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违和:特别土,才特别有设计

时间:2022-09-06 04:53:41

不违和:特别土,才特别有设计

送女儿优优去幼儿园,常常是花现一早要做的事情。幼儿园就在塘边社区,离工作室很近,步行回工作室,他一天的工作才算是开始。工作间就在妻子思静的烘焙工作室里头,像很多厦门的独立工作室一样,家庭生活与工作场景叠在一起,才好两者兼顾。因我的邀请,我们从塘边一路往老城区去,街区不断转换,城市的面貌也在新旧间切换,花现眼里这一切无比熟悉,塘边、滨北、思北,细细碎碎地,城市比例的外扩与延伸,多少已内化成他心中各有味道、形态的社区。

“我们走走路吧,直接到一个地方坐下来,会很无聊。”不着急的状态,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座城市。厦门早就是多元的地方,码头文化将西洋与闽南接驳在一起,像老宅子门沿上的灰塑,洋气同时又收敛。楼上的阿婆许是汕头迁来的,对门来自福州,各地腔调糅在一起的闽南话,是花现儿时的记忆。这样混合又多元,内敛又开放包容的惯性,从语言到建筑、到生活习惯,最后也呼应在花现身上这样的Local气质上。

中山路一带代表的老区,保存着厦门过去的味道和风貌,市井和风俗的故事都穿插在其中。只有走进细窄的巷子角,才会看到游人想象之外的厦门,也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厦门。这里是花现作为设计者与狂热的民俗爱好者的启蒙之地。他从这些传统的市井美学中汲取营养:拐角寸土宽窄的石狮公庙不知是怎么被僻出来的,日常出家门左拐,就能“有拜拜有保庇”;旧时侯巴掌大的自行车房,被不同人家拿作不同功用,传统空间的使用比现在更加谨慎、饱满,也更加有戏剧性,耐人琢磨。小空间的智慧,开阖之间,不正是颇值得玩味的市井空间美学?

再往深处走,你会发现,以功能来区分的街巷名、抬头可见的华侨洋楼里头的建筑元素、庭院设计,编织出了市井的符号系统和视觉体系,通过拆解和消化,通过“民间艺术之旅”,花现将这些种种融入现代设计当中,他的作品既时尚又本土,有自己鲜明的风格。

我们走过这些路,周围的老厦门人还在生活,画面很生动,烟火气从小门户的排扇中窜出来,他生长在这里,并且一直待在这里。那种熟悉感,也许会让人忽略和习惯,不想再去重新打量这座城市。但花现却从未停止关注与思考,他参与进去,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他爱与神明打交道,发自内心地热爱并受用这些民间信仰。每年沙坡尾送王船,总有他的身影,他还经常参与抬轿子;龙珠殿的活动海报,是他亲手绘制的,并且极力地宣传;前些时候,他在漳州“兼职”给新落成的南市庵画“三十六将”的壁画;女儿小葵最近身体有恙,在工作室他为她向保生大帝求了个香灰袋。闽南大大小小的民间信仰在他看来是另一种民间哲学,就像闽南有一句老话, “也要神也要人”,一件事情能够成,一半靠神明作决断,其实也是靠自己。

通过这些,他不断地和城市、社区、风土发生深刻的关系,也不断开启新的本土之旅。我问花现,现在的厦门是否是他理想中的城市,他回答仍然是,这里仍有足够的吸引力。用更深入、更本土的方式打开厦门,这座城市是理想的,并且有营养的。新旧之间,过去和未来的结合体,走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汲取,也不断地输出,就是他现在的生活。

老菜市场

菜市场很多时候是城市的缩影,也是最快了解城市形B的原点。八市是厦门最具代表的传统市场之一,在它附近还有六市、七市等几处老菜市场,时至今日,每天来这里逛的除了本地人,还有许多对在地传统生活十分有好奇心的年轻游客。花现爱逛老菜市场,对于他来说,八市更像是一个老朋友,记录着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象征着属于老厦门的市井文化。传统味道的小吃、海鲜、药草、闽南年货,看似拥杂,实则有秩序地排开……在贩卖这些物产之外,八市像一个地标,传统市场里的人情味和热闹,弥散在各个摊位与闽南语的交谈中。

传统小食店

传统小食店星罗棋布地散布在街区的各个地方。门脸不大,几十年的传承,从街坊邻居到各色游客,靠的是口口相传的地道味道。像赖厝埕扁食店、陈源香肉松店这样家庭作坊式的小食店,在今天成为了爱美食的旅人必去的地方。这些店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厦门味道,“你几十年前吃到的是什么样,如今也还是什么样。”

老茶室

厦门最有魅力的地方,是街头既有咖啡馆,也有供泡茶的地方。本地人爱呷茶,不是正经地坐在茶馆里,而是去巷子角找一露天小茶室,三五块钱一包的浓茶,佐些甜汹汹的茶配,消磨上一下午。花现极力推荐的五湖茶室,猫在大同路的巷弄口,据说已经开了六十年,没有招牌,也没有茶叶罐子,若不是常客,肯定得一顿仔细找。

想探访这些传统味道,找一处老茶室,有模有样地泡茶、话仙,都是不错的选择。十足古早味的小板凳、浓香铁观音、热水瓶与纸包裹的茶配,皆是传统茶室的标配。热水烫下去,一壶“闽式浓缩”慢慢晕开,喝的是茶,体会的可是本地人的日常生活。

社区小庙

要不是有花现带路,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些不起眼的小宫庙。它们常常只有几平方米,形态各异,有的处于街边,有的窝在商店的背面,有的直接就是管理者的家。有时间,花现就会去逛这些社区小庙,像昭惠宫、龙珠殿、土地公庙,香火味、信仰、乡愁、小空间利用、民间美学,都聚合在一座几平方的庙宇之中。坐在庙里,和老人一起泡茶话仙,从屋檐、桌角、神龛中汲取些美学灵感,未尝不是一次耳目一新的Local之旅。

沙坡尾

沙坡尾是这座旅游城市的新宠,也一直是花现的心头挚爱。又传统又现代,说的就是沙坡尾。他会关注沙坡尾的原因,是厦门老市区的记忆场域在逐渐被侵蚀。作为早期渔船停泊的避风港,这里如今成为新兴时髦的文创街区,既有各色咖啡馆、日料店,又有传统铺子、宫庙,白天与夜晚,具备不同形态的热闹。花现与妻子思静的“野路甜点铺”,也即将开在这里。

上一篇:旧物,风物 ,食物 以生活美学入馔 下一篇:浅析计算机教育之有效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