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中的校情分析

时间:2022-09-06 01:37:30

学校发展规划中的校情分析

校情分析是一所学校对自身家底进行全方位解剖及审视的过程,强调分析的透彻性和审视的客观性,可从学校沿革、现有状况、可用资源和未来可能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办学以来的经验、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整理,以期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通过校情分析,对各种判断和预想进行汇聚并梳理,最终寻找思想上的聚焦和共识,形成对未来的共同愿景。

一、校情分析的两大功能

校情分析主要兼顾两个功能:一是通过校情分析这样一个过程,让所有教师对学校状况有直观的了解,对自身存在的上升可能和限制性因素有深刻的认识,为规划职业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二是有助于学校最高决策层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师群体的基本情况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如何应对学校当前面临的现状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前期思考,对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空间有正确把握,为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最为直接、最为充分的依据。

二、校情分析的四项原则

实施校情分析,必须遵循四项原则,即民主参与原则——跳出原有封闭的分析决策圈子,广泛听取意见,实现平等对话和沟通;整体性原则——把学校视为一个独立系统,从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中,揭示出学校内部系统的特征及运动发展的规律;问题导向原则——客观地呈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轻重缓急原则——不能平均使力,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才能纲举目张,同时对各种问题要按“轻重缓急”的次序进行优先排序,重点锁定并分析影响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其中, 民主性原则是一个需要侧重体现的方面。我们认为,分析校情不应再是一个简单的学校决策层的行政行为,而应该是全体教师、家长代表、学校规划师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活动过程。为此,我校在实施校情分析的前期,组建了多元的校情分析合作团队,以期产生最大效益。

1.专家团队

学校办学,尤其是一所年轻学校的创办,如果没有专家的引领和科学的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会自困于“照葫茹画瓢”或同水复,永远没有创新,也上不了层次。因此,我校构建了由大学的教育规划师、专家团队、社会教育机构领衔的校情分析规划小组,借助伙伴合作关系,全面客观地会诊学校情况。依托专家团队资源,提升规划理念及目标;依托高校教育理论及文化底蕴,提升发展主体层次;依托社区、企业园区及体育、艺术机构的资源,提升学生素质;依托多元资源的整合力量,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这是科学制订并实施规划的必备条件。

2.全体教师

在通过校情分析来确定学校优先发展项目的过程中,尤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参与面以及在认识、沟通、愿景等方面的达成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今后实施优先发展项目的成效与结果。因为优先发展项目的实施有赖于教师参与,它将影响教师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教师参与校情分析、参与选择学校优先发展项目,对此产生“认同”,并把它与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这一点尤其重要。

3.家长代表

基于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开放、互信与支持,我们邀请家长代表加入到校情分析的行列中,积极参与整个过程。我们始终认为,学生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受惠者,任何项目的确立,首先应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家长参与校情分析,不仅体现了家长对学校现时状况及未来发展的知晓权和发言权,还有利于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诉求,使优先发展项目的确立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其需求性和适合性。此外,家长的理解并认同,也必然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给予学校最大的支持和配合。

三、校情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校情分析是制定并形成学校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前期工作,决定着学校定位的准确性及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它主要有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排序法、校史分析五个方法与技巧。我们将这五个方法与技巧进行巧妙整合,形成以下两大策略。

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通过校情分析来科学定位学校未来发展,它需要集体智慧,全员行动。我们尊重教师的话语权,注重发挥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到校情分析中,及时向上传递教师的职业感受及意见想法,表达一线教师的意愿和诉求。学校规划师及管理层则借助“自上而下”的形式,将校情分析的初步结论、学校定位及发展方向,通过全体教职工大会、教代会等形式予以广而告之,在经过上下几轮的意见征询、共识达成、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形成并出台了《校情分析报告》。

