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浅议

时间:2022-09-06 08:21:10

城市社区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浅议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加快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对常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投入机制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建立长效补偿机制,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卫生机构 补偿机制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2009—2011年着力推进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加大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站)和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本文将对常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助、投入机制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进一步稳定补偿渠道、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发展。

一、2009—2011年常州市社区卫生财政补助及其投入方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人均10元提高到2011年的人均25元,累计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6869.66万元。

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及业务用房租金的补贴,对社区自行建设和租用的业务用房进行专项补助,另外对政府购买或新建后无偿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每个中心100万元,每个站20万元实行以奖代补,累计补助7760.8万元。

对“药品零差价”和“六免二减”费用进行补助。从2010年12月1号起在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全实施、全覆盖、全受益”。按基本药物销售额的15%补助,累计补助共计1015.23万元。自2008年常州市卫生惠民工程实施以来,对社区门诊收费实行“六免二减”的优惠措施即:挂号、诊疗、一类疫苗接种、健康建档、康复训练、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项目不收费,检查和治疗费用减免10%,累计补助1137.23万元。

对社区卫生机构按规定进行统一的装备补助,符合省定基本装备标准的社区卫生机构,经考核验收后,由按每个中心50万元,站10万元给予一次性补助,医疗设备更新经费也纳入预算,累计补助1204.18万元。

全科医生培训进行补助,根据《常州市社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学员在三年培训期间工资待遇参照现行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标准执行,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政府承担工资的70%一次性拨款给用人单位。累计补助197.44万元。

二、现行补偿机制所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收入取消后机构运行压力大

原药品价格只受国家药品指导价的限制,社区机构通过与药品经销公司开展竞争性谈判,降低进价,原药品实际加成率平均在65%左右,人员工资、运行费用和基本建设费用的60%—80%都是依靠药品加成收入而维持的。有床位及检查收入的机构有较高的医技检查收入,其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40%—60%左右。而没有床位没有检查设备的机构的药品收入要占总收入的85%—95%左右,对药品加成收入的依赖度更高,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对机构运行造成巨大压力。

(二)医疗服务价格无法充分体现技术劳务价值

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是执行的2005年标准,随着物价水平的提高,人力成本的提升,有些检验项目的价格已低于试剂成本,更不用说医疗器械的折旧损耗、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了。医疗服务价格的测算、申报、评审、核定,大都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和定价方法,对构成医疗服务项目的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等没有计入成本,也没有根据物价上涨水平制订合理的上升空间,成本与价格背离的情况将越来越严重。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绩效不明显

以人口为基础的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投入机制,简便易行,如绩效考核机制到位,也不失有序高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种按人头预付方式还未能取得预期成效。首先,专项补助收入不足以弥补专项补助的成本支出,导致激励无效;第二,产出与结果的多样性使第三方机构难以进行绩效评估,从而降低了效率激励;第三,按规定的服务项目及规程开展服务,很难自主调整服务对象、内容与方式,降低了提升效率的激励。

三、对策

实行收支预算管理。要进一步结合本地实际,明确收入支出的范围、项目标准,将所有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统一管理。政府办机构按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所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医疗服务收入来补偿。同时开展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得的各项收入上交财政部门,支出按预算安排。

改进医疗服务价格制定方法。同类同质的医疗服务项目按照直接成本定价;为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选取一定的医疗服务项目作为劳务性收费项目,并按照当时的工资性收入或人员费用平均水平、医院资质与医生级别,分别制定项目价格。合理确定劳务性和物质材料消耗性项目价格的水平与比价,正确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行为和价格行为。

改进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机制。开展以工作量为基础的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投入机制试点,给予有效的效率激励,消除服务对象状况和服务需求差异所造成的投入失衡。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对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社区居民满意度、社区居民健康指标绩效因素加大考核力度。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办法,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财务收支透明度,加强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参考文献:

[1]景琳,李玉强,张媚.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偿绩效评价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4):42—44.

[2]黄奕祥.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信任困境及其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14—15.

[3]刘昆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卫生服务领域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9,(1):7—9.

[4]陶永宁.正确处理各项收入在医疗服务成本补偿还中的关系[J].卫生经济研究,2009,(4):51.

上一篇:论当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对地勘基金项目财务核算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