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之我见

时间:2022-09-05 11:06:30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之我见

由于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化出若干个与其密切相关的专业,如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等等。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些专业领域中对学生的培养统称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人类进入了21世纪,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而信息化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这个社会中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信息人才。这些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是信息化社会的中坚,他们既是信息化社会中的建设者也承担着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者的重任。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及其相关学科的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能满足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一大批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骨干,这是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任何其他形式都无法替代的。

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实际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十几年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不足5%,推行的是“精英教育”。然而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至今,大学当前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0%,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的培养目标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误人子弟。从社会的各行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看,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企业和相关单位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的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既然社会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每一个大学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重新考虑。在现阶段大学的信息技术类学科应该以社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去培养、并主要向社会输送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他们既是社会信息化的具体实践者,又可以成为普及信息化技术的教育工作者。

以前的高校毕业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毕业后学校就不管了,但现在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所学的内容和他所具有的能力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就“嫁”不出去!大学其实也是一个“制造企业”,教学计划设计了这个“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毕业的学生就是这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是残酷的,假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卖不掉,企业就要倒闭。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以后就没有人愿意来读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就会渐渐消亡。因而对每个院校来说,衡量信息技术专业办得好不好的因素虽然有很多,但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确是每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这两个指标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和第一次签约工资额。如果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这两个指标都很高,就说明这个专业是办得成功的。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近800所高等院校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近专业(如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是全国所有工科专业中最庞大的一个专业,以前由于这类专业的通用性特点,加上许多IT企业又处在扩张期,学生的就业情况还过得去,但近年来信息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并不乐观,特别是今年的情况更差。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学校没有在培养目标上准确定位。例如有些高校还是将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本科教育定位于所谓“培养研究型人才”,把很多时间化在指导学生为“考研”做准备上,他们教学计划的“3+1”模式为3年里把学分修满,最后一年就是让学生复习考研。笔者认为这种教育观念是亟待改进的。原因是一没有考虑当前社会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实际需求;二没有对学生的将来准确定位,长期下去就会误人子弟。有些被大家戏称为“考研专业户”的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就业率”和“考研率”,教学计划的目标就锁定在考研。试想,目前各高校招收研究生有一定的限额,这样的学校每一届充其量也只能有30%左右的学生能考上研究生,这个结果使其他70%的学生岂不等于在“陪太子读书”?由于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原来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应该有的实践开发能力荡然无存,他们在就业方面没有优势,企业也不愿意录用这样的学生。即使是那些考上了研究生的学生,导师们也认为他们“既没有开发能力,也缺乏后劲”。

明确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应该培养多种包括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后,还要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全面地体现这样的理念。这里涉及到对“教学计划”的整体设计和优化,教育管理者应该考虑如何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等各个方面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缩小毕业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开发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鸿沟,满足将来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具体需要。例如,以前计算机系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整个学程的第八学期,这个过程的时间段从当年的2月底、3月初到6月初,和学生论文答辩、离校只有三个多月时间。这期间学生既要准备论文答辩,又有找工作或考研面试的“后顾之忧”,于是三个月的毕业实多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软件企业非常忙,很多要求赶工,他们不愿意为安排这些学生而腾出价格不菲的办公空间,更不愿意让那些一点儿也上不了手的学生干扰他们工程进行的正常节奏。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们就应该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做些改变,把有些该精简的课程适当压缩精简,再考虑增加一个短学期,占用暑假一个月时间进行课程学习,争取在第六学期末就把主要课程的学分基本修满,以便在第七学期就可以抽出比较多的时间下企业实习。让学生提前以一个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入工作岗位,缩短了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鸿沟。实践证明,有很多学生实习了3个月后企业就希望和他签订就业意向合同。当然,在下企业实习以前还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企业是很现实的,他们最希望大学毕业生到了企业后,既能马上“上岗派用场”又能有比较稳定的时间段完成企业的任务,为企业带来利润。学生的提前实习就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契合点,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实习过程中如果企业对学生有兴趣就可以提出“留用”要求,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给企业提出要求,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项目选题。这样“实习”与“毕业论文”两不误,学生既学到了本领又可以专心做毕业论文,企业也非常满意。

还有个例子,这几年“对日软件外包加工”企业对信息技术开发人员需求量很大,但是国内大学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大部分学习的是英语,懂日语的很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考虑到将来的毕业生应该把加入软件外包企业开发团队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途径,于是就在教学计划中增设日语教育,通过强化日语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基本达到日语三级基本水平,优秀的能考出日语二级甚至一级的水平。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至少都具有日语三级证书,都能看懂日文的“开发仕样书”,这样的学生大受软件外包企业的欢迎。有几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甚至每年都把下一年的实习学生也预订了。由于教学管理者的预见和对教学计划的合理优化,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有了日语这样一个砝码,就业的天平自然就会向这些学生倾斜。这几年来软件学院毕业生的一次签约率在全校数一数二。即使在今年这样的形势下这个专业的就业率仍居全校第一。一个每年有200左右毕业生的软件工程专业有这样的业绩是不容易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在人才培养方面正确决策是多么重要。

从这些例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学历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要注意教学计划的优化,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好比企业生产产品一样,适当地改变流水线上的设备和“生产工序”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款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学历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整体塑造,它比较强调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今后通过自学的后劲很足;而“培训”则比较强调速成强化,如同汽车的“加油站”,现场加好油当即就可以开车上路。

作为一个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工作多年的老教师,笔者觉得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整体塑造过程中对学生在“做人”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很多企业的老总都对有这样的感觉,他们认为现在的学生“有知识少文化,有文化少修养,有修养缺诚信”。实际上这是企业界对我们工科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批评,人们常说“一夜可以造就一个百万富翁,但绝不可能成就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一个人的修养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学校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熏陶和自我塑造,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自己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有诚信的人。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信息技术领域,“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如果你“做人”都做不好,那么还有谁肯与你合作呢?

作为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和四项能力。这四个方面的知识包含“人文社科知识”、“数学物理知识”、“专业知识”和“领域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数学物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是专业基础的基础。“专业知识”则是体现学科特色的“独门兵器、看家本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知识是所谓的“领域知识”,这是由信息技术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很难想象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去银行工作,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到银行又可以到医院、钢铁厂、化工厂等各种各样的行业中去。所以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还需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必要的“领域知识”。譬如,有人喜欢将来在数字媒体领域工作,可以学一些平面设计、素描和艺术欣赏方面的知识;有人希望将来到银行工作,则可以学一点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如果一个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领域知识,将来的竞争力一定会比别人强得多。

关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我认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工科毕业生应该具备“实践开发能力”、“处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实践开发能力”是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很难想象企业会要一个不会编程、不会写程序文档的学生。“处事能力”则包括对学生“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另外一个是所谓的“创新能力”,我们所说的“创新”并不是要学生一定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着重启发他们养成一种“出一些新点子为自己工作服务”的思维习惯。最后还有更重要的是“自学能力”的养成,我们要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从图书文献、互联网及其他企业和人群学习等),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任何技术都是要过时的,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比其他学科快得多。只有有了“自学能力”才可以使人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

当我们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能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和四项能力,这些学生就能在将来的信息化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专业也会因为这些学生的出色表现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也因此会有辛勤耕耘后获得丰收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黄国兴. 计算机导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ACM &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The Overview Report[EB/OL].[2006-3-6]. / education/curric_vols/CC2005-March06Final.pdf.

上一篇:也论“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下一篇:数据库系列课程中创新性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