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不同时期的光照管理

时间:2022-09-05 03:33:12

蛋鸡不同时期的光照管理

适宜的光照,不但能促进产蛋鸡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可大大提高其产蛋率,农家养鸡一定要加强对其不同时期的光照管理。

1.育雏期光照时间的长短对雏鸡采食有较大影响。一般1~13日龄雏鸡以连续24小时照明,照度为15~20勒克斯,即0.37平方米有光源1瓦(用40瓦灯泡),目的是使雏鸡熟悉环境,学会采食和饮水。以后,在整个育雏阶段光线以相对较暗为好,照度为5勒克斯(采用15瓦或25瓦灯泡),这样,既省电,雏鸡也比较安静,又可防止啄癖的发生。

2.育成期是指7~20周龄的鸡,此期的光照管理原则是中途不得增加光照时间,否则将造成减产。光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生长发育,在适当日龄达到性成熟。幼雏阶段至10周龄,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性成熟无太大影响,而10~18周龄却是关键时期,这时光照时间要短,绝不可延长。春季孵化出的雏鸡,生长后期正处于日照逐渐缩短的阶段,所以即使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也不会使小母鸡过早成熟,重要的是在育成阶段不要补加人工光照。秋季育雏,前10周可采用自然光照,10周龄后,采用10~20周龄阶段最长的自然光照时间,如这阶段的自然光照时间为12小时,则不足12小时自然光照的其他各周,采用灯光补充照明,补足12小时。这样,可以避免在生长后期遇到逐渐延长的光照时间,也可以避免小母鸡过早成熟和过早产蛋。

3.产蛋期此时光照管理的要点是,中途不得减少光照时间,目的是增加产蛋率。产蛋期一般是用渐增或不变的光照,但每日不得少于14~17小时的光照。我国地处北纬,自然光照时间是前半年逐渐增加,后半年逐渐减少。而我国农户养鸡喜欢育春雏,但开产时正赶上自然光照逐渐减少和气温逐渐下降的秋季。为此,要根据季节的自然光照规律,制定人工补光管理制度。产蛋鸡对光照时数非常敏感,只能增加或维持,不能减少。一般从21周龄开产开始,每天给鸡光照13~14小时,以后每周递增30分钟,一直增加到17小时为止,以维持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明显下降时,还可以在每天17小时光照的基础上再增加0.5~1小时。

4.注意事项鸡群的光照管理一定要把光照的强度和补光方法掌握好。一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的单位为烛光或勒克斯,1烛光等于10.76勒克斯。鸡觅食所需要的光照度一般是低的,稍经熟悉后,鸡能在不到2.7勒克斯的照度下觅到食槽并吃食。但要达到刺激垂体和增加产蛋量,则需要2~4倍于此的光照度。二是补光方法。补充光照时,电源要稳定,舍内每平方米地面以3瓦左右为宜,灯距地面约2米,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约3米,舍内各处都要受到光线均匀地照射。需要补充的人工光照时间,可全部在天亮前补给,也可全部在日落后补给,还可以在天亮前和日落后各补一半。目前采用较多是早、晚各半的补光方法,此法效果较好。

上一篇:少林功夫拯救不了国足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须“三问”省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