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时间:2022-09-06 01:59:25

《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

摘要:《电子技术》教学长期以来是学习电子学同学的头痛课程。《电子技术》的学习要积极主动,有恒心,能吃苦,善思考,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学好《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笔者作为在校本科生,本文从学习者的体验和需要的角度就该课程的教学提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教学研究;专题研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4.421 文献标识码:A

世界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我们正处于高科技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知识迅猛发展,新的信息与日俱增。 要使我们的知识赶上时代的要求,要使我们的认知结构能适应新的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优化认知结构。为此,时代赋予教师一项神圣的职责,就是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对老化了的知识及时更新换代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前人总结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心。《电子技术》在大学中广泛开设,对此门课程的教学难度很大,因为学生还没有把高中阶段的感知上升到大学自学阶段。笔者作为在校本科生,本文从学习者的体验和需要的角度就大学《电子技术》的教学,谈几点关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意见。

一、教学设计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自我学习的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包括了观察、思维等多个方面。自学不仅仅是一般地独立阅读和课内看书,它是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的有序启动的各种环节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的主体是学生。重在能力培养的课堂设计,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设问质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检测和小结。

下面以《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说明一下设计思想。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节课都要把启动顺序、知识结构等写在教学材料上。从表面看有点像程序教学,实质上它有更多的灵活性。其中操作上有“分”有“合”,时间上可长可短,运行中有序地交替。总之,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训练要求,避免“一刀切”,这样可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弹性,能够较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各环节的实施如下:

(一)“设问质疑”的设计思想

1. 引用同学们主观的逻辑观点来与《电子技术》中的逻辑电路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逻辑电路与现实思维逻辑的理解,很好的把课堂知识掌握。

2. 三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三个人一组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也可以互补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综合素质的双丰收。

3. 由实验总结出逻辑关系。通过实验现象结合理论,使学生能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深度。

以上内容不需老师讲述,也不抄笔记,一般学生都能独立填好教学材料上要求填写的内容。基础好的学生把实验结果和小结写在报告纸上进行公布,多余的时间回答有关这部分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上课之始就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他们在主动想问题,而不是旁观的听众。其结果就可避免死记硬背,因每一步都有科学的逻辑推理,每一步都能紧扣教学目标。

(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的设计思想能力的培养总是伴随着知识的内化进行的。内化的外因又总是寓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这节课的学习是在A+B=Y, A非A•B=Y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出现的。在此过程中学生把低位经验概括纳入到高位结构中去。由于问题提出的顺序符合学习的同化和顺应的逻辑关系,所以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因此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得以改变和更新。对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进行了优化,能力的孕育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得到落实。

(三)“检测和小结”的设计思想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模糊认识和存在的误区,通过挂图、模型、实验和练习题,让学生口答、笔答,在黑板上画图等,获得即时反馈。小结的作出是学生对知识内化的结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强化和锤炼的具体内容是如何判断电路的逻辑关系的方向,对一般同学要求熟练掌握判断电路的逻辑关系,会画逻辑电路图。

绝大部分内容和时间的支配都应交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材料上,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实施中只是起着监控和调度的作用。当然教师还要做到保证双向反馈的沟通,并能以较强的应变能力准备处理好突发性的问题。教学设计遵从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三条基本原则,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对于《电子技术》这种实验与教学同步的科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最好是同一老师,这样老师能够在课堂上解答实验中的问题,在实验室将理论运用与实际。

