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妆我一身阳光

时间:2022-09-05 02:40:46

狮城妆我一身阳光

狮城新加坡,应该是国人比较熟悉的地方了,去过没去过的人都可以随便说上几句,比如花园城市、美食之都等等。在同学送别的聚会中,我甚至说:“唉,我去的地方就跟中国南方似的,哪叫出国啊!”可如今,我要说,正是在这里,我得到了另一片温暖、健康的成长天空……

2003年底,我离开工作岗位,来到了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到处绿树绿地,绚丽的胡姬花丛中常可以看到悠闲行走的白色鹭鸶,用餐时也随时会飞入小鸟与你共享美食。学生公寓和教学楼散落在校园各处,规划得井井有条,很多建筑依山而建。有时,同学间互通电话,问到对方在哪里时,多半会说在爬某某山。

学校采用的是英式教育,学期很短,仅三四个月就要考试,再加上英语不是母语,有时遇上新加坡籍老师又有浓重的口音,理解方面就更有难度,因此压力是很大的。只有课后完整地复习以及扩大阅读范围才能保证在最后的考试中顺利通过。有些中国同学上课时甚至带来了录音机,把老师的每句话都录下来,回去慢慢琢磨,勤奋程度可想而知。这边上课不发书,老师会在每节课前发出Notes,这是他们整理好的重点,上课就围绕这些来展开,如果想得高分或者学得更多,就得根据老师提供的书目,去图书馆借书,然后复印。

平时我们会有作业,在最后的考分中也占比例。因为是硕士课程,所以每项作业都很复杂,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外国学生都很喜欢合作和讨论,而中国学生却大多自己独立完成,合作精神远远不够;上课的时候中国学生总是坐在一堆,不爱和外国同学交流,越来越缺乏现在越来越强调的“communication skill”。我个人认为这不太好。

我最近的一次报告,就是和几个外国同学合作完成。整个项目被拆分为几个独立的任务,不同的任务由不同的人负责,有的收集资料,有的计算数据,有的组织文字,诸如此类,最后,整个项目完成得高效而准确,每个部分都经过了商讨和论证,甚至连细节都挑不出毛病来。这样的集思广益当然比独立作业专业得多,这也就是我以前个人作业总是得不到高分的原因,一个人的闭门造车怎么能比得过团队合作的成果呢?―――我又被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世界上仅有两所高校可以无线上网,一所在美国,一所就是南洋理工。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由电脑掌控,大小事宜都会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递到学生信箱,包括学校活动、课程安排、考试时间表、专题讲座等等,老师只负责讲课和学术研究,行政方面的问题一概不管。

进入学校网站中的个人电子文件夹,打开本学期所选的不同课程目录,所有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包括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或论文、课程最新的公告和师生交流,以及电子作业的上交系统等等。如果上课时有所遗漏,还可以去下载老师讲课的power point文件,实在是既方便又快捷。

这边的考试很正规,我笑曰:如果拉条红线,就跟中国高考差不多了。作弊被认为是欺骗行为,惩罚相当严重,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会因此而丧失信用度,得不偿失;别说考试,即使平时作业被发现有抄袭行为,那也是不可原谅的。

当然,这边的很多作业都没有统一的答案,老师喜欢百花齐放,看到另类的解答,学生也就放胆去做,可能十个人就有十个角度、十个结果。因此,根本没法互相“参考”。只要你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完整地论证,也就是可以把话说圆了,那就是合理的,说不定还可以因为创新而被加分。

这种开放的教育方式与我们固有的理念大相径庭,使得很多初来的中国学生不知所措。我们被单一答案统治了十来年,突然被放开了缰绳,难免有晕头转向之感。对于考试,中国学生大都轻车熟路,可是如果说到创意,受褒赏的却大都是外国同学。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敢想敢做方面,自己的头脑远不如别人开阔和灵活。其实,创新创造这种东西也是需要锻炼的,我们在国内上学时缺乏培育它们的土壤,出来以后就只能自己从头来过,虽然辛苦,却不可少。

平时,校园活动很丰富,各种社团欣欣向荣,每周我们都会收到一封专门通知本周各方面活动的电子邮件,如果有空,便可有选择地参加。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演奏会,通常请来的演奏团体素质都很高,比如新加坡华乐团之类,而且免费;当红歌星的校园演唱会也很多,不过排队领票的大都是本科生,他们也是校园中各个社团活动的主导。

学校的体育设施完备,健身房是每个人都爱去的地方,新加坡人热爱运动,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皮肤晒成古铜色,拥有结实的体魄;女孩子大都很瘦,但是那种健康的苗条,很有筋骨。我们这些国内来的学生,以前通常不注重体育锻炼,来到这边以后,受他们感染,也会每天去户外跑跑步、打打球,或者去一下健身房。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极好的!

新加坡人大多坦白诚实,而且容易感动。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大大小小的慈善晚会,按理说很容易引起“审美疲劳”,可我认识的一个新加坡人,每次都会捐款,平时却是“能省则省”。他们受的教育是西化的,因此会有一份帮助弱小的责任心。这些广大的爱心在我看来无疑是温暖温馨的。

在新加坡的日子繁忙而舒适,我不仅接受着更高程度的教育,了解着更多更广的信息,更在一系列固有和全新文化的对撞中,充分地融入和提升。在这里,我得到了一种颠覆性的生活态度:温暖诚实地做人,积极健康地生活,勇于挑战地竞争。知识这个东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学到,而向上的人生观却不是随时可以成型的。在这个热带的岛国上,我的最大收获莫过于此。

爸爸常说,要做个阳光的人。一直觉得此话有语病,可当我渐渐长大,才发觉这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身体沾满阳光,心里充满阳光,其实并非易事。经历了语言和饮食的不适应,经历了学习初期的尴尬,在巨大的竞争与压力面前,我没有慌乱。我在新加坡的生活气场中快速地成长着,在这个充满阳光与绿色的城市里,留下了自己乐观勇敢的记录。

现在,我会对爸爸说,放心吧,无论顺境逆境,我都不会倒下,在这个没有四季的国度里,在这个温暖潮湿的小岛上,生命“妆点”不加修饰,而我早已一身阳光……

上一篇:全球首创八色墨照片打印机? 下一篇:为基辅88改制6×4.5后背(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