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师生存状态调查

时间:2022-09-06 12:53:00

烟火师生存状态调查

你的剧组安全吗?

烟火特技师们大多军人出身,隶属于各家电影厂,在还不算先进的中国影视特效行业里,为观众奉献着一出出既危险又神秘的戏码。

2008年3月9日,《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云南边陲重镇腾冲开拍。4月,导演康洪雷安排了大量的战争场面的拍摄,烟火师郭岩也在紧张地作准备。4月8日,有一场与“日军”隔岸炮轰的场景将要拍摄,这是一个大场面的局部,“日军”从河对岸打过来的毒气弹在“眼前”爆炸,并冒出白色毒气,造成“我军”伤亡。郭岩为了效果逼真,跟导演商量后,反复试验,尝试创新。据制片人吴毅介绍,当时的道具是把四五块烟饼捣碎装在仿制的炸弹容器里,点燃爆炸。但在演示过程中突发爆炸,一块弹片击中郭岩的胸膛,两个助手同时受伤。事发后,剧组紧急把伤员送往医院,但郭岩因抢救无效去世。

6月9日,《赤壁》剧组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内补拍撞船镜头时,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剧组声明是风势引起了大火失控,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起火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剧组为节约成本使用易燃材料做道具。

在影视界,“烟火特技师”是一个特殊行当,既危险又神秘。他们在影视剧外景拍摄中,根据剧本和导演要求,制造剧情需要的炸点(爆炸)和燃点(燃烧)效果,推动剧情发展。电视上经常看到的炮火连天、狼烟滚滚,正是这些“玩火”专家冒着风险制作出来的效果。

人间烟火

其实,烟火师不仅战争片需要,许多没有任何战斗场面的抒情戏也需要。导演如果要拍一个清晨的画面,直接实拍,画面会很生硬,没有清晨韵味。这时,如果烟火师施放一些薄烟,就会有一个烟雾朦胧的效果,拍出来的画面自然有生气。假若要拍一个集市,群众演员散落大街,冷冷清清,没有氛围。如果烟火师在街道上和人群中施放一些烟雾,就会有一种人间烟火的感觉。有经验的摄影师往往喜欢和烟火师配合,行话里有“少打灯,多放烟”的说法。

但烟火师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战争场景的制作上,这通常也是最危险和神秘的所在。在峨嵋电影制片厂做过5年副导演的李若锋说,烟火师会把一场残酷战争当成艺术品来做。“河滩上放着大堆粉末,旁观者被赶得远远的,其实这堆粉末的烟柱有多大,能升多高,烟火师心里非常清楚,跟玩行为艺术差不多。”

据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爆炸做法,是用一个塑料袋灌满汽油,由雷管来引爆。至于用多大的雷管、多少汽油,全靠烟火师个人的经验。不过,这里的爆炸都是花架子,火团大而威力小,虚张声势,没有多少炸裂能量;后期制作时,还要请录音师和拟音师做出很闷很沉的爆炸声。只有在一些纪实性的战争片里,爆炸力度大一些,才会真的炸出一些泥土,但这多半是空镜头,没有人在里面,怎么炸都无所谓。

拍一个宏大的战争场面还需要“火”。做法相对简单,烟火师和道具师会弄几个架子,把油棉纱藏在架子后面,这些火一般离摄影机很近,甚至故意在焦点之外,起烘托作用。

通常的战争场景是这样做成的:烟火师先跑到远处,把狼烟点燃,浓烟直冲云霄。成百上千的群众演员紧张起来,手持“枪械”,准备投入“战斗”。烟火师再烧着近处的油棉纱,然后躲在摄影机后面,按照预先算好的顺序引爆一个个炸点,一个狼烟四起、火光冲天的场面就这样人造而成。导演一声令下,喊声震天,开始“冲锋”……

行业黑洞

国家一级烟火特技师谢云水“玩火”30多年。他高超的爆破技艺曾在《国际大营救》、《叶挺将军》里有过精彩演绎。他说:“一个好的烟火师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胆大,二是心细。做这行的人都或多或少受过伤。”谢云水的手就曾经在制作黑烟时被烧伤过。“本来应该是把安全放在第一、艺术放在第二的,但我们为了让视觉效果更完美,通常会颠倒过来。”