2.头脑风暴与漫谈沙龙

所谓头脑风暴,是一种类似“挤牙膏”式的思维碰撞与交流活动,它是指在专家介入、引导、追问下,让学校全体行政班子成员抛开顾虑,专门就校情分析畅谈个人的不同意见和观点,通过彼此间疾风暴雨般的争论、辩驳,最终让大家的认识达成基本一致。所谓漫谈沙龙,是一种聊天式的漫谈交流活动。学校行政分头参与,学科教师分批参加。大家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围绕自己的工作现状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包括职业理想、工作感悟、情感需求、未来期许,等等。

上述两种策略体现的是一种集体的智慧,凸显的是广大教师的主体地位。

四、校情分析的四个维度

在制定规划、分析校情的过程中,我们在专家团队的直接参与与指导下,第一次与SWOT方法有了零距离接触。利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归纳、对比和概括等手段对学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不仅使学校的优势更趋于显性,更有利于学校发展,而且还可以使原本客观存在的劣势或者说威胁能得到有效的弥补、减少,或者规避。它对把脉区域教育的发展动态,及时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正确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和依据。现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为例加以说明。

1.优势S(Strengths)

一是知名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品牌优势。上海交通大学是附小的金字招牌。作为品牌大学的附属实验小学,附小可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人文资源谋划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二是年轻化队伍结构及科研兴校的强烈意识。附小成立初期,教师平均年龄在30多岁,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及充沛的精力,为学校特色创建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校始终把教育科研当作学校发展的助推器,让教育科研为“新基础教育改革”和“二期课改”服务。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学校依托规划师和专家的引领,请他们把脉会诊,寻找症结,开出良方,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加快学校的发展速度。

三是人口导入区的区位和生源优势。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紫竹科学园区比邻,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良好,文化层次普遍较高,父母不仅愿意也有能力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还非常注重孩子业余兴趣的培养。同时,学校作为中福会少年宫上海市小伙伴艺术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培训基地、上海市体操运动训练中心少儿训练基地,也吸引了部分本学区外的特长学生慕名来校借读,为学校特色创建提供了一定条件。

2.劣势W(Weakness)

一是学校建校历史短暂,缺少名师和骨干教师。附小由于学校建校历史短暂,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师的知名度和教师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足。学校缺乏名师和骨干教师。如何尽快培养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和骨干教师,如何协调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步发展,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是学校条线工作发展的均衡性有待加强。学校条线工作发展不均衡,学校对德育、少先队、教学、科研等部门的工作非常重视,改革力度十足。相比较而言,作为支持和配合系统的信息技术和后勤部门,在人力和设备的投入方面还处于逐渐完善阶段,信息技术对学校办学的支持效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学校的后勤工作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革。

3.机遇O(Opportunities)

一是属地化后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教育局对学校硬件建设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学校设备不断齐全并得到优化。一流的专业体操训练馆,设施齐备的形体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等,都为附小有效推进优先发展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二是体育俱乐部、小伙伴艺术团基地的奠基、多区联动关系的建立,为创建特色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4.挑战T(Threats)

一是学校周边历史名校较多,提升了办学和工作压力。学校地处上海市老闵行地区,有多所历史名校,近年来又有一批学校成长为后起之秀,这些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还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名师支撑,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可以说是得心应手。附小师资队伍和学校都较为年轻,又地处名校周边,这些客观因素在无形中催化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给附小的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是招生渠道丰富,家长背景不同,需求多样,学校面临严峻挑战。学校生源来源的多元性,决定学生家长素质、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等落差较大,进而对学校管理,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如何尽可能满足各类家长的教育需求,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

上述四个维度的校情分析表明,年轻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发展劣势虽然客观存在,需要我们予以正视并积极应对。但我们也发现了更多的发展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明显,而且独特,具有不可复制性。我们将这些看似散状的优势进行有机串联,为我们规划学校未来发展、确立特色项目提供了前期的科学依据和条件基础。以后几年的办学实践和办学成效,以及所产生的良好的社会影响充分证明了校情分析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价值。

上一篇:阿盟斡旋中东地区冲突的绩效评估 下一篇:女性视角下的国际政治沟通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