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A亚太锦标赛札记

时间:2022-09-05 07:42:18

2014年5月9日~18日,我作为中国航空模型代表队领队,与教练王保庆、翻译牛懿文、运动员黄振迪、张旭骏、段志勇、刘宇峰奔赴泰国,参加了在芭堤雅举行的2014年F3A亚太锦标赛。经过5天的角逐,黄振迪以1 759.96分获个人第6,张旭骏获个人第7,段志勇获个人第10,小将刘宇峰则获个人第29、青少年组个人第4。这是我第一次随中国航空模型代表队出访,在此将所见所想与诸位模友分享。

顺利抵达泰国

我队一行7人乘CA959航班由北京出发,于当地时间晚上6点到达泰国首都曼谷。我们刚一出港,就看到前来接机的工作人员,随后顺利抵达赛场驻地――芭堤雅市中天酒店。

本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航空模型特技F3A锦标赛(以下简称亚太赛),有澳大利亚、中国、朝鲜、日本、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香港、台湾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39位运动员参加。值得一提的是,时隔15年,朝鲜队也来参赛了。据大会组委会介绍,本次赛事是近几年参赛国家和选手最多的一次。

酷暑中训练

5月10日是官方安排的训练日。为了不耽误这难得的机会,全体队员5点钟起床,早饭也没顾上吃,就出发去了赛场。张旭骏第一个试飞,他在“失速倒转”动作上问题较大,其他动作的完成度基本与平时的训练水平一致。接下来黄振迪试飞,失误明显比前一天国内训练少,加之将飞行平面向远处放了二三十米,整体效果好于平时。刘宇峰的问题在于模型飞机总有点内向坡度、忽远忽近,航线意识不强,暴露出平时训练的不足,全套动作没有定型。段志勇最后一个进行飞行练习,基本达到了平时训练水平,但有些动作操纵手法不够细腻,反映其训练强度不够。

下午全队顶着烈日再次到主赛场进行试飞,每人各试飞一轮,总体感觉不如上午好。为了能在比赛中争取好成绩,大家又冒着暑热再次赶到练习场地,做赛前适应性飞行。王保庆教练对每位运动员的飞行动作进行了点评:“张旭骏修舵太过,整体动作飞得太近;黄振迪在飞行中调整幅度过大,给裁判的整体印象不好;段志勇基线定得太低,影响整套动作的完成度;刘宇峰的模型飞机动力不足,需要进行全面检查、修复。”

因为11日既要完成报到和模型审核,队员们又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试飞训练,所以这天我队频繁地奔波于驻地和飞行场地。我坐在面包车的副驾驶位置,在车中唯一的感觉就是热。几次让司机把空调温度调低,才发现已经是最低了,但在车中仍感受不到一丝凉意,可想坐在后座的运动员有多热。这里说个小插曲,在当天下午的训练中,黄振迪穿着凉鞋上场练习,由于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模型飞机上,因此不知何时脚贴在了烫热的沥青跑道上,下场时才发现被烫出一个伤口。

当天试飞场地有9支运动队,大家都自觉地按F3A项目特有的方式排队等待试飞练习。又轮到我队运动员上场了,只见张旭骏熟练地启动发动机,模型飞机在轰鸣声中滑行、加速、升空,拖着灰白色的尾烟急速爬升、翻转、俯冲,仿佛一支神笔在蓝天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斗”字。真是好兆头,它象征着我队运动员将斗志昂扬迎接第二天的赛事。

残酷的比赛

5月12日,F3A亚太锦标赛正式开赛。比赛共分4组,每组队员均须在预赛飞4轮,每天上午、下午各两轮。这样一来,第一、第二组第一天上午飞第一轮,第三、第四组第二天上午飞第一轮。张旭骏首先上场,发挥正常得413分;段志勇第二个出场,基本飞出了平时水平,得400.8分。黄振迪被分到第三组,先进行第二轮飞行,得416分。下午张旭骏第二轮发挥较好,飞行线路平稳得446分,段志勇则得435分,所有队员较第一轮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5月13日是预赛关键的一天,本应是冲击高分的时刻,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刘宇峰上午9点24分上场,因为段志勇上午试飞,未能到场做他的助手,所以王宝庆上场做临时助手。因俩人之前从未合作过,刘宇峰现场情绪不太稳定,“失速倒转”动作做错方向后更加紧张,导致之后动作连续失误。看到这种状况,他只得主动要求放弃该轮。张旭骏发挥正常,不过仅得418分。黄振迪的模型电机因天气工作不正常、飞行速度较慢,但他控制稳定,最终得431分。刘宇峰第三轮因“侧飞”动作过远、过大,节奏没有把握好,加之飞行中有几个小失误,只得348分。

