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时间:2022-09-06 04:38:48

刍议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摘 要]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小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本文从依托特色产业,走壮大和规模之路;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疏通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瓶颈”,银行贷款加大县域投放这6个不同的角度就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优势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115-03

[作者简介] 彭春燕,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 宜春 33600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小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它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包含各类产业部门、各种经济形式、各类经营层次的区域经济。目前,我国有2200多个县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县域GDP占全国的63.4%。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

一、 依托特色产业,走壮大和规模之路

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专长,特色就是市场竞争力,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人专我精。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县域经济在探索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相当一部分县(市)形成了本地的特色产业。虽然目前的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但各地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应扬长避短,注重依托各地的特色资源、区位、技术、市场、人才等经济要素,发挥比较优势,从一草一木中寻找特色,在一针一线间培育规模。选准角度,找准空间,精心谋划和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拳头产品、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把产业做大,把企业做强,使特色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同时,特色产业要实现向特色经济的跨越,需要考虑发展思路、科技支持、市场眼光、产业链条以及行业自律等多方面的因素,才能最终达到通过做强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目的。

二、 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国内日益统一的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把搞好对外开放、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依靠内源性经济和外源性经济的双轮驱动,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在坚持自主发展方面,要对自力更生有个再认识,在善于借助外力的前提下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依靠本地资源、区位、环境、资金等优势,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增创内源性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对外开放方面,要发展县域外源性经济,提高经济外向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要素,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要强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世界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采取项目招商、行业招商、以商招商和招商等形式,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大公司、大财团和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来本地落户。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更需要以开放的胆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气魄、开放的姿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配置,以获取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也要甘当发达地区的产业“配角”,主动承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发展配套产业和配角经济,把自身带动能力弱的产业,联接到发达地区的产业龙头上,借梯登高、借势发展。

三、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推动大农业向纵深发展,必须以小城镇作为有效载体和支撑,把小城镇纳入大农业发展的范畴,以此带动大农业的协调发展。小城镇在县域经济中所起的辐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在城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县域小城镇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反过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而小城镇经济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当作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龙头,当作工业化的载体和民营化的平台,从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重点发展县城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小城镇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为此,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工作。应把握建设重点,避免平均用力,注重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尽快扭转小城镇规模小、水平低、功能差的状况,提高规划质量和品位。

2.要解决好城市化建设投融资问题。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走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政府不仅要加强规划与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府扶持,更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调动社会力量促进小城镇发展。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竞争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成本收益机制引入城市建设和管理,走多元化投融资道路,实现城市的自我开发、自我增值、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3.加快小城镇综合改革步伐。一是加大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力度,对在小城镇具备合法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就业条件的农民,分期分批逐步办理城镇常住户口手续。对于在镇区落户的农民,在就业、医疗、子女上学、入托等方面,应享受与原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二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租(出让)、统一管理。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4.充分理解政策要求,指导小城镇建设。2006年4月,建设部、科技部共同印发了《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要求各地建设、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政策性文件,以指导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技术政策》强调,我国小城镇发展必须遵循以下两条原则:一是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小城镇合理有序发展。做到城镇化发展要适合国情,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其中,东部地区或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郊区和城镇密集区),要发挥大中城市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整合城镇密集区,发展重点小城镇,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提高建设质量。已形成城镇群的经济发达地区,要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城镇群内部的小城镇要有合理分工,形成各自的特色。中部地区或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发展小城镇要与发展中小城市并重,积极扩大重点小城镇规模,提高建设质量,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二是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统筹规划小城镇发展。小城镇发展建设应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相适应。在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要明确城镇功能结构、城镇规模结构、城镇空间布局,并协调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相对独立的小城镇要强化其为所在地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功能,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准确把握小城镇发展的功能定位,使小城镇发展建设立足于繁荣农村经济,切实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形成城、镇、村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要积极延伸城市产业链,成为产品营销和信息交流的载体,促进城乡经济繁荣。

为此,各地建设、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好科学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工作。一是在省、市域(地区)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科学合理地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县(市)域小城镇发展战略,确定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引导和控制小城镇合理发展方向和布局,并协调县(市)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二是优化县(市)域城镇体系布局。依据县(市)域的地缘关系和社会经济联系进行必要的分区,稳妥慎重调整行政区划,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提升县(市)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增强中心镇的骨干节点功能,培育各具特色的城镇组群,建立功能清晰、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功能结构体系。

四、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工业化高速起步的时期,当代社会所遇到的许多矛盾在绝大多数县域范围内都存在着:物质资源相对短缺,一些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矿藏、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较少。有的地方产业发展追求短期效益,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思想上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效益经济、长远发展的观念,既要充分利用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做到可持续发展。

1.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土地、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进行认真普查、全面论证。科学制定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努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计划性,避免资源大量浪费,实现资源型经济向资源优势型经济转化,使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均衡的发展。

2.从环境和生态保护出发,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县域范围内的环境保护,重点要解决县乡工业污染的问题,“工业强县”是时下许多地方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 的基本思路,但我们必须看到,县乡工业多是资源加工型的,不少企业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其中70%以上是由县乡工业生产带来的。因此,发展县乡工业,要注意把经济建设、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整治。

五、 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是县域经济持久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增长极,对于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经历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个体私营企业迎来了较昔日大为宽松的市场环境。我国经济政策从将个体私营经济作为补充,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到“私产入宪”,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过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得早、发展得快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长三角”县域经济之所以充满活力,就是因为当别的地区还在为企业转制争吵不休、左右为难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并完成了企业转制等制度创新,目前,乡镇企业整体上已转为产权明晰的民营经济。通过股份制和私有化等措施,比其他地区提前发掘了生产要素的潜能、释放了生产要素的活力,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原始积累顺利实现。

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首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决平等对待各种经济成分问题,进一步消除个体私营经济的偏见,只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都应得到社会尊重,注意引导、保护并不断激发私营个体经济的内在动力,努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在扩大总量、做强实力、提升产业上求突破。要本着开放、放胆、放量、放活的原则,坚决破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束缚,为民营经济快速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发展壮大一批民营企业。个私企业经营者也要解决小富即安、小进即满、不求长远发展等问题。

六、 疏通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瓶颈”,银行贷款加大县域投放

众所周知,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从现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内涵来看,信贷资金的投向几乎全部集中于地市级以上的企业或项目,而县级以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却颇受冷落,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将在县域及乡下的吸存资金统一纳入其总行宏观平衡,系统内调剂使用,仅靠力量薄弱的基层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不足。有鉴于此,早在2004年中央1号文件就做出了“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1.国有商业银行要切实转变观念,改进金融服务,适当放宽基层行的信贷自,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县域经济中不同行业和产业应区别对待。对国家目前重点控制的产业、行业、产品,应进一步加强调控力度,严控贷款投向,防止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对于县域经济中农业产业化的企业、中小企业、为大中型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以及出口外向型企业等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企业,在信贷政策、资金供应等方面予以倾斜,通过“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

2.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增强信用社的综合实力,发挥农村信用社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者要积极争取国家及地区出台的改革优惠政策,消化历史包袱,建立产权明晰的股份制信用社,真正实现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综合实力;要充分运用好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的浮动政策,以提高吸收存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要改进科技服务手段,加快金融业务创新,弥补因结算不畅、服务项目缺少因素导致客户流失问题。

参考文献:

[1]Jogn N. Drobak、Jogn V.C.Nye,著.张宇燕,等译.新经济制度前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安徽省“十一五”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财会,2005,(4).

上一篇: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下一篇: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税制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