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5例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健康状况分析

时间:2022-09-06 02:50:23

6125例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健康状况分析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掌握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以期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收集整理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报告6125例, 计算其年受检率, 对常见的传染病的分布进行了汇总, 并对比中心城区和城市周边传染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接受健康检查的受检率为96.6%, 其中中心城区的受检率为100.0%, 城市周边的受检率为91.1%, 中心城区的受检率明显高于城市周边,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体检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0.212

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与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密切相关,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 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只有体检通过之后, 才允许其就业上岗[1]。为了落实国家法律要求、掌握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做好食品卫生工作, 本院特收集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报告6125例,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报告6125例, 包括中心城区的从业人员3918例, 城市周边的从业人员2207例;男4093例, 女2032例;年龄17~57岁, 平均年龄(36±5.7)岁;从业时间为5个月~13年, 平均从业时间为(3.2±1.1)年;其中26%的从业人员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程度的教育。

1. 2 研究方法 6125例健康体检的项目包括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透视、腹部B超、病毒性肝炎检查等, 本研究重点关注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结核、化脓及渗出性皮肤病等五类传染病的检出情况, 计算其年受检率, 对这五类传染病的分布进行汇总, 并对比中心城区和城市周边传染病的发生情况[2]。

1. 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将收集到的体检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年受检率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的总数达到了6340人, 中心城区食品从业人数为3918例, 城市周边的从业人数为2422例。而实际参与体检的人数为6125例, 包括中心城区的从业人员3912例和城市周边的从业人员2207例。总年受检率为96.6%;中心城区受检率为100.0%;而城市周边的受检率为91.1%。中心城区食品从业人员的年受检率明显高于城市周边,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传染病检出率 本研究统计了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结核、化脓及渗出性皮肤病等五类传染病的检出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在2013~2014年期间共检出28例传染病, 全市传染病检出率为0.46%。其中城市周边食品从业人员传染病的检出率为0.95%明显高于中心城区的0.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在所有这五类传染病中, 以痢疾最为多见, 占所有传染病的57.0%, 其次为戊型病毒性肝炎和甲型病毒性肝炎, 分别占17.8%和10.7%, 见表2。

3 讨论

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尤其是传染病的患病情况直接关系到沙市辖区食品健康问题, 是关系到人民百姓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3]。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沙市辖区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报告6125例, 统计分析的结果总体来说趋于良好, 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食品安全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食品从业人员患有传染病的情况始终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杜绝, 尤其是在广大的城市周边地区, 由于其卫生条件的局限性, 更是食品从业人员传染病的高发地带, 明显高于中心城区的检出率。传染病控制和食品安全工作存在区域不平衡的情况。同时, 沙市辖区仅有26%的食品从业人员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程度的教育,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对卫生防疫的重要性理解不够, 是威胁人民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3]。

综上所述, 要切实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的管理, 重点关注城市周边地区的工作开展情况, 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 提高城市周边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同时, 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 普及卫生防疫知识[4], 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4]。

参考文献

[1] 刘忠雷.焦作市1987-2003年食品从业人员体检情况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4):62-63.

[2] 沙莎. 2007~2011年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资料分析.吉林大学, 2012.

[3] 尹清菊,张亚锋,过群. 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现状的思考.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9,25(6):594-596.

[4] 柯跃斌.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卫生行为与健康状况关系的调查.中国健康教育, 2003(8):38-39.

[收稿日期:2014-12-02]

上一篇:产前彩超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 下一篇:不规则抗体筛查在输血前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