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灰层地质路基非常规集水井降水技术

时间:2022-09-06 09:56:56

煤灰层地质路基非常规集水井降水技术

摘要:针对周边水位较高类路基施工,结合工程施工过程及处理效果介绍一种针对煤灰地质层的降水方法。

关键词:煤灰层;降水;集水井;路基;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某道路周边水位较高,易形成浸水路堤;因周边是热电厂煤灰库,表层水主要通过煤灰的毛细作用及空隙对路基浸水,且煤灰遇水后粘度高所以常规的集水井降水易堵塞抽水通道。

处理方案简述

因是煤灰层,且含水丰富,主要难点为集水井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如附图1所示,于集水井外5米处挖坑采用水泵抽水,保证集水井一直处于较干燥的环境下施工,集水井周边采用毛石及碎石包裹滤水,防止浸水煤灰粘性过大致使排水通道堵塞。

施工方法

3.1施工流程

施工放样开挖沟槽及井坑污水泵抽水手排毛石垫层C15垫层混凝土浇注安放承插管砌筑集水井及安放PVC连通管手排毛石回填碎石回填毛石养护盖板安装。

3.2施工工艺

3.2.1测量放线

在施工前根据已放出的中线确定集水井与排水管坐标及标高,用白灰撒出边线。

3.2.2开挖沟槽及集水井坑

根据施工图撒出的白灰线开挖,放置污水泵集水井坑内及时降低周围水位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3.2.3铺筑毛石垫层

沟槽及积水坑底部手排50cm的毛石垫层,毛石垫层用挖机夯实。

3.2.4 C15垫层混凝土浇注

在毛石垫层上铺筑振捣10cm的C15混凝土垫层。

3.2.5安放排水管

因粉煤灰流动性较强,对排水管横向扰动应力较大,因此选用直径为500mm的承插管,采用挖机配合下管,及时回填土压实。

3.2.6集水井砌筑

根据图纸进行集水井砌筑及PVC连通管道安放,连通管上下间距0.5m,左右成梅花形布置即平面井壁间距为0.5m。

3.2.7滤水层设置及粉煤灰回填

因粉煤灰流动性大,且干燥后粘性大,易堵塞集水井且不易疏通。因此设置粗细滤水层双层过滤,粗滤水层采用垂直手排20-50cm毛石交错干砌,细滤水层采用26.5-32.5级配碎石。手排毛石50公分左右时外部回填粉煤灰,内部夹缝处塞置细滤水层。

3.2.8盖板安装

采用直径为700mm的标准复合井盖。

结语

施工完成后较好的完成了周边的降水任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浸水煤灰的强流动性致使开挖面大于预期开挖面,因此需注意周边的障碍物,防止其基础失稳。

参考文献

[1]刘松玉公路地基处理 第二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龚晓南主编 地质处理手册 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农村饮用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 下一篇:加强屋顶花园防水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