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鼠标 第3期

时间:2022-09-05 05:55:37

顺着超链接,游走于网络的虚拟时空,在这里我们与不同的人物和作品相遇。网络早已成为摄影人展现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网上冲浪”这个栏目便是我们通向网络世界的小小窗口。在这一期,我们在介绍中外年度摄影作品展、大众摄影网(www.省略)摄影作品和大众摄影网博客人物的同时,还介绍了美国摄影师提姆.奥丹(Tim Orden)的网址和葡萄牙博客乔安娜.琳达(Joana Linda)的摄影日志。所有与网络有关的内容将成为本栏目关注的对象。

新闻摄影图片的比拼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China Foto Press)主办的2005年度北京都市报新闻摄影图片大赛在2006年1月14日上午9时尘埃落定,各个奖项各归其主。本次大赛的特点在于,借助网络读者可以看到所有的参选作品,并可以进行读者投票,但投票结果却不得而知。摄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将这些作品与此前公布的《华盛顿邮报》2005年度或其它媒体的年度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我想大家会有新的收获,这种学习不会因为事件的远去而失去意义。

年度最佳图片《三岁男童食用毛蛋中毒》

《法制晚报》于佳

CFP网址:www.省略

新浪网专题网址:

《纽约时报》专题网址:

夏威夷的白日梦

提姆.奥丹(Tim Orden)是一名夏威夷摄影师,他的作品构思正如他本人所说,来自臆想和白日梦。在阳光、海滩和美女之间,你会感受到他作品中所凸现出的激情,这种激情不论是在现场拍摄中,还是在后期的电脑制作中,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网址:

新北人(王勇,北京)

robertfeng(冯仁华,上海)

石默(潘世国,浙江)

博客:乔安娜.琳达(Joana Linda)

来自:葡萄牙里斯本

宝丽来(波拉)一次成像摄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数码摄影的发展更给这一切雪上加霜,或者说这种曾经风靡全球的摄影样式压根儿就在中国没有流行起来。但这位葡萄牙里斯本的小女孩却用波拉片讲述着自己的心情故事,她在波拉片上涂涂擦擦、刻刻画画,写下了自己文字,通过影像的并置与疏离将80年代后出生的新新人类的情绪表现得绚丽多彩。

博客:穿越自我的旅行

网名:丁勾乙

真名:李志远

来自:河北

当LOMO像流行性感冒一样遍地开花的时候,大众摄影网博客频道里迎来了博客“穿越自我的旅行”的LOMO摄影作品。他的作品无论是组图还是单幅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对身边生活的倾心关注,在光与影、形式与构成、彩色与黑白之间,衬托出了新一代都市青年随意、经常、反规则、反传统的影像观。在这些日常化的LOMO影像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点点滴滴的感受,以及那飘逝而去的关于日子的故事。

感谢LOMO 李志远

有一个犹太谚语: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压根儿就未曾发生过。所以每一个日子都从我们身边毫无觉察地溜走,留下来的仅仅是“时光流逝”这样的字眼。

遗忘是人的一种本性。我曾经拥有过烈日当头的午后、百无聊赖的夜晚,我看到过那次旅途中车窗外摇曳的风景,甚至是一个女孩在街上匆忙奔走的步伐――当这些即将被遗忘的一切在胶片上显现的时候,我觉得瞬间找到了打开“过去”的钥匙,一种“显影”记忆的方法。那一刻,我欣喜若狂,感谢LOMO!

墙壁不仅存在于现实,还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墙壁就是边界。无论是一道简易的篱笆墙,还是一座城市坚不可摧的城墙;无论是千年的万里长城,还是轰然坍塌的柏林墙;无论是现实中一堵墙,还是人们心里那道无形之墙,都包含了“人”对生活的严格限定,“它”呈现记忆,造就历史。生活就是个“砌墙”的过程。对我平凡而平淡的生活而言,有这个神奇的小玩意儿在,所以我说:感谢LOMO!

当我从那些沉重的器材以及所有的规则中解脱出来,我在城市穿行,在街角消失,于终点沉没――所以我说:感谢LOMO!

上一篇:闪客在家/小数码 大闪光 下一篇:太行明珠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