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儿:换一个活法

时间:2022-09-05 03:29:40

大学毕业后,郑清儿朝着未来高级“白、骨、精”的目标一往无前地奔走过去。

“那时候我去了IDG(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郑清儿回忆,“所有人都牢牢地与IPO(首次新股发行)、上市融资捆绑在一起。”IPO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场人性的角斗场。人性的复杂程度能够折射出之前你不敢想也不可能想象到的各种角度。“莱昂纳德·科恩后来写过一本书《一颗在火上备受炙烤的心》,完全就是我那时候的写照。”郑清儿说。在痛苦爆发的那天,郑清儿终于做了决定,她让助手订了一张飞丽江的机票,自己则迅速写好了辞呈并随即递交到了上司手上。

那一刻,全新的生活开始了。

在大理想明白了

在丽江,郑清儿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行走。尽管,那时候的她并没有参透行走究竟能够带给人多大的力量。这一走起来,就是白驹过隙三个月,郑清儿从丽江来到大理。“每天遇到不同的人,也住在不同的地方,早上起来听听他们当地人吹奏民族乐器,然后往山里边走。全身心都松弛了下来。或许一点一点的,陶渊明那种感觉就在不经意间对我开始治愈。”

但不光是怡然自得。在大理,一个沉重的事件给了她一记猛击。“那次我们几个人走进苍山,之后发现我们队伍里的一个男孩不见了。我们所有人开始竭尽所有的能力在山里边找他。开始我们都在想,肯定是迷路了,一定得找到他。可整整十八天,当地政府也动员了所有力量,但男孩还是没能找到。”郑清儿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缓过劲来,那种感觉不仅使她无力,而且是一次激烈的拷问。“生命易逝,那么,我呢?”她开始悟到一股模糊的力量,是什么,不好说。“但我明白我不能再这么盲目地过下去了,我要去找那份答案。”

五明佛学院遇见上师

如果说大理是属于世界的,那么武夷山则只属于福建。郑清儿到了武夷山才采到了一片只属于福建的气。

首先被郑清儿注意到的,是在武夷山那边的各种年轻人。他们在那儿学习采茶、炒茶,在那儿学习古琴、琵琶。“每个人都感觉有挺多自己能做的事情,都不闲着。后来一接触,才知道,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心里边存了这么多疑惑,大家伙都疑惑呢,谁还不是因为疑惑这么走出来,走到世界中来的呢!”在武夷山,郑清儿去了传说中南宋名道白玉蟾羽化成仙的止止庵道观,在那里认识了一位隐于山林的道医。“他医术精湛自不必说,尤其他还经常医治那些大医院里都束手无策的病人。他就在山里边采药,然后分文不取。他那是医者心,更是渡世之心。”武夷山内,许多隐遁世外的道长都过着自耕自读自给自足的日子。郑清儿不仅看到这一切,自己也和道长们交谈对话,“一谈都特别自然,也很亲切。他们正好解答了我关于陶渊明避世哲学的疑问。避世并不是完全躲避世俗社会的一切,那样,你躲不了,而且躲并不是意义之所在,大隐不隐,隐者在心。”福建一住又是三个多月,行走的力量驱使着郑清儿继续去了四川。先是在峨眉山住上了一段时间,接着她又去了甘孜州的五明佛学院。她遇到了密宗。

“五明佛学院在全世界的佛教界都是非常有名的。但是真正去到那里,在那里住过的人却很少。就我所知,刘德华确是在那里住过,修行过,这就让人觉得特别的敬佩。”郑清儿的敬佩之情并不是场面话。在五明佛学院所在的色达县,全县里边只有在县城才零星见得到水果。五明佛学院所在的山里,则只有青稞面做的糌粑。那就是所有人的粮食,简单,而且是清一色的。除此之外,在五明佛学院,觉母和喇嘛就是郑清儿的伙伴。“我当时住进了一个觉母的家里。她当时50多岁了,说自己15岁就出家了,这么几十年就过着清幽简单的生活,跟着五明佛学院的诸多上师修行佛法,觉得挺满足。”郑清儿说,“我去的那个时候那边正下着雪,特别冷。觉母们修行的地方,就是一个1.2米×1米的木头箱子。”郑清儿照做:“人家都这样修行,我是汉人,更不能和大家有什么不同。”

修行放到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在地铁上,有人来跟你乞讨,尽管你知道这样的报道很多,地铁里的广播也号召大家要抵制乞讨卖艺行为。但我在想,如果再次遇到那样一刻的场景,我会怎么做?”郑清儿问自己也是在问每个人,“我还是会给的。这不是一个行善积德什么的问题。我们讲修行就是时时刻刻一生一世的事情,在生活中完成修行就是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不能把它弄复杂了。”

在纳西族传说中的爱情眼泪之湖拉市海,郑清儿捐建了一座图书馆。“我既然现在有这个能力,也有这样的机缘,那么慈善也就是我个人的修行,修行得十分慎重,那么慈善我也必须做到最要紧的地方。不是说捐钱,给多少衣服多少食物就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教他们学电脑,教他们学会阅读,这才是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事情,这也是未来能够长久持续下去产生效果的事情。”郑清儿喜欢说一个词,法门。在她的眼中,接触过各种不同方式甚至不同信仰的修行:“看似千差万别,实际上所有修行中的人,目的都是一致的,我们追求的都是真、善、美,只是,法门不一样而已。”“在汕头有个民间慈善组织,他们帮助建孤儿院、养老院、残疾人学校,就是一群普通的汕头市民做的。既不靠政府,也不靠企业,他们自己的生活就是他们修行的道场,只有把自己的修行搞好了,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郑清儿说。

郑清儿说,一个人的时候,自己常常会想起当年痛苦时候的自己,想起自己当年的那些质朴的梦,想起自己曾经没有想明白的那些水火不容的问题。“其实,当时是没找到对的法门,修行的路上遇到一点坎坷而已。”郑清儿现在提起,也能够举重若轻了。采访结束时,郑清儿谈到了英国诗人叶芝那首不朽的名篇《当你老了》:多少人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假意,或者真情/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像在写自己。”她说。

上一篇:山寨经纪人不怕要高价,就怕没文化 下一篇:张艺谋&张伟平:利益打败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