二、教学过程重在能力培养

(一)准确思维能力的训练

初学《电子技术》的学生,容易混淆一些概念,往往张冠李戴;认知直觉的错误,不易纠正。针对这一情况,在对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教学中,应强调运用比较、分辨等方法。如《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一节,应结合阅读课文,对与门、或门和非门几个重要概念画表进行比较、区分、总结,并选编一些判断题、选择题给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学生解习题做实验时,往往照套,模仿性很强,不善于独立思维,对此,应强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面作业并且做出相应的总结。自已动手做实验。对一题多解、实验操作正确利索、分析独到的学生,应给予鼓励和表彰。如减法器及其应用的实验,应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过程,这是训练、发展和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极好机会。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对实验原理又会有更深的认识,同时,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创新思维,将学生的新想法、新观点要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有必要的要给予科学的实验来验证,从而使学生能有被重视的感觉,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深层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少学生,学《电子技术》拼命背概念,整天做题目,对一些原理、功能等较深的层次,很少提出问题。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辅导训练中,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开发和培养。如讲完《触发器和逻辑电路》一章,应要求每个学生提出几个疑问,汇总后,利用课间和学生一起讨论,详尽分析各个逻辑关系,然后列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选一、二学写论文,以便得到较深刻的认识。论文的撰写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也是有很大帮助。另外,老师对学生提出的结论给予评价和解析,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创造欲强,这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根据教学进度,选编一些想象题发给学生,每道题都提出要求,规定范围,正确引导,及时总结。按周、月举行组、班的科学想象汇报会,活跃学生的学习氛围,激发其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想象思维,促进想象思维的不断加深。想象思维可以激发新观点,新想法。很多新型的发明创造是在提出新的想法的基础之上,经过不懈的研究、实践、探索而逐步实现。针对大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应该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多出点子,出好点子。

(四)能力培养上主要障碍的解决

对于普通学校的大学生,当前在《电子技术》上较大的问题是学习方法问题。这是能力培养的最大障碍。他们一般是上课急于抄笔记,回去急于完成作业。解题时又急于对得数,凑答案。并不从中总结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规律。正确答案得出了,而错误仍然没有明白。这些学生的作业,日常都还整齐无误。一旦考试,就“六神无主”。他们的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常此以往,恶性循环,所以总觉得《电子技术》“难”,摆脱不了学习被动的境地。这种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形成,大多是由于长期依赖老师、套公式、套例题、套答案的结果。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从教法的改革入手,应该开拓多种教学模式,针对现象而调整教学方案。

(五)鼓励学生“班门弄斧”

教学的宗旨是,在能力培养方面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首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鼓励学生敢于在老师面前“班门弄斧”,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展现出来,误区才能暴露出来。例如对一些逻辑题,同学们可能按照常规理解,任课教师不能简单处理,应当就某道题的难度,举一个类似的例题,教会学生理解此类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解析,要求学生 “根据在前,结论在后”。要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当老师。这样从学生的思维活动中,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和漏洞,更重要的是找到学生学法上的问题所在,以便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疏导和教育。“班门弄斧”的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出这一特点来。要让学生成为名符其实的主体,其成功的秘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最佳匹配。这种最佳匹配的保证是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只有敢于“班门弄斧”的学生对科学的发展上才能有所促进。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老师多充当“教”的角色,学生多充当“学”的角色,在这种固定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养成了依靠思维。浏览国际知名大学的教育方式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弊端,由此鼓励学生、老师适当转换角色来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改革 。

三、搞好教学专题研究

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首要任务是要弄清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任课教师不搞教学专题研究,只凭教学经验,也许能把课勉强地讲下去,但教学质量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结合教学进行专题研究,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对象和教学规律,将使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会使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教师重视教学专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和总结,会取得丰硕成果。如何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关键。任课教师应该从大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种从教学实际中选题的方法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掌握教育理论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保证。

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实际的研究都是不全面的。教学专题研究是一项艰巨而又富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学术水平,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把教学专题研究工作搞好,以促进大学《电子技术》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为社会输送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搞好专题研究要立足于自我基础之上,积极主动的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形成外联内引的良性机制。学校也要对教学改革给予有力支持,闻名的剑桥下午茶喝出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见学校提供的宽松、科学、良性的学术环境对于教学专题的研究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指导老师:赵彦威老师)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子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守义.数字电子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运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 建立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 下一篇:对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