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条例港味十足

时间:2022-09-06 12:17:57

“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条例港味十足

3月23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草案)》全文公开。其中最大亮点就是赋予前海管理局从开发、建设到运营、管理的系列权限,深圳法规可以不适用于前海合作区、前海管理局将享有相当于计划单列市的管理权限、实行企业化管理等规定,让前海“特区中的特区”轮廓初显。

从条例草案来看,从规则制定到权力制衡,从行业自律到运营模式,嫁接香港成功管理模式的意图十分明显。比如,模仿香港公营机构的前海管理局,拥有从处置土地买卖收益、营商规则制定到独立的财务管理权限,该局甚至还可自主制定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和薪酬标准。同时,香港的廉政制度也将在前海复制。为制衡拥有前所未有重大权限的前海管理局,深圳市政府通过委任深圳、香港有威望的知名人士,组成监督专员公署独立开展监督工作。条例还特别指明,公署监督结果应公开,前海管理局从局长到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都必须进行利益申报,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借鉴香港,引入公众和媒体监督。

另外,港籍人士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管理局理事会,将负责审批管理局所做的重要决定、管理局薪酬制定等一系列重大事项,如果得不到理事会成员多数通过,各大事项都无法进入实施层面。理事会主席由前海管理局局长担任,理事由深圳市政府代表、前海管理局副局长以及其他由市政府任命的企业代表、专家等担任。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关于理事会的设计,草案没有体现出最高决策机构的意味,而理事会主席指定产生不符合国际通行的理事会运作基本规则。因此,接下来,理事会还有一个如何去行政化、去衙门化的问题。不过,监督专员公署制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对于能否真正起作用,有些观点并不乐观。为此,一定要明确、理顺理事会和前海管理局的关系,让理事会真正起到决策、监督作用。

此外,此前正式挂牌的前海管理局作为内地第一个法定机构,也代表着国内对法定机构这一形式的探索。有学者认为,前海管理局跟一般的政府机构有很大区别,不属于纯行政机构,而是一种在我国正在孕育中、生长中的非政府的一种法定机构。

上一篇:浦东综改引入“业界自治”新理念 下一篇:“十二五”东部省区相似\相异指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