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木雕技艺

时间:2022-09-05 04:57:07

中原木雕技艺

中原是中华木雕艺术的发源地,龙山时期木器制作已采用了斫、凿、剜等几种方法,并出现天然矿物彩绘和漆作镶嵌的粘合剂;夏商时期所造木车,车体完美实用,彩绘奢华,已需要多工种分工协作;春秋战国时期,锯、斧、锥、钻、铿、削刀等木作铁质工具已出现,漆木器制作主要有成型技法和装饰技法两大类;北魏时期,匠师们将印度的佛教建筑与中国木构楼阁建筑相融合,产生了工艺高超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传统木雕的基本技法(圆雕、浮雕、落地雕、落地平雕)在北宋已经完备;明清时期,中原会馆和民居已综合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阴刻、透雕等表现手法,木雕作品构图饱满、造型洗练、线条流畅、鲜活生动;总的来看,中原木雕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其木雕技法和创作理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中原地区的传统木雕技艺,至今仍如一座取之不的尽艺术宝库,令人望之弥高、钻之弥坚。本文就中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木雕艺术实物,来分析总结中原地区的技艺特点,供今日的艺术创作参考之用。

中原远在龙山时期(距今4500年)陶寺遗址中就出土了一批漆木日常用具,包括俎、几、匣、盘、豆、斗、勺、觚、杯等器型。这些器物的榫卯结构除闭口透直榫外,还有闭口不透直复榫和落槽榫,说明公元前2500年前后,中原地区木工榫接合技术业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陶寺木器加工技术则主要采用了斫、凿、剜(挖)等几种方法。从木豆的底部和柄部,圆弧形器壁完美、平整程度来看,可能已经有类似旋床的装置。而且出土的木器一般都着彩绘,有单色红彩,另有红彩为地,用黄、白、黑、绿等色彩绘出花纹、图案。纹样有条带纹、几何形纹、云纹、回纹等。纹饰已经讲究构图的对称和等分布局。着色颜料多数是天然矿物,有朱砂、赭石、石黄、孔雀石、磁铁矿、赤铁矿。陶寺出土的头饰和臂饰上,已发现有漆作镶嵌的粘合剂。

中原地区在龙山文化时期已经掌握了拼板、榫卯、装等技术,出现了调配颜色涂饰的木器――这可谓漆器的早期形态。鼓、斗、觚、匣、案、俎、盘、勺等后世常用的基本器形也已经出现。从器表装饰来看,陶寺龙山文化木器上的彩绘圆点纹、条带纹、涡纹、云纹、回纹、几何型纹、龙纹等,都是商、周漆器和青铜器的基本纹样。商、周漆器绘画中惯用的勾连往复笔法,在陶寺出土的陶、木器图案上也已经使用。

夏商木作成就突出表现在造车和建筑营造技术上。造车是一种工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的手工业门类,同时车也直接关系到军事用途,所以格外受到重视。《考古记》曰:“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制造一辆车子,需要车人、轮人、舆人、辘人等分别制造车的不同部件,除主要为木工外,还需皮革、金、玉等工匠的协作。“商代车子主要由两轮、一轴、一舆、一辕和一衡构成,除少数构件为青铜制品外,其它均为木质。”洛阳东周王城发现的“天子驾六”车马坑、三门峡虢国墓地西周车马坑、新郑郑韩故城东周车马坑发现的木车,其完整木车轮廓以及色彩鲜艳的彩绘漆饰显现出漆木车曾经的奢华。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锯、斧、锥、钻、铿、削刀等种类繁多、功能齐全的铁工具出现,对漆器的发展形成了强劲的推动力,产生了轻盈曼妙、形态各异的漆器。漆木器制作主要分为成型技法和装饰技法两大类。成型技法主要是将材料制作出需要的器物形状,木胎漆器主要是砍削和刨平,初步加工之后,要砍斫、旋挖、卷制。其中砍斫成型主要用来制作非腔体类器,例如琴、瑟、几案、俎、禁、盾牌、车辕、车伞、钟架、磐架、磐槌等器类,辅以刮削、打磨等技法制作成型的。旋挖成型主要制作由腔体构成的器类如壶、方壶、瓒、豆、耳杯、盒、、簋、扁勺、编钟等。雕刻成型主要用来制作各类陈设工艺品和圆雕类作品等,如虎座飞鸟、兽、兽头、虎座鸟架悬鼓之虎座与立鸟、镇墓兽、羽人等漆器。

成型之后就要装饰,装饰技法大体上可以分为雕刻、彩绘、镶嵌、贴金等多种。雕刻主要是雕漆工艺。彩绘主要是使用颜色的漆绘彩料,在另外一种色调的漆面上绘画人物故事、动物或植物以及几何纹样,这种彩绘包括漆绘和油彩绘两类。漆绘就是用生漆制成半透明的漆液,加上各种颜料,绘描于已经涂漆的器物上。油彩绘就是用油料调颜色,色泽比较艳丽多彩。镶嵌主要是在漆器上镶嵌贝壳、绿松石甚至玻璃器、金饰件等复杂的装饰技法。贴金、金银平脱就是指在漆木耳杯的口部和双耳部位使用金银装饰。

这些基本的技法奠定了此后1000余年间中国漆器制作和装饰的工艺基础。秦汉时期的漆器在春秋战国时期漆器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漆器制造业内部的分工更为明确。汉代的漆器制作和装饰过程包括了素工、髹工、上工、金铜耳扣、黄涂工、画工、雕工、漆工等若干个不同的工种,同时漆器的工艺也更为考究,外观更为华丽。