郭岩出事后,《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组请的韩国特技组全面接管烟火制作事宜,并加强安全防范。“韩国的烟火师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他们一个团队15个人,其中有三四个人其实是警卫。准备那些烟火特效的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帐篷里面秘密地弄。连康洪雷也搞不清楚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探班归来的浙江影视娱乐频道购片组长徐强说。

制片人吴毅介绍,韩国的烟火师技术要先进很多,主要表现在管理规范、分工明确、设备先进。他们有专用的气泵装备,更从好莱坞学来非常先进的技术经验,而我们的烟火师都是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李若锋说,烟火特技就像传统手工艺活,只凭口手相传,还没有正规系统的培训。

很多烟火组工作人员都是军人出身,对有危险的事情比较有经验,纪律性强,让人放心。虽然李若锋在剧组里和烟火师的关系都比较好,但当他们工作时,也不准自己靠近。“他们的工作室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粉末,有时还要把粉末放在外面晾一晾。”一般的爆竹烟花厂是不能够出售烟火材料的,电影厂使用的是专门给影视制作使用的电影炸药、电影雷管,而这些烟火材料也只有持有烟火许可证的单位才能购买。

正规的烟火师必须持有“两证”,一个是电影局颁发的上岗证,一个是当地公安部门颁发的爆破证,爆破证每年都要进行年审。郭岩的同事张先生说:“我们都是通过跟师傅学掌握技术的。短则3、5年,长则10年,最后拿到电影局的上岗证,然后再由厂里向当地的公安局申请集体办理爆破证。”据他透露,由于西影厂改制,当初的烟火车间被取消,大家都到外面剧组干活。

据李若锋介绍,现在由于电影制片厂没有多少活干,都在鼓励烟火师等特殊工种人员到外面兼职,同时还要抽取一定的费用。对于烟火师的收入,西安光中影视负责人赵军认为,这要根据烟火师的知名度而定:“一个著名的烟火师,电视剧每集的报酬是1500~3000元,烟火材料钱另算。一般一个烟火师一部戏的收入在七八万元。而一部电影则由烟火师和剧组方面谈,价格不等。”

谈起安全防护,谢云水说,现在欧美一些国家的电影外景地片场,随时都配有消防员临阵待命。“我也想弄个直升机和救护车放在哪儿,一有情况及时处置,但行业水平偏低,投入产出比不合理,无法承担如此高的投资,即使像我们这样投资3000万元的大制作,还是条件艰苦,很多演员都只能住几十块一晚的小旅馆,更别提其他投资少的组。”吴毅指出,即使是《赤壁》这样有好莱坞资本背景的大手笔,都还是会发生意外,这是一个亟待加强监管的行业。

“艰苦程度相当于拍5个《士兵突击》。”吴毅说,《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的是一个由溃兵组成的“炮灰团”艰苦抗战的故事,其惨烈残酷、其艰苦卓绝都将超越以往作品。而故事之外的坎坷丝毫不亚于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就在郭岩出事的12天后,剧组拍摄用的廊桥坍塌,38人住院治疗,7人伤势较重。吴毅再次奔赴“前线”,紧急善后。

“故事”外的事故

2003年10月,《可可西里》剧组发生重大车祸,哥伦比亚公司(中国)高层葛陆明在事故中去世。

2004年9月,《神话》剧组临时演员300余人在拍摄完后互相打斗,20多人受重伤。

2004年10月,《颐和园》剧组30余名群众演员因盒饭中的肉不新鲜集体腹泻。

2005年6月,《霍元甲》主角李连杰失足从12米高台上跌落受伤。

2005年7月,《浴火凤凰》剧组突发意外,一名扮演浮尸的群众演员溺水身亡。

2006年11月,《黄石的孩子》剧组人造大雪,一辆配电车不慎掉进水沟。

2007年1月,《集结号》主演张涵予距离烟火爆炸点太近,一块弹片嵌进其腰部。

2007年9月,《梅兰芳》拍摄现场发生吊车倒塌事件,4名工作人员被砸,副导演脑部受伤。

2008年3月,《大唐书魂颜真卿》演员唐国强坠马受伤,1根锁骨、4根肋骨断裂。

2008年4月,《狼烟北平》演员王帅使用的道具枪走火,手被炸伤。

2008年5月,《滇西1944》剧组转场时场记刘玉胜触电身亡。

2008年6月,《赤壁》剧组战船相撞失火造成1死6伤。

上一篇:悲伤的A股 下一篇:当代艺术的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