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绎课”的护理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环境创设

时间:2022-09-06 01:21:48

基于“绎课”的护理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环境创设

摘 要:对课堂环境的研究持续了近半个世纪,该文以“绎课”的方式对护理专业课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课堂环境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现行护理专业课教学中课堂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以便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绎课 护理专业课 理实一体化教学 课堂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89-02

1 概念界定

1.1 绎课概念

简单地说,所谓绎课就是在职教课堂中探索其教学规律的研究行为过程。详细地说,就是职教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要一一解决这些问题,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经过这些环节:首先,把实践解决方案有目的地应用在课堂上;第二,课后集体反思,根据课堂情况综合评价实践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权衡利弊,改革教学方案;第三,把新的教学方案应用在相关课堂上,再反思、再评价。如此循环往复,步步深入,最后根据当地特色,总结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初步形成“理实一体”课堂教学理论,使其具有职教特色,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绎课,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校本教研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可把绎课简单地归纳为上课评价再上课再评价……如此循环往复,步步深入。这里的“评价”,不是简单的下结论,而是深化和拓展教学层面的课改理念、思路和原则,使职教教学具有演绎功能和性质。

1.2 理实一体化教学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它是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教学,它是通过教学主体师生两方边教、边学、边做,在一定的情境中(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教学场所的一体化,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的一体化,这些都是“理实一体”教学的特点。所以,“理实一体”它不是简单地从形式上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掌握规律有机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

2 护理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环境问题分析

课堂教学环境可以分为客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其中心理环境则是指存在于课堂中的教学氛围;客观环境是指具体的、以静态物质形式存在的环境要素,例如教室的布局、座位编排等。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是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通过实际教学中运用绎课的方式,发现护理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存在不少问题。

2.1 客观环境问题及分析

2.1.1.教室布局不合理

首先,目前教室环境布局设计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活动主要在教室的最前面,而学生的座位主要是正面面向教师。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讲解和演示等,教师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学生,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适合于教师进行提问、学生进行回答和完成课堂作业。然而理实一体化教学不应是以教师为中心,应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在“做中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1]。因此,这样的教室布局显然是不恰当的。

2.1.2 课堂中学生的空间受局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流往往仅限于同桌或前后座,这样的交流只能是一种形式主义表现,或者是为教师的某种需要而服务的交流。在班级中,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和教师、优秀学生进行交流,而前后桌或同桌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果相差无几,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毫无意义,而且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降低教学效率。再加上学生间本来就存在个体差异,这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学生间的差距。

2.1.3 设备的缺乏、大班化教学也是制约教学开展的关键

由于现有的教学规模大,班级人数众多,实训设备的数量往往不足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大班化的教学也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大大下降,而作为教师所能照顾到的学生面也相对缩小,这显然不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

2.2 心理环境问题及分析

2.2.1 课堂气氛压抑

课堂氛围的压抑,源自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权利的不平等。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是权威,控制课堂,控制学生行为,甚至试图操纵学生的思维。传统的教师权威观如果不改变,这种课堂氛围的状况也很难改变。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实践证明,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象和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识、个性、修养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他们又十分渴望表现自己,结果会出现羞涩忸怩、说话如连珠炮、口齿不清等现象,这些情况教师会经常碰到。这时教师是借由教学任务完不成急忙打断学生的表达还是以关爱的态度微笑着继续倾听,答案一定是后者。又如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突然发现问题,他的观点和教材、其他同学的观点都明显不一样,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处理呢,是放弃还是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否与大家分享和探讨这个问题呢,这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所在的课堂环境氛围所决定。如果课堂氛围轻松,学生定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交流、研讨方案,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出错。如果课堂氛围压抑,他可能宁愿放弃提出自己的问题,也不愿面对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冷嘲热讽。长此以往,在课堂中学生就会谨小慎微,心理处于压抑状态。压抑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不仅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反而使其个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将学生的创造性抹杀。

2.2.2教师对学生缺乏信任

许多教师把学生该做的事情全部包办下来,全替学生做了,因为他们不相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不敢放开学生。因此,学生没有机会去思考,没有机会去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虽然学生学到了“知识的精华”,但没有全面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表面上看,这好像为学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久而久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只停留于表面,且无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我国古代道家学派著作――《老子》中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之说。

3 改善护理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环境对策

3.1 创设自由的课堂时空

3.1.1 合理布局,扩大交流范围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环境中,教学不必拘泥于教室,教师不必拘泥于讲台,而学生更不必拘泥于座位。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和交流,求同存异,并且学生的交流讨论方式要多样化。在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及时捕捉各方面信息,必要时可以加入小组的交流讨论中,帮助学生生成问题,适时地建议和点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推动交流讨论的深入发展。教师必须充分安排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的观点,形成争先恐后的交流讨论氛围,追求“无师自通”的教学境界。

3.1.2 还给学生以权利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和小组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时间、空间;赋予学生提问权,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此外,还应给学生评价权,包括自评与评价他人、发表感受、提建议和表扬等。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在发育,渴望得到理解、重视和信任。因此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参与评价过程。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差生,同时加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评价权能够提供给所有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上进心,在班级中逐渐形成奋发向上、民主团结的氛围。

3.2 创设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3.2.1 转变角色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建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才能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和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2]。建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就是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由主导者转变为参与者,即教师转变角色,放下架子,师生平等,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还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学生不再害怕教师,不再依赖教师,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从而肯主动学习、畅所欲言。

3.2.2 允许犯错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逐步接受和提高的过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标准试题、标准答案等很多标准,教学中教师经常严格按照标准评判学生,它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敢于行动。出错在学习过程中是避免不了的,是正常的,其纠正错误的过程正是提高认识、增强自信、自我完善的过程。

3.2.3 赏识教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指出:“渴望被肯定是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积极思考后提出的一些出乎意料的看法与问题,除了鼓励和表扬外,还要借此机会调整教学计划,指引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出来。这既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只有在这样的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3.2.4 信任学生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对我们的学生都缺乏起码的信任。学生何时才能在学习上自主、自强、自立?[3]教师首先要完全信任学生,消除所有顾虑,不要担心他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解放他们,给他们创造自由、安全、尊重、信任的认知氛围,让学生自由地去认知和发展。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深入的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研究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只要教师能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更加有深度和层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杨漳.美国新任教师课掌管理技能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 吴艳茹.以课堂秩序为中心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

[3] 刘延申.美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简述[J].教育研究,2001,10:58.

上一篇:对植入广告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科技查新辅助工具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