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06 05:49:49

周围性面瘫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分期针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学工作者在周围性面瘫领域的施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科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分期针刺治疗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其针刺治疗。总结统计分析治疗4w后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经行总结统计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分期针刺组为88.4±1.81,分期针灸组为90.03±1.32,对照组为82.67±1.12,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分期针刺;分期针灸

周围性面瘫通常是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d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1]。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睑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尔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为我科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从19~72岁,平均年龄为36.4岁。病程1d~25d,平均病程为(7.36±4.62)d。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基本身体素质之间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将我科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分期针刺治疗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其针刺治疗。然后在治疗2w及4w后对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进行总结统计分析。参照周围性面神经中西医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将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恢复情况分为四个等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同时将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作为另一评价针灸疗效的参考标准依据。将患者的病程分为三期,1w以为为急性期,1w~18d以上为静止期,18d以上为恢复期。

1.3治疗方案 急性期取穴迎香、颧髎穴、太阳、阳白、口禾髎、下关、颊车、地仓、攒竹穴、承浆,以上穴位刺入0.3~1寸,取患侧;翳风、合谷穴刺入1.5~3寸,需捻转,留针20min。静止期取穴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髎刺入30~90mm,使针与入针位呈15°角,由一穴位向另一穴位穿透,得气即止。阳白、下关、攒竹、翳风、合谷刺入15~25mm,迎香、口禾髎、承浆刺入10~15mm,需捻转,留针20min。恢复期:主穴基础上加上足三里,取穴地仓透颊车、太阳透颧髎刺入30~90mm,使针与入针位呈15°角,由一穴位向另一穴位穿透,得气即止。阳白、下关、攒竹、翳风、合谷刺入15~25mm,迎香、口禾髎、承浆刺入10~15mm,需捻转,留针20min[2]。

1.4分期针灸组治疗方案 在上述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加上艾条针灸,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治疗穴位,使艾条的一端离皮肤约有1~1.5寸,灸5min/次,患者皮肤应略发红。

1.5不分期针刺组治疗方案 取穴迎香、颧髎穴、太阳、阳白、口禾髎、下关、颊车、地仓、攒竹穴、承浆,以上穴位刺入0.3~1寸,取患侧;翳风、合谷穴刺入1.5~3寸,需捻转,留针30min。行针时间不超过15s,留针过程中间隔10min行针1次。

2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分期针刺组为88.4±1.81,分期针灸组为90.03±1.32,对照组为82.67±1.12,治疗前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近年来有关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面的文献报道有很多,报道提及的常用本类治疗方法包括针加灸、电针、毫针、综合疗法等,笔者总结多篇文献报道,上述疗法的有效率均超过百分之九十。且有多篇文献报道,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重,从而提高该病的治愈率,但很多患者未能及早就医,因此,我科将收治患者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对不同时期的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案,且取得良好的疗效。

本研究对我科收治的120例面瘫患者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统计分析得出在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分期针刺治疗和分期针灸治疗疗效显著比简单针刺治疗好,分期针灸治疗疗效比分期针刺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晖,李瑛,陈敏.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刺灸方法的循证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24(1): 77-78.

[2]邢丹,倪姗姗,高旭超,等.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005):289-291.编辑/许言

上一篇:刍议抗抗体对不孕不育和流产患者的影响 下一篇:牙周病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指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