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2-09-05 06:53:23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新课标教学强调转变思维,实行有效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问题 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人才,而是通过对学生的教学,使学生提升自己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人文意识和民族归属感,对于文科类的学生,还要达到熟记历史常识和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的要求,为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大多数高中教学已经实行了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很多历史教师还没有转移到新课标教学的轨道上来,高中的历史新课程教学,要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向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上来。

二、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高中历史虽然已经实施了新课标的教学,但是由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新的教学方式转变需要一定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暴露出许多问题。

1.缺乏情境的创设

目前,很多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依然是“教师堂上讲,学生座上听”,教师机械的向学生讲述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记录并背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被动,学生不了解这段历史中的来龙去脉,对于这段历史的意义以及此事件在我国发展中的作用更是一无所知。目前历史的教学缺乏有效的教学形式,缺乏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缺乏情感。

2.缺乏有效的引导

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很少在讲解正文之前对学生进行引导,仅仅是按照教材进行讲解,机械的灌输教材中的观点,缺乏对于学生的引导。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明白是非曲直,把握历史的规律。而在目前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讲课条理不清晰,缺乏对于学生引导的问题甚为严重。

3.缺乏课堂讨论和学生交流

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缺乏师生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疑问,其次,新课标教材中的课后问题,都是带有探究性的,而并不是死板的教学观点,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历史课堂教学思维僵化。

三、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策略

1.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再现或者描述当时的场景(通过多媒体播放纪录片或者引用文献等),帮助学生形象的去感知当时的历史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教师在讲《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课的时候,可以现在上课伊始,播放当时的历史影视资料《开国大典》:“中国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军事上艰苦的斗争和政治上的努力,了三座大山。就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宣告了新中国成立,中国获得了新生。”让学生感知当时的历史氛围,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引用抗战时期的大量文字和数据,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日军侵华时期留下的大量罪证,以及当时的作战地图等,最后,教师播放一些当时抗日救亡的歌曲,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努力学好这段历史,铭记历史,爱好和平。

2.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预设的学习情境,提升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引导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就是注意讲课的条理性,在讲课时要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在讲课的时候注意讲课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注意因果关心,使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有机的构成一个体系。例如在讲授《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的知识,形成自然的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我们一起来回顾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曾作诗“百代都行秦法政”,说明我国历朝历代都是沿用的中央集权制,虽有改进,但大体框架是不同的,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进入新的章节,了解秦朝以后政治制度是如何演化的……在课堂的后半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思考,例如在讲授“”这堂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当时愤怒的学生暴打了章宗祥,随后又放火烧了曹宅,这种做法对吗,如果你是当时的学生,你会怎么办?”此时,教师请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由教师对学生激进的看法进行指正,劝诫学生以冷静的头脑分析问题,有爱国的热情是好样的,但是做事需要寻求正确的方法。

3.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在某堂课或者在课堂的某个环节,学生作为主体来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这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抓住章节的重点,根据章节的重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使用学习过的历史观点和历史知识解决问题,又要使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有较大的提升。例如在讲《中国古代的历史制度》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给出当时我国土地的两则历史数据,并对农民的心理作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当时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公有制的一种形式)是束缚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使农民贫穷和落后的最终根源,因此,我们主张废除公有制,你对这种结论持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对我国建国以后的土地制度进行回顾,总结其中的利弊,才能做出解答,学生在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又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下一篇:浅析数学语言能力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