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临床治疗观察

时间:2022-09-06 03:36:32

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临床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平均年龄为46岁,结合患者的血管损伤类型及血管损伤程度,来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其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56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其中29例患者为显效,24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4.6%。结论 在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有效结合患者的血管损伤类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四肢骨折;血管损伤;临床治疗

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是临床骨科中的常见病症,治疗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治疗起来较为复杂。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盲目采取治疗措施,很有可能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会危及生命[1]。为了有效降低手术的危险性,目前在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血管损伤类型及血管损伤程度,来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现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56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对其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经过诊断,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女性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20例,年龄在18~70岁,平均年龄为47岁,男性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36例,年龄在17~71岁,平均年龄为46.5岁。经过分析,导致患者出现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原因是:27例为交通事故所导致,16例为高空坠落所导致,13例为机械损伤所导致。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分析,下肢骨折患者为34例,上肢骨折患者为22例。对患者的血管损伤类型进行分析,其中31例患者血管完全断裂,17例患者血管不完全断裂,8例患者血管受压。56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中没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进行诊断后1h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根据患者血管损伤类型进行治疗。对于血管完全断裂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应采取血管端吻合术进行治疗,治疗24h以后,再进行骨折手术治疗。针对血管不完全断裂的患者在治疗时,应采用血管修补术对损伤血管进行修补,有效止血之后再对骨折部位进行治疗。对于血管受压的患者,可以采用血管探查松解术对血管进行解压的同时对骨折部位进行治疗。在进行骨折治疗时,应根据骨折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完成血管、骨折的治疗之后,要对损伤部位进行神经恢复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1.3疗效标准 对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出血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根据以下评定标准的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显效:四肢骨折部位愈合良好,血管损伤恢复正常,血管通畅性良好,恢复四肢功能,可以进行随意活动。有效: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较好,血管损伤基本恢复正常,血管通畅性较好,四肢功能有所改善,可以进行简单的活动。无效:四肢骨折部位愈合情况较差,血管通畅性差,丧失四肢功能,不能进行正常活动,或者死亡。

1.4统计学分析 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检验,采用t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所得计数资料,以P

2 结果

我院所收治的56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中,针对骨折部位的治疗,18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了接骨板内定治疗,13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了克氏针内定治疗,15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了髓内钉治疗,10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了外固定架治疗。针对血管损伤的治疗,38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了血管修补取栓术,18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了血管松解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后,56例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中,29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显效,24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有效,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4.6%。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有12例患者出现术中出血现象,8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现象,经过治疗后均已得到缓解。3例无效患者中,2例患者骨折部位愈合较差,1例患者由于血管通常性差,而实施截肢手术。见表1。

3 讨论

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在骨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症,导致患者出现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包括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利物损伤等。患者出现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后,骨折类型比较多,但针对骨折部位的治疗难度系数并不是很大,导致治疗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合并后的血管损伤[2]。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会直接影响医护人员对治疗方法的选取,从而影响到患者后期的治疗效果。经调查,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部分患者经过治疗预后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没有对患者的血管损伤类型分析以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四肢血管通畅性差,患者四肢供血不足,造成患者出现四肢功能障碍、瘫痪甚至死亡[3]。所以,在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采用CT扫描及血管彩超,联合临床影像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诊断,之后根据诊断结果中患者的血管损伤类型及骨折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出血量小、骨折类型简单的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应先进行骨折治疗,然后对血管损伤进行治疗[4]。对于出血量大或出血时间过长的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应先对患者进行血管损伤治疗,然后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治疗。对于血管压迫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应在对患者进行血管松解的同时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对患者的血管损伤类型进行分析对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结合患者的血管损伤类型及血管损伤程度,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来对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治疗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患者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温术民.胫骨上段骨折合并月国动脉分叉附近损伤的临床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5,4.

[2]许九生.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 35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

[3]王辉.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治疗的临床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

[4]朱建幸.四肢骨折脱位主要血管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华创伤杂志,2012,21.

上一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相关临床分析 下一篇: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