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离“第五大满贯”还有多远?

时间:2022-09-06 03:07:04

10月11日,2010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简称“中网”)以德约科维奇卫冕的方式收官。

本届中网无论是从赛事级别,还是从奖金,都显现了十足的富态。而硬件设施、票房上座、赞助收入等也非常理想,使本届中网更像是网坛的“富人家”。

不知不觉中,中网成为“第五大满贯”的声音又开始出现。北京已经加入到了迈阿密、印第安维尔斯以及马德里的行列,在讨论到“第五大满贯”的话题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对象。

不过,要想达到“第五大满贯”的水平,本土选手的发挥和绝对巨星的出勤情况依旧不甚理想,中网和中国的网球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硬件设施在“升级”

从2004年中网落户北京开始,关于北京准备打造世界“第五大满贯”的宣传攻势就一直没有停歇过。经过7年,中网女子赛事从总奖金为58万美元的二级赛事升级为仅次于大满贯赛事、总奖金高达400万美元的千分皇冠级赛事。而男子赛事也从最初总奖金50万美元、250积分的三级赛事在去年升级为总奖金200万美元、500积分的二级赛事。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那么已经7岁的中网距离成为“第五大满贯”还有多远?

WTA巡回赛主席兼首席执政官阿拉斯特和ATP国际区总裁德拉维特都曾经感叹中网发展之快。德拉维特说:“7年前,我们还只是一个只有总奖金108万美元的三级赛事,但是经过六年,这个赛事已经成长为一个ATP500积分的比赛,所以我很难说以后会发生什么,因为中网的发展一直在超出我的预测。”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二年,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正式成为中网的赛场,这个总建筑面积26514平方米的网球场,共设置10片比赛场地,总坐席数为17400个,另有练习场6块。此外,中心球场安装了鹰眼等先进设备。升级后的中网不仅从赛场规模,还是从设施的完备程度上都远远超越了五年前。而从去年投入建设的新的中心场地会在2011年中网投入使用。德拉维特说:“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是世界上最好的网球中心之一,这为中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

赛事的升级,奖金的提高,与此相应的是赞助商方面投入的增大,从2004年开始索尼爱立信、联想、劳力士、中信银行等企业都曾多次成为中网白金级赞助商,而北京奔驰则连续四年成为中网首席赞助商。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中网在支付明星出场费方面一向都很大方,2004年就请来了小威、莎拉波娃、萨芬、费雷罗等名将,之后纳达尔、大威、罗迪克、穆雷、辛吉斯、毛瑞斯莫、德约科维奇等都曾经来到中网,只可惜很多人都是在一两轮之后,拿了出场费就收工回家。

今年,中网的女子赛事升级为女子皇冠级赛事之后,在此项赛事的冠军很可能会决定年终总决赛的名额以及年终第一归属的情况下,仍然有威廉姆斯姐妹、克里斯特尔斯、海宁等爽约,而前来参赛的女子赛事的前八号种子中有四位就在前两轮出局,今年中网显得星光暗淡。

中网其实还很“穷”

从2004年创办伊始,到去年男女赛事的同步升级,中网就一直响着“打造第五大满贯”的响亮口号。随着奖金的增长和场馆建设的完善,中网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颇具网坛“富态”,但实际上中网在很多方面还是“穷相”百出。

穷相之一――缺大牌

中网虽然是男女同赛,但是男女赛事级别则相差甚远。北美传统的印第安维尔斯、迈阿密以及新增的红土赛事马德里同属于“皇冠赛”,顶尖选手被WTA要求强制参赛,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第五大满贯”的条件。但比起这三个“皇冠赛”,中网的阵容仍稍显惨淡,就拿今年来说,大小威、海宁和克里斯特尔斯全都缺席,这在另外三项赛事里是不曾发生的。

男子赛事级别较低则已经凸显为中网的“一大穷相”,中网男子赛属于ATP500分赛事,在它上边还有四大满贯和九个1000分大师赛,即便是同一级别的500分赛也一共有11个。大满贯有128个签位,而中网则只有32个。ATP对顶尖选手的参加500分赛事的要求只是全年参加5项,其中一项是美网后的即可,也就是说顶尖高手只需要在北京、东京、巴塞尔和瓦伦西亚四站比赛中挑选一站参加就可以,这无形中造成了球星的分流。即便能够邀请到一些顶级球星,但由于赛事级别的限制,也很难保证他们全都拼尽全力,拿了出场费就输球走人的现象恐怕也因此很难避免。

穷相之二――结构“倒栽葱”

中国现在拥有ATP国际巡回赛两站以及WTA国际巡回赛两站,但是仅次于巡回赛级别的挑战赛却只有中网前的北京一站。这就好比一个国家全是高等学府供外国留学生就读,但培养本土基础人才的初等教育却近乎为零,这种“倒栽葱”彰显了中网在赛事结构方面的“穷相”。

