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的栽培养护及其园林应用

时间:2022-09-06 03:22:01

麦冬的栽培养护及其园林应用

摘要 简要介绍了麦冬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总结其栽培养护技术,并阐述了麦冬在园林中的应用,以为麦冬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麦冬;栽培养护;园林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00-01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草本,成丛生长,高30 cm左右。叶丛生,细长,深绿色,长势强健,耐阴性强,植株低矮,根系发达,覆盖效果较快,几乎不用修剪,具有耐旱、耐贫瘠、抗寒、抗病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地被植物。

1 麦冬的国内外应用概况

麦冬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除东北外,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浙江。麦冬在国外主要用作地被植物和镶边植物,如韩国、美国等,他们培育的麦冬品种抗逆性强,同时极具观赏价值,麦冬类植物已成为美国主要的园林绿化植物。麦冬在我国推广应用较晚,南方地区多用作耐阴的草坪地被植物(如在杭州地区,麦冬的应用面积占西湖南线总面积的26%),而在北方应用极少[1]。

2 麦冬的栽培养护

2.1 土壤、施肥

麦冬适宜栽植于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质壤土,过砂和过黏的土壤均不适于栽培麦冬。麦冬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比较广,pH值在6.7~7.5均可栽植,其在pH值为中性的土壤中最适宜生长。一般绿化地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紧实,孔隙度小,且碱性偏高。因此,栽植前最好换土,或施基肥以中和土壤酸碱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可配合施用化肥[2-4]。

2.2 栽植

麦冬栽植在春季新叶长出之前的4月中旬和秋季8―9月进行比较适宜。分株时,将老的须根剪去,只留2 cm左右的须根,每穴2~3株。栽植株行距不能过密,也不要过大,以不超过20 cm为宜,通常按15 cm×15 cm栽植,以缩短成坪时间,提高与杂草的竞争力,为栽后管理打好基础。一般来说,过阴的地方和光照较强的地方要密[5-6]。

2.3 遮荫

麦冬在栽植后需要适度遮荫,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麦冬分蘖速度,还可以减少叶尖枯死。适度遮荫、保存透光率75%对麦冬生长有利[2]。当麦冬形成草甸后,虽然抗性加强,但仍需遮荫,特别是6―8月,强光与高温会使麦冬叶面发黄,影响景观效果。

2.4 松土、追肥

麦冬在栽植后,养护的关键是一定要及时松土。表土见干就要松土,浅挖3~4 cm,确保土壤表面无板结现象。松土应结合追肥进行。追肥以化肥为主,可施用尿素和复合肥,施肥可用撒施的方式,也可对水喷施,为了避免烧苗,可结合浇水进行。

2.5 浇水

浇水一般在早晨或下午进行,采用一次浇透的原则,每次浇水确保地面下15 cm以上土壤湿润。浇水次数根据天气情况而定,当土壤表土颜色变浅,说明土壤缺水,则需补充水分。

2.6 除草

麦冬可以粗放管理,但其形成草甸前杂草较多,费工费力,其养护成本一半以上用于除草方面。当麦冬形成草甸后,很少有杂草生出,除草工作量相应减少。

3 麦冬的园林应用

(1)麦冬属于常绿草本植物,种植时间越长,覆盖地面越严实,其抗逆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优于其他冷季型和暖季型草坪[3]。将其应用于绿地和道路两侧,可以四季常绿,弥补北方地区没有常绿草坪的空白[7-8]。

(2)麦冬喜阴,适用于乔、灌、花等多层配置的下层栽植,可掩饰较高植物下的土壤,起到改善林下不良景观的作用[7-8]。

(3)麦冬可作其他草坪的补充或点缀。狗牙根等草坪草喜光,将其栽植于灌木或乔木下会因采光不足而枯死,形成,这时用麦冬进行点缀,美化效果更好[7-8]。

(4)麦冬根性发达,耐旱,适应性强,可种植在路边、树穴、角、花坛边缘等处,具有拓展绿化空间的作用[7-8]。

(5)麦冬植株低矮,高30 cm左右,叶丛生,叶片自然下垂,形态美观且不用费时修剪,是良好的节约型园林地被植物。

4 参考文献

[1] 孔杨勇,夏宜平.杭州城市绿地中的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园林,2004(5):57-60.

[2] 刘成明.麦冬园林栽培与养护措施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2(1):47-49.

[3] 李贵友.北京乡土常绿地被植物―怀柔禾叶山麦冬引种与栽培技术[J].风景园林植物,2013(2):87-92.

[4] 北京林业大学.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5] 吴志兵.麦冬种植[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6] 范林洁.矮生沿阶草庭园绿化适宜密度组合实验[J].安徽农学学报,2007(13):72.

[7] 臧卫平.麦冬草的园林应用及养护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12(15):36-37.

[8] 王冠明.麦冬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上一篇:海棠的特征特性及嫁接繁殖技术 下一篇:湖州市南浔区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