北魏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木建筑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峰期。匠师们将印度的佛教建筑与中国木构楼阁建筑相融合,据杨之《洛阳伽蓝记》载,洛阳有佛寺1367所之多,以胡灵太后所建永宁寺规模为最。寺中心的永宁寺木塔,四边形,高九层,约一百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塔为稳定木结构。每面九间,三门六窗,朱门金钉,上置宝刹,穷极华丽,距京师四十里可见,塔中心以土坯木结构建筑庞大塔心柱。反映了此一时期木结构高层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

唐宋时期由于手工业的进步,建筑技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木构架的做法已相当科学,从绘画、文字资料及现存实物看,唐代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已运用较为成熟的模数制。宋代建筑学名著《营造法式》全书以木作制度为基础,其中第四、五卷为大木作制度。第六至十一卷为小木作制度。第十二卷含雕作、旋作、锯作、竹作四种制度。从《营造法式》也可看出,传统的木雕技法早在北宋时期已经基本完备,卷十二记载有混作(圆雕)、雕插写生华(浮雕)、起突卷叶华(落地雕)、剔地洼叶华(落地平雕)等四种技法,这基本上已涵盖了后世木雕的主要技法。

明清时期中原木雕的活力主要体现在商业会馆和各地特色民居上。会馆主要功能是联乡谊,通商情,敬关公,集祭神、乡聚、娱乐、议事、寓居等功能为一体,同时也为过往商客提供食宿服务和交易场所。商贾遵循“雕红翠绿,流连顾客”的经商要诀,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对会馆建筑进行雕饰,将建造技术与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使河南的会馆建筑成为明清建筑类型中的一枝奇葩而名垂青史。

以社旗山陕会馆为例,整个会馆工程历时136年修建完成。充分显示了秦晋二地商贾们的雄厚财力与文化底蕴。社旗山陕会馆的木雕装饰艺术与石刻装饰艺术两相媲美,并称“双绝”。会馆内的悬鉴楼、大座殿、大拜殿、马王殿、药王殿等建筑的额枋、雀替全部为透雕,有的部位雕镂多达五六层。并且利用不同木质材料的纹理、色泽,量形取材,因材施艺,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破时空透视等表现手法,创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木雕题材主要有吉祥寓意类和人文轶事类两大类。木雕装饰艺术采用大量寓意吉祥的题材内容,甚至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其中尤以“龙凤呈祥”图样最多。悬鉴楼额枋木雕“龙游牡丹”图,“龙体刚劲矫健,折枝牡丹花瓣怒放,神龙在枝叶丛中盘旋飞舞、若隐若现,既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又有华丽威严的气势,隐约显现出皇家气度。”吉祥图案还有如“天马神鹿”、“竹报平安“、“加官进禄”、“五蝠同寿”、“马上封侯”、“双狮斗宝”等充满传统民俗色彩的装饰木雕;社旗山陕会馆的木雕题材也有很多戏曲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如悬鉴楼雀替、额枋、垂花门楼等部位装饰《白蛇传》等戏曲故事木雕。大拜殿和大座殿采用《三国演义》、《进贡图》、《赵氏孤儿》、《封神演义》、《八仙过海》等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用其艺术形象的渲染来达到崇神敬贤、歌功颂德的功能目的。

总的来看,社旗山陕会馆综合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阴刻、透雕等众多表现手法。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繁缛精细、奢靡华丽的艺术效果,设计者在木构架上往往采用多种方法不厌其烦地进行雕琢。木雕作品构图饱满、造型洗练、线条流畅、鲜活生动、夸张传神。人物眉目、山水草木、亭台楼阁、一波一纹皆精雕细镂,可谓中原木雕的代表之作。

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在宋代《营造法式》圆雕、浮雕、落地雕、落地平雕四种技法的基础上,雕刻技法也更成熟,出现了透雕以及多层透雕的玲珑雕。清代后期,为节约材料、提高工效,出现了贴雕和嵌雕等新技法。这些木雕艺术在中原庄园代表――康百万庄园中也有广泛应用,在窗梗、挂落、落地罩、匾额、楹联、家具中随处可见。圆雕用在家具顶子床挂檐下部垂花柱上,多以莲花莲蓬为题,这种雕刻类型不仅有三维空间立体感,而且生动逼真;浮雕多体现在牙板、围板等部位。浮雕表现力强,大多用于较为复杂连续的图案纹饰;透雕用在太师椅的椅背,条案的牙头,架子床和拔步床的檐板、围板等部位。

康百万庄园的木雕艺术特点突出表现在吉祥纳福文化上。通过比喻、谐音、借代等手法,将一些单一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简单的图案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隐寓吉祥的内涵。如:架子床檐板上的麟麟送子纹,为麒麟和神童的组合,象征着多子多福。数量众多的狮绳纹,源于当地民间表演的“狮子舞”,寓意吉祥幸福,富贵不断头。这些雕刻题材和装饰纹样恰如其分地装饰在合理的部位,达到了最佳的装饰效果,同时也显示了康家避邪、祈福的愿望以及对福、禄、寿、喜等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木雕艺术在继承唐宋的基础上,不论在雕刻技艺手法还是创作题材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特别是会馆建筑雕刻艺术,可谓是一时之冠。但是清中晚期以来,随着国力的衰弱,中原的商业已不复当年的盛况,不论是会馆建筑还是民居建筑,已不像之前历史时期那般绚丽夺目。随着技艺人才流失,技艺传承出现断代,及至清末民初,中原木雕相对南方木雕的发展而言,已较之逊色。

综上所述,中原木雕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对中华木雕有典制初创之功。可以说,中华木雕的基本技法、核心美学指导思想、基本创作题材都肇始、奠定、成熟于中原地区。这些包含了中原地区无数能工巧匠辛勤劳动和智慧的木雕技法和创作理念、对中国木雕工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重新审视、深入研究、积极借鉴。

上一篇:文化产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一篇:让农民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