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05 10:23:00

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自我教育就是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是受教育者主动地向自己提出任务,自觉地促进思想的转变,并积极地付诸实践,从而形成健康正常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启发寻求自我教育的教育。”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是采取如下方法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

一、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不强,所以缺乏恒心与毅力,他们的言谈举止常常令我们苦笑不得,但是“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呵护。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睁大双眼,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如:我们班的某同学基础差,自觉性差,毫无纪律观念,但是劳动起来却不怕苦,不怕累;某同学干什么事动作都特别慢,但却能坚持到底,从不半途而废;调皮的某非常聪明,也特别关心集体……等等。这些发现,让我感到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温暖、和谐的集体,也让我增强了干好工作的信心,越看越觉得孩子们可爱,更让我找到了帮助他们的金钥匙。信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自我教育的起点,是自我教育的希望。

二、指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古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充分看到自己的不足点,才会虚怀若谷,才会有虚心的态度,才能开展自我教育。周班队课我们开展了“找缺点”的活动。通过小组互找,全班交流。每个人都找出了自身的缺点。一向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班干部”的中队长说:“经同学们一评,我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也应虚心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活动让大家认识到:缺点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即使是班中公认为最优秀的同学身上也有缺点。同学们懂得了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大家都应正视自己身上的缺点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只有充分看到自己的不足点,才能开展自我教育。

三、激发动机,完善自我

改革班级管理制度,提高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意识。自我服务意识是建立在主人翁意识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岗位的确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内有为同学服务的机会,真正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负。具体做法是:

1.搭建自主管理的平台

在班级建设与发展中,我们让学生参与讨论了班级管理所需要设立的服务岗位。通过大家的出谋划策,在班集体中创建了“纪律监督岗、图书管理岗、卫生检查岗、学习记录岗”等特殊的岗位。这些岗位确立以后,小朋友们都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纷纷“毛遂自荐”,应聘自己喜欢的岗位。通过这些服务岗位的确立,班级的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感受到了自己的权利,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在班级中有声有色地开展起工作来。

2.开展活动,拓展自主管理的空间

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整个班集体充满活力、凝聚力。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自行发起、自由组织、自主安排,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再一次感受到自己成了集体的小主人。在班级里,我们以校德育活动为龙头,分别开展了“我与诚信手拉手、献出一份爱、出一份力、尽一分责”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对于每项活动的开展,事先都征求学生的意见,活动的时间、方式、内容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3.打造“形象”,创设自主管理的氛围

班级形象工程建设既是学生集体意识的表现,又是发挥学生主体创造性的重要途径,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特别重视班级形象和文化环境建设,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班级环境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体现学生的个性。“小能手”展示区张贴着小朋友们的毛笔和国画作品。“从小勤学、长大成材”几个娟秀挺拔的毛笔字时刻激励着班级中的每一个小朋友前进。“七彩梦”栏记载着小朋友们优秀的作文、日记。在每期版报展示出来以后,一群小画家们总要争先恐后地为版报添一笔,还常常自我陶醉,希望老师能把其作品保留下来。当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他们服务于班集体的劲头更足了。通过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通过孩子们的自主建设,班级中呈现出了一个积极向上、美观温馨的“家园”。而所有这些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增强了他们集体的自豪感,强化了集体的自主意识。

4.放飞心灵,激发自主管理的热情

作为班主任,不再是学生活动的指挥者,不再做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而是把自己放入班级的同时,努力要求自己成为一名榜样。德国哲学家黑格儿说过: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为了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我努力地做着、尽情地“表现着”,当看到走廊或教室里的废纸片或塑料袋时,我们会弯下腰来把它拣到纸篓里,看到教室里的物品,扫帚显得凌乱了,我会去把它们整理好……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对自我教育每个阶段都会根据不同年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和实践,运用不同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兴趣,形成学生自我教育动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激励和调控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以健康的身心跨入社会的大门。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对高职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