今年中网为“小花小草”们慷慨颁发的多张外卡,最终换来的全是一轮游。过去美国的希望之星唐纳德为青少年组世界第一,结果被频繁的外卡毁掉了大好前途,另一位前青少年组世界第一的迪米特洛夫也险些走上老路。外卡不能救中国网球,不能制造本土明星,更不能激发球迷的长期热情。现在中国拥有的世界级球星只有李娜、郑洁和彭帅这几位,没有培养出更多的本土明星,就无法让中网真正深入人心。

穷相之三――群众基础弱

中网观众的整体水平比较低。在我国,除了有多年举办网球赛事的上海和北京外,大多数地方网球的普及率还非常低,很多国人只是从雅典奥运会中国女双夺冠后才开始稍微关注网球的,虽然中网在一定程度提升了网球在中国的人气,但中网的大多数观众并不能称为专业的网球迷。看一场网球比赛和看演唱会并无多大区别,他们中不少人不是冲着个别球星,就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看中网。不知道比赛规则、把不同球员“张冠李戴”的“伪球迷”比比皆是。

德拉维特说,中网仍然是一个年轻的赛事,而中国在网球方面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穷相之四――比赛时间成最大尴尬

对于顶尖球星来说,他们全年最看重的无疑是大满贯,而中网的比赛时间是十月初,这时候四大满贯已经全部结束,想让他们像赛季中那样打起十二分精神多少有些强人所难。再加上临近赛季末,正值伤病的高发期,很多人为了不影响来年的大满贯比赛,顶着被罚款和罚分的压力而选择战略性伤退,当然很多选手的身体是真的已经不堪重负。

比如今年女单比赛中,威廉姆斯姐妹、克里斯特尔斯都因伤缺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票房的号召力。而男单方面,尽管小德和穆雷前来捧场,但已经进入职业晚期的费德勒,亚洲的赛事他放弃了曼谷、北京和东京等站,而是直接前往级别更高的上海站。事实上,费德勒从2007年开始就已经放弃了美网后的亚洲赛事。

“穷孩子”路在何方?

如果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一项运动的群众基础必然影响这项运动在这个国家的走势,哪怕是中网也不能免俗。

从级别和奖金来衡量这项赛事,中网的“富”显而易见,可事实上中网更像是“富人家”的“穷孩子”,尽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中国选手除李娜外均过早出局、前有美网后有上海大师赛的夹击等等,但追根溯源“祸首”还是中国网球的群众基础不够。

俄罗斯著名网球选手莎娃的教练乔伊就曾强调群众基础对整个国家网球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他说,俄罗斯女选手能够逐渐形成“红粉军团”,成为国际网坛不可忽视的力量,与俄罗斯网球运动普遍开展有关。“一个国家,如果只有20个人喜欢网球、练习网球,怎么能期待这20个人中就有人能够进入世界前十?”乔伊说。

即便现在,中网已经7岁了,在比赛的看台上,仍有很多观众一边看比赛,一边讨论着网球的规则。如果连了解网球的人都有限,那练习网球的人就更少了。此外,国产教练的水平也有待提高。对于教练成为制约中国网球、尤其是男网发展的障碍,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曾经无奈地说:“我们缺优秀教练,奇缺!”而当回忆起自己的启蒙教练时,身为当今中国网球一姐的李娜并没有多少感谢之情,“他指导了我9年,不是批评就是责骂,没有一句表扬的话。”李娜甚至将暴躁的脾气也归咎到这位“国产教练”身上:“我的坏脾气不是天生的,这位教练给我留下了阴影。”而眼下大规模聘请有能力的外教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改变中国教练的执教理念,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缺少低级别的挑战赛也是中网网球发展的一道障碍。今年凭外卡进入中网的11名年轻“小花”没有一个闯过正赛首轮的。其实对于中国年轻网球运动员,他们更需要的是低级别的挑战赛事。而现在,中国虽然拥有了两项高级别的国际赛事,而挑战赛的数量只有一项,其数量还不及日本和韩国。

德拉维特对此解释道:“先通过挑战赛,这是让他们获得足够的积分,最终有机会到巡回赛事中来的惟一途径。”其实虽然我们经常看到是ATP和WTA赛事,但世界上进行的最多的是ITF赛事,这都是一些低级别赛事,与巡回赛中的球员们通常能凭借比赛奖金自如地出国参赛不同,很多年轻球员则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只有从积分和奖金上积少成多最终跻身ATP和WTA,这也就是为什么让年轻球员有机会参加在本国举行的挑战赛事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目前在中国两项顶级赛事和八项希望赛事之间,仅仅一项挑战赛事,对于这种奇怪现象,德拉维特表示:“ 对于中国来说,没有更多挑战赛事来帮助本土球员的成长,这有些奇怪。”

上一篇:是什么导致了中巴群殴 下一篇:“国民空手道美女”小林由佳个子矮小 渴望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