丢掉了一个大客户。华尔街的分析师指出,在经历了动荡以及近期股价大跌后,分众传媒仍保持沉默,除了法律强制要求公布的声明之外没有再做任何解释,错失了与投资界沟通的机会。

我们可以逐一分析这种现象之中存在的隐忧。

首先,上市公司对于投资人是应该有解释说明的义务,而且是持续性的。上市公司的企业管治,普遍强于非上市公司,就是得益于各个社会层面的监控和股东的质疑。因为对于奥运也好,对于业绩也好,这么大的事情,投资者自然需要关心。再往下说深一层,现代社会,一家公司能够为投资者赚钱,对于股东来说,只是第一步的要求。理性的股东,会更加考虑长远,考虑你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赚钱,这样的赚钱方式,是否符合公序良俗,是否有长期效应?像垃圾短信这样引来社会公愤的业务,分众都为之蒙羞而道歉,又怎么能怪股东们多问题、多意见呢?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和所有者分离是大趋势。很多伟大的公司、例如IBM,例如汇丰,掌舵者都不是投资者。他们的专业经营能力和商业伦理都是社会公认,所以他们不会也不需要讨好投资者。但是,对于一家还在成长中的公司,对于持续盈利能力和公司价值观都未能让公众放心的公司,就不能让股东乃至公众质疑,这有点像撒娇,并不是一个CEO应该有的想法。事实上,最近是国际500强公司公布财务季报的高峰期,雅虎和苹果这两家IT行业很出风头的企业,虽然业绩不错,但是一样遇到很多分析人士的批评,认为业务这里那里存在不足,股价也走软。如果这些市值几百亿美元,年利润几十亿美元的公司,都需要遵守上市的游戏规则,为什么我们中国自己的民营企业家就要特殊呢?

当然,整段话最可怕的是有公司对于回到A股市场从而规避股东的咨询和质疑有着那么大的期望值。众所周知,在A股市场上,大股东横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同样突出,一般股东的声音往往遭到忽视。这样的现状,正随着社会和金融环境的进步在逐步扭转。但是,如果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负责人,把A股这样的缺陷和陋习当作是优点,尤其是作为躲避提升公司管治水平的温室,那就相当可悲了。

上一篇:“不确定年代”的战略 下一篇:改革的彼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