5月14日是预赛最后一天。段志勇一大早就到训练场练习动作,效果非常不错,得到了434分,黄振迪得427分、刘宇峰得359分;由于张旭骏下午上场,而他上午又进行了突击训练,最终得到446的高分,是来到芭提雅后最好的一轮成绩。一般裁判到最后一轮都会压分,而这一轮的高分与队员们的刻苦练习分不开。至此张旭骏、黄振迪、段志勇三人分别以第八、第九、第十名的成绩进入半决赛,小将刘宇峰则以总排位第29名、青少年排位第4名的成绩结束比赛。

5月16日半决赛正式开始,选手需飞F-15动作。因在国内集训时间过短,故个别动作做得不稳定,但3名运动员抓紧比赛间隙进行了强化练习,每轮水平都有提高。下午13点18分张旭骏上场,整体航线控制和个别动作位置稍有偏差,得472分。而段志勇将“快滚”和“螺旋”动作做过了,导致他得462分。黄振迪则发挥得比训练时还好,得483分。第二轮3位运动员顶着压力正常发挥,最后总排位为黄振迪第六名、张旭骏第七名、段志勇第十名,都未能进军决赛。

5月17日是决赛日。选手须先飞两轮F-15动作,然后各飞一轮未知动作Ⅰ、Ⅱ。黄振迪和张旭骏分别示范飞行了未知动作Ⅰ和未知动作Ⅱ。从决赛来看,本次大赛的日本选手功底扎实、没有失误。这两点奠定了他们获胜的基础。当晚19点举行了闭幕式。青少年组的第一、第二名为泰国队选手,第三名为中华台北队选手。成人组前三名均被日本队获得。团体第一名为日本,第二名为澳大利亚,第三名为中国。

我们的啦啦队

有一件事我没有想到,却真实地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我队优秀运动员的铁杆粉丝、中国航空模型代表队的啦啦队来了!

记忆中第一次随队出访,当看到其他国家有不少爱好者自费到现场为自己所喜爱的运动员呐喊助威时,我就想中国队有一天会有啦啦队出现吗?当时只觉得是个梦想,没想到梦想变成了现实。这次到场的啦拉队不仅给运动员呐喊助威,还为我队提供了很多便利,令我对他们的行为肃然起敬。

这里向读者介绍其中两位典型代表:一位是北京的张Z,大家都称他“张老板”。得知段志勇将作为中国航空模型代表队成员到泰国参加亚太赛,他二话没说放下工作来到泰国。为了让运动员有更多时间休息,保证体力上场比赛,他还租了一辆车专门负责运送模型,并做起了随叫随到的专职司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中国队的成绩好点”。另一位是上海的张荣,原来是航模教练员。他可算得上一位超级发烧友,不仅自费随上海的运动员同机抵达泰国,还全程为运动员做助手,组装、审核、检修模型。从早忙到晚毫无怨言,只“为了圆我儿时的梦”。

我想,正是因为有优秀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和广大爱好者的无私支持,这个项目才有取之不竭的发展动力。

一点题外话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所属协会的去行政化工作已进入倒计时,这要求现行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这次的经历让我感到,应该在入会、参与活动、参加比赛方面采取更宽松、便利的办法,给爱好者更多参观、学习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目前协会的改革思路中,模型市场化是趋势之一。即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其对模型的基本年度需求量,积极、稳妥地开发、生产系列化新产品,不断提高模型产品的科技含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在壮大协会队伍方面,可依靠现有的模型企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吸收他们以俱乐部形式加入协会。进一步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赋予他们更多的普及和宣传项目的任务。

此外,我国可以担任F3A项目国际裁判员任务的裁判员目前仅有刘文章一位,在本次亚太赛中显得十分单薄。而从以往经验来看,一名国际裁判员最少要有4~5年的大赛裁判实际工作经验。如果想保证我国在航空模型赛事中的话语权,需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优秀的国际级裁判员。

这次比赛我队未能有一位运动员进入决赛,与平时缺乏训练有一定关系。从目前全国的场地情况来看,适合F3A飞行的场地不多,加强建设专业航模飞行场地还需下大力气。同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赛前组织运动员进行半个月至一个月的集训。再次,要想办法提高运动员自身的素质。语言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我队运动员与裁判员的交流,做不出让裁判员赏心悦目的技术动作,也就很难获得高分。

上一篇:关于对Word“样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