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旅游转型升级进行时

时间:2022-09-06 10:33:41

镇远旅游转型升级进行时

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使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再结合全省“5个100工程”的实施,镇远文化旅游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绝好机遇。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镇远县累计接待游客390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22.8%。

规划蓝图 依托项目

文化旅游大县形象升级

镇远县编制完善景区规划和项目库,对镇远古城各项规划进行详细可行的修编,完成了新纳入镇远古城旅游景区的《镇远县黄桑田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整合各部门资源,建立古城景区保护与开发项目库,入库项目132个,总投资达113.5亿元,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新城区建设、旅游景点打造、古城迁出、配套设施建设等。

2013年,镇远古城文化旅游景区作为全省“20个省级重点示范旅游景区”之一进行重点打造,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加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古城文化品位,修编古城旅游发展规划,将景区不断向城郊延伸,延长产业链,使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健康发展。

古城文化旅游景区的重点打造建设和示范景区带动,将引领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旅游经济发展,加快建成省内“文化旅游大县”和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谈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镇远县委书记刘建新多次指出:“文化旅游资源是镇远县最大的优势资源,要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最大的优势,有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此,全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古城保护开发为重点,结合《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力推进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建设,确保到2017年将景区打造成“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精品旅游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

完善基础 加快建设

景区接待能力升级

在2013年初的镇远县政府工作报告中,镇远县长罗杰强调:“要加快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2013年,全县开工建设文化旅游项目22个,已建设完成5个,完成投资0.67亿元;在建项目17个,预计投资23.49亿元,已投资超3亿元。古城景区、芽溪新区、 阳河景区、铁溪―黄桑田等景区项目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重点启动了文德、五里牌、芽溪三个大型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预计2014年可投入使用,建成后能有效疏导古城旅游高峰期的交通、拓展城市空间,极大地提高旅游接待容量。投资1.5亿元的小菜园至芽溪滨河大道工程已完成70%进度;总投资2.19亿元的古城区路面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施工,预计2014年4月全面竣工。

同时,旅游景区不断向城郊结合部发展,扩大了古城的旅游容积率。目前,离古城核心区仅1.4公里,总投资3000万元的云龙洞景区已经进入试营业阶段;集休闲、娱乐、体验、农家乐为一体的黄桑田现代高效农业旅游观光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古城景区附近的中康度假、芽溪、西峡温泉三个五星级酒店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场平、地勘、设计等前期工作,建成后将成为提升镇远古城景区接待能力的重要保证。

挖掘特色 打造精品

古城文化旅游品牌升级

镇远县确定了“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最美贵州・美在镇远”等已有的品牌效应,加大对品牌的推广与宣传,提升现有品牌的影响力;维护、经营好正在发展中的品牌《古韵镇远》、“一条会唱歌的河――高过河”等;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打造新的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同时,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军旅文化、河商文化、宗教文化,重要体现建筑文化和以传统赛龙舟、报京“三月三”、尚寨“八月八”、涌溪“九月九”等节庆活动为主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从2006年起,全县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强市场宣传力度等措施,在挖掘特色文化、推动旅游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旅游人次与旅游综合收入年均20%以上的稳步增长,基本形成以古城历史文化为核心, 阳河、高过河、铁溪为支撑的四大景区和人文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下一步,镇远将修复文庙、镇远衙门、府城垣,建设石屏山军旅文化产业园、明清影视文化产业园、青龙洞宗教建筑文化区,实现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发挥文化软实力,提升古城文化品牌。(责任编辑/哈文丽)

上一篇:美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 下一篇:抒情散文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