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混凝土层表面施工工艺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时间:2022-09-06 11:33:33

桥面混凝土层表面施工工艺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摘要】 桥面是桥梁工程的主要施工对象,其混凝土层表面的施工,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为保证桥面混凝土层表面施工的质量,本文将在了解某桥面混凝土层表面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分别从表面状况检测与处理、界面处理两个方面,探讨表面相关工艺技术应用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桥面施工 混凝土层 工艺技术

1.某桥面工程混凝土层表面施工准备工作

以某桥面工程混凝土层表面施工为例,为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材料、机械设备和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基于相关桥梁桥面混凝土层表面施工的技术经验,笔者对该工程相关的准备工作进行如下归纳:

1.1材料准备工作

案例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主要有钢筋、水泥、石子、砂、掺合料、外加剂几种,其中钢筋在品种、级别、规格等方面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譬如冷轧带肋钢筋网片,应根据《冷轧带肋钢筋》的规定,检查其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检验其刚度和稳定性是否达标;水泥适宜选用硅酸盐水泥,强度至少为32.5级,可按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准检查水泥是否合格;石子建议选择粒径5-20mm、含泥量至多为1%的碎石或者砾石,进场时,应要求出具碱活性报告,以及分批检验其质量;掺合料选用I、II级粉煤灰,I级粉煤灰的细度≤12%、烧失量≤8%、需水量≤95%、二氧化氯含量≤3%,II级粉煤灰细度≤20%、烧失量≤8%、需水量≤105%、二氧化硫含量≤35%;外加剂按照《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重点检验材料中有害物质和碱的含量,并以此明确合理的掺量。

1.2机具准备工作

本工程所选用的主要机具,主要有混凝土铺装机具、浮浆清理机具、材料加工机具、养护机具、拉毛机具、切缝机具、计量检测用具,其中混凝土铺装机具必须保证满足混凝土预拌、现场拌制、振捣等施工需求,建议选用自卸翻斗车、振捣梁、混凝土泵车、汽车吊、料斗;浮浆清理以人工和机械相结合方式,因此应选用凿毛锤、空压机和高压水枪。至于其他机具,均可在施工前,结合施工实际所需检验器功能是否正常。

1.3其他准备工作

在技术方面,本工程在会审图纸之后,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方案的交底,同时在桥面梁板顶面清理凿毛完毕后,根据设计标准检查梁板板面高程的最小厚度,协同设计人员对高程的偏差进行调整;在作业条件方面,应保证施工方案和开工报告审批通过,以及在铺装桥面之前,严格验收桥面排水口、护栏渗水管、止水带等桥面预埋件的施工状况,确保施工质量无虞。

2.案例工程施工工艺技术应用的建议措施

在做好桥面混凝土层表面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把控好相关施工工艺技术的应用水平,其中主要包括表面状况的检测与处理、界面处理两个方面。

2.1表面状况的检测与处理

本工程桥面混凝土层表面的状况,直接关系到防水层和桥板面的结合,为此在桥面铺装之前,需要进行混凝土层表面状况的检测和处理。

(1)找平层检测与处理。本工程找平层施工,选用强度等级C30-40的细粒式防水混凝土,施工期间检测发现,单纯的混凝土铺设,不能够满足找平层应力扩散的需求,因此在得到工程师允许后,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网设置于找平层内部,并将找平层设计成坡度大约在2%左右的路拱,使得找平层的扩散能力大大增加。

(2)混凝土强度、干燥度的检测与处理。长期以来,铺装结构使用寿命是桥面质量控制的难点之一,本工程分别选用混凝土板构筑结构层,所形成的桥面承受桥梁的结构重力,为避免防水层铺设后出现收缩破坏,在混凝土施工28d后,方可进行防水粘结层施工,并重点检查桥面的含水量。本工程桥面含水量的测定,可在划出桥面面积约40cm的正方形区域,然后依次撒上水泥粉、覆盖报纸、粘贴塑料胶带,大约在4h后,撕开报纸观察是否存在水泥粉固化现象,如有则不能继续施工,而如果水泥粉稍微潮湿,或者依然保持粉末状态,则可继续施工。

2.2界面处理

桥面在施工完毕后,其表面存在厚度不一的水泥浮浆,经检查发现,这些水泥浮浆影响防水层与板面的粘结,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铺装结构的抗剪强度。笔者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施工条件,认为有必要选择以下几种方法,灵活处理界面:

(1)强力清扫。在防水粘结层施工前,借助强力清扫机,将桥面上的杂土、碎石等清除干净,再用空压机、水泵抽水冲刷干净桥面,以此确保桥面的平整兼顾,而在施工期间,从中央分隔开开始,往桥面两侧缓慢清扫灰尘,避免灰尘聚集在行车带外侧边缘。

(2)铣刨。铣刨的施工目的是提高桥面的抗滑能力,期间需要借助铣刨机处理水泥混凝土表面,但需要控制好铣刨的深度,尤其是局部位置,常见铣刨深度超标或者铣刨不到位的情况,适时根据桥面的平整度和预拱度,灵活调节铣刨方向。

(3)喷砂打毛。该工序主要机具为喷射机,目的是改善路面的微观结构,增强路面与加铺层之间的粘结能力,使用该方法时,应控制喷射的速度和密度,如果桥面状况不明,可在施工前检查后,调整喷射的角度、距离和时间,降低机械操作的危险系数和提高施工的效果。

2.3施工效果

通过以上施工,我们还需要对桥面混凝土层表面的施工效果进行检验,明确表面横向剪应力、纵向剪应力的影响范围:

(1)纵向剪应力。铺装层厚度4-14cm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34.7%,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41.1%;铺装模量1000-2000MPa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4.99%,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11.7%;纵坡0-5%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6.75%,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5.35%;超载0-100%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72.1%,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68.3%;路面温度20-70℃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73%,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81.3%。

(2)横向剪应力。铺装层厚度4-14cm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变化16.2%,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变化35.5%;铺装模量1000-2000Mpa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变化22.7%,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变化7.88%;纵坡0-5%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变化3.64%,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变化2.44%;超载0-100%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为变化48.6%,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变化41.2%;路面温度20-70℃时,沥青铺装和粘结层间的横向剪应力变化39.6%,桥面板与粘结层间的纵向剪应力变化34.7%。

3.结束语

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案例桥梁桥面混凝土层表面施工的方法,笔者认为该工程施工,需做好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而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把控好相关施工工艺技术的应用水平。鉴于不同桥面工程混凝土层表面施工条件和要求的差异性,其他工程在参考借鉴本工程施工方法时,需要结合实际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所需因地制宜地灵活选择,重点保证以上方法在实际桥面混凝土层表面施工时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李君甫.喷砂凿毛技术在沿海高速铁路桥桥面铺装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10,(02):73-74.

[2]杨杭华,徐利民,李明贵.杭徽高速公路高架桥面防水粘结层的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11,(11):117-120 .

[3]罗杰.混凝土桥面柔性铺装结构的粘结防水层研究 [J].公路工程,2010,35(04):22 -25.

上一篇:浅析电力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体系 下一篇:试论小城镇电力工程设计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