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档案角色转变

时间:2022-09-06 04:08:54

文化艺术档案角色转变

一、实现文化艺术档案内容由平面介质向数字化转变

随着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文化艺术档案在数字文化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支撑数字文化馆平台主要内容之一的文化艺术档案必须跟上时展的脉博和技术发展的脚步,努力把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数字文化馆之中。文化艺术档案数字化主要是要以第四代媒体:既文字、声音、图片、录像通过数字技术将文化艺术档案编辑、存储、处理在一起,形成以数字文化艺术档案信息为主要载体,并和以信息量单位从百千万文字的字数,变成了M(兆)、G(千兆)、T(千千兆)字节数的超容量的文化艺术数据库为信息资源。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查询,使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这种大量的处贮存处的文化信息。只要在有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可以随时查询文化档案资料,获取文化信息。毫不夸张的说,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就是因特网上的数字文化馆,就是没有围墙的文化馆。数字化己经成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新趋势。比如:为了让广大市民更深入、直观地体验和享受文化艺术展览、演出、培训及教学活动等公益性文化服务,成都市文化馆于2012年6月启动了全国首个“数字化全景式艺术体验平台”的建设工作。该平台己于去年11月底完成了设计、制作、资料收集、信息录入和网络管理等工作。现在市民只需要登录www.成都市文化馆.ocm,就可以尝鲜数字文化馆了。市民只需要安坐家中,轻点鼠标,就可将舞蹈专家请到“家中”,为其舞蹈进行指导。逛数字文化馆、看数字艺术展、市民艺术学校网络报名等服务,更是分分钟搞定。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文化艺术档案的数字化。

二、实现文化艺术档案的使用由原来的单人单机且只能在馆内查阅向千家万户的网络终端服务转变

数字文化馆的服务是将文化艺术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数字化,再通过互联网传输,从而做到信息资源达到用户终端。每个拥有任何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互联网,登录相关数字文化馆的网站,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享用由各地文化馆提供的的数字化文化艺术信息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艺术档案不再是藏在深山无人识丫头,数字文化馆可以让文化艺术档案象数字图书馆那样实现既可以是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可以是面向未来的广泛地应用于文化教育、大众媒介、专业艺术咨询、文化电子商务传播等互联网信息管理模式。如天津和平区利用网络拓展文化服务空间,让市民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能足不出户享受着同等文化服务。目前己实现了新闻媒体浏览、数据资源共享、群众文化评选、网络申报、远程求助、视频互动、艺术课程指导等。事实上数字文化馆让现代文化艺术档案的内延和外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艺术档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档案。

三、实现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由原来传统的、单一的管理模式向现代的、系统的管理模式转变

目前文化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员队伍的现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文化馆发展的要求。随着数字文化馆的兴起,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兼职过多、年龄老化等问题显得更为尖锐。由于文化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员地位历来没受到足够重视,档案管理员与其他专业干部相比,职称评审方面两者差距极大,致使档案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等方面的人才择业时很少会将文化馆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岗位置于优先考虑的范围,这也是一直以来文化馆一方面出现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员中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另一方面馆内专业文化艺术档案人才纷纷跳槽另谋高就的重要原因。由于对现有档案管理员队伍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在职学习和培训,他们的业务水平难以出现质的提高,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陈旧,都无法适应数学化信息化服务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对于习惯于传统工作模式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员,必须有一个重新学习,重新认识,重新接受,逐步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馆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文化艺术档案人才培养机制,为数字文化馆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还要学会拓宽视野,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以适应数字文化馆建设的需要。数字文化馆在网络时代以其全新的服务模式和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新产品,给人们带来更先进、更广泛、更便捷、更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充分运用好数字文化馆这个平台,实现文化艺术档案角色的转变,才能让文化艺术档案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一个“文化馆”将不再是梦想,人民的文化权益将得到真正的兑现。

作者:叶杰 单位:建德市文化馆

上一篇:光大证券事件对证券业的启迪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发展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