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

时间:2022-09-05 08:16:09

刍议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

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篇目逐渐减少,略读课文则逐渐增多。面对教材中这种反比例编写安排,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

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关系

精读课文是我们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我们教师传授学生“语用”的主要凭借。略读课文从三年级开始安排,四年级增加了数量,到了五、六年级,略读课文的编排逐渐加多了篇目,加长了篇幅。下面是一至六年级的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篇目安排:

从上表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精读课文篇目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篇目则逐渐增多。面对这样的教材编写安排,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呢?今天,笔者就教科书编者、教师、学生三角度,探讨一下人教版中年级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如有不当,敬请大家多多指正。

一、从编者角度:主体与补充

叶圣陶曾经说过:精读就是主体,略读就是补充。精读课文教学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篇幅,也占用了我们师生大量的课堂时间。教材编者能从千千万万文章中选一两篇文章作为一单元组中的略读课文,总是考虑到方方面面,能为本组的教学训练点服务,并且有新的拓展补充。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编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科书编者对这组课文编写的意图:

《寓言两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寓言的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体会语言道理……

《惊弓之鸟》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兴趣与习惯。

《画杨桃》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1年《语文课标》修订后,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难看出,解读教科书编者的编排意图也是我们今后备课、授课重点之一。但与编者对话,更多的是我们教师先行于学生。看了上面这组课文编者的编排意图,我们就会发现选编的这篇略读课文很多内容是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补充:编者为了让课文体裁形式多样化,前面三篇精读课文是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略读课文就补充了传说故事这一体裁形式;为了从不同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三篇精读课文阐述了做事处事的不同道理,略读课文中又补充了一个类似的道理:做事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为了实现《语文课标》要求“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略读课文中补充训练了默读方法。总之,略读课文教学在加强和补充精读课文教学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课外导读做了 准备。

二、从教师角度:精讲与略教

长久以来,许多老师对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区别了解不深,特别是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感到困惑。于是,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复杂化了,两者教学没有什么区别,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字词句段篇,面面俱到;二是简单化,囫囵吞枣,走走过场一读带过,最后学生什么印象也没留下。

叶圣陶曾经说过:“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课文,而忽视了略读课文,功夫只做得一半。”由此看出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分量是并重的。对于精读课文,每篇都有相应的训练点,要求我们认真仔细研读揣摩,甚至需要我们逐段逐句地咬文嚼句,结合切身体会和感悟,加深对文本教材的理解。在充分读通、读懂、读活教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我们每篇课文都这么“精讲”,会令我们师生身心疲惫,渐渐消耗着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略读课文教学要求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注重“略教”。但“略教”不等于“略讲”。但对于精读课文如何精讲,我们广大同行都较清楚,而难以定尺度的“略教”到底要“略”到什么程度呢?

下面还是以人教版三年下册为例:

本册的第一组课文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教学是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的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但教学略读课文《珍珠泉》的时候,我们只要利用“阅读提示”,有的放矢。人教版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每篇略读课文都有一段导语,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由精读课文学习方式牵引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点和方法。本课的“阅读提示”,不仅给学生提示了课文大意:写了家乡珍珠泉的特点,还让学生明确本课阅读的重难点: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教学本课的时候,要以读代讲,抓住 “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条主线,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出感情,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有所感悟,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因此,略读课文教学的时候,我们老师只要从大的方面来把握,大胆放手,有的放矢,从而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师生对话也有一定高度和力度,这也是最好的“略”度。

三、从学生的角度:习得与运用

叶圣陶说过:“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运。”“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正如数学书中的“例题”与“练习题”的关系,又如军队中的“练兵场”与“战场”的关系。《语文课标》中也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又可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是一样的重要,中文章开头的表格中,我们也看出了两者的关系。

精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目标知识,掌握阅读分析同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起“举一”的作用。那么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续与深化,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教学精读课文的前提下,将精读课文中所学的基础知识,阅读经验、方法等迁移运用到略读课文学习中去。

下面以四年级第一组课文为例:

本组课文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是交叉着编排。这两篇精读课文是我们教师开观摩课的典范,里面精妙的语段,教学起来总是那么的异彩纷呈,是课堂上教学的最亮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抓关键词句;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生经过前两篇精读课文习得了方法,那么学习略读课文《火烧云》肯定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阅读提示”中已经指明是写“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学生会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作者那美妙的表达方法。我们教师一定不要以为这篇从我们小时候一直引用到现在的经典文章里,有太多的优美语句值得我们深究,于是,字词句段,处处俱到。如若这样,那么略读课文与精读课又混为一“堂”了。

略读课文教学是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这是略读课文教学最大的目的所在。只要教学得法,扶持有度,略读课文所发挥的作用是绝不亚于精读课文的。老师们,我们不妨大胆放一放手,尝试一下吧!

为了让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各负其责,各执其能,我们要勇于探索,去寻求能合学生实际需要,适合教材特点,符合课程标准,充满实效与互动的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课型。

上一篇:面对面 心连心 共筑家校合作双赢平台 下一篇:关于丝绸与世博会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