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四川经济运行特点大解读

时间:2022-09-05 01:47:10

1~8月四川经济运行特点大解读

编者按: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经济增势减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宏观环境下,随着全国经济“微刺激”效应和四川“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效果的进一步显现,1~8月四川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存在工业下行较大、消费品市场增速回落等问题。本期我们将对全省工业、贸经发展形势以及代表性市(州)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工业: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主要特点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生产形势好于全国

8月份,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累计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5位。

从全国来看,1~8月累计增速回升的省(市、区)仅有5个,四川是少数持平的省份之一,居全国位次由17位上升到15位。

从全国前8位工业总量大省来看,四川增加值当月增速居第1位,累计增速居第3位;8个省累计增速仅四川、浙江与1~7月持平,其余6个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增速位次四川上升2位,江苏上升1位,其余6省排名均有下降。

股份合作企业继续引领增长

1~8月,股份合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4.8%;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重工业平稳增长,增速高于轻工业

1~8月,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同比增长8.4%,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2.1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增多降少,增长面有所下降

1~8月全省重点监测的117种工业产品产量有70种增长,增长面为59.8%,比1~7月的63.2%下降3.4个百分点。

观察重点产品增长情况:多晶硅、铁路机车、新闻纸、房间空气调节等12个产品同比增长40.0%以上。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30.9%,汽车增长33.7%,也较突出。1~8月,产销率为97.3%,比1~7月的97.1%提升0.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的97.6%仍低0.3个百分点。

37个行业大类有不同程度增长,4个行业下降

1~8月,四川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37个行业大类同比增长,4个行业大类下降,增幅超过12.0%的有9个大类。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增速高、比重扩大,成为四川工业的亮点。

出货值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8月,四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1874.68亿元,同比增长21.3%,虽比1~7月的23.9%有所回落,但明显高于工业增加值增幅。

从市州看,攀枝花市、资阳市、阿坝州出货值同比增幅超过50.0%,而同比下降的市州有2个。成都市同比增长19.9%,其绝对值占全省出货值的79.0%。

工业效益继续好转

从1~7月的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看,利润总额达1144.15亿元,同比增长9.8%,比1~6月回升2.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2%,比1~6月回升1.5个百分点,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全省前50位的多数企业增长有所放缓

全省前50强工业企业从增速来看,当月增速负增长及个位数增长的企业达30户,占比达60.0%;累计增速负增长及个位数增长的24户,占比为48.0%。其中,增长放缓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钢铁及汽车行业。

PPI持续低位徘徊

自2012年5月以来,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跌,今年8月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1.2%,仍处于负增长区间,降幅与上月相比扩大0.1个百分点,充分说明市场需求不足,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经营。

工业投资增速再创新低

1~8月,全省工业投资完成4701.11亿元,同比仅增长0.2%,比1~7月回落1.3个百分点,增速比全社会投资低12.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4.1%降为30.3%,下降3.8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后劲不容乐观。

工业用电量增幅低于全国

1~8月,工业用电量895.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但8月当月,工业用电量123.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较上月回落3.0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四川工业用电量增幅比全国低2.6个百分点,弹性系数仅为0.18,比全国低0.34;分别比陕西、重庆低0.47和0.52;比广东、山东、河南低0.84、0.25和0.23。

融资难、融资贵,导致企业现金流动紧张、资本盈利空间被压制

受金融市场管控影响,市场融资成本多高于银行3倍及以上,面对经济形势平稳转好,企业资金需求量加大,企业融资成本明显提高,导致现金流动紧张。企业货款难以收回,严重的资金问题导致企业生产难以维持,企业不得不对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需求转向高利率的民间资本,形成恶性循环,企业生产经营愈发困难。1~7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352.5亿元,同比增长18.1%。

融资难、融资贵,导致企业现金流动紧张、资本盈利空间被压制

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同步回落,商品零售仍然快于餐饮收入

按消费形态分,8月实现商品零售780.5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实现餐饮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回落幅度仅相差0.1个百分点,继续维持商品零售增速快于餐饮收入增速的增长格局。

限上增速回落较大

8月,四川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486.2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回落3.5个百分点,1~8月,增长12.9%,增速比1~7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50.5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回落3.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7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商品销售情况

8月,在统计的16大类商品零售中,虽然有10大类增速高于上期,但权重较高的食品增速继续回落,汽车、成品油销售增速乏力。穿的商品消费保持快速增长;用类商品消费低位反弹;与居住相关的商品消费高位回落;与行相关的商品消费大幅回落。

原因分析

据调查分析,8月商品市场增速回落主要是受汽车消费和成品油消费下滑的影响。

汽车销售支撑力减弱

汽车销售疲软,主要是受成都市场的影响。8月成都市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月回落5.2个百分点。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9月成都举办大型国际车展,许多消费者将原本在8月的购车计划推迟到车展期间,预计9月汽车销售情况会有好转。二是今年4月成都汽车消费提前释放需求,导致后续购买力不足。

成品油零售增长乏力

成品油消费增长乏力主要还是受价格影响。7月、8月,成品油价格连续两次下调,以90号汽油为例,每吨累计下调435元,而去年同期价格在上调。再加之今年8月遇雨季,降雨时间较多,加油站普遍反映车辆出行减少,零售减少。

德阳:多数指标快于全国全省

发展特点

多数指标快于全国、全省

上半年,德阳GDP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1.8和0.7个百分点。1~8月,德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5个和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1.0和0.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增速全面回升

分产业看,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比一季度提高0.3、0.4和2.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呈现出全面回升的态势。

工业经济增速稳步回升。今年以来,德阳工业经济呈稳步回升态势。1~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其中,重点企业生产好转。一方面,东汽、东电生产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恢复,宏达、二重和什邡烟厂总产值降幅较上半年皆有收窄;另一方面,宏华、特变电工、依科制药等企业保持了较高增长,对全市工业拉动明显。新增企业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2.0个百分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快速,企业户数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16.7%。

服务业增速回升较快。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4%,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营利业增长15.0%、住宿业增长11.7%、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9.8%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9.4%。

物流产业加快发展。投资10亿元的旌阳区北大荒农产品物流园等多个物流项目相继投入开工;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德阳2014~2020年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正在编制,旌阳区作为德阳市唯一“四川省首批农业商务信息服务试点县”,截止7月末近40种特色农产品实现网上信息,中江、绵竹等地分别建立电子商务孵化园和电商创业中心,德阳经开区正与北京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谈成立“当当网西南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

发展预判

德阳经济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带动作用下,前三季度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也面临企业资金紧张、盈利能力下降、财政收入放缓等多种困难,稳增长、调结构任务仍十分艰巨,预计全年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宜宾:低开高走回升向好

今年初,宜宾经济呈现多年未见的低开格局,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随着稳增长措施的不断深化和落实,宜宾经济呈现低开高走、回升向好的格局。

发展特点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从支柱行业看,白酒产业上,加快筹建“宜宾名优白酒产业联盟”,强化品牌酒和“宜宾酒”市场营销,今年1~8月,规上工业“六大基地”产业中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4.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7个百分点;综合能源深度开发基地在向家坝水电站以及煤炭行业复产的拉动下,增长23.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重大装备机械制造基地增长14.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增长1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新型化工轻纺建材基地增长8.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增长13.8%,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大仍是拉动投资增长重要因素

1~8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78.4亿元,居全省第4位,增速为20.2%,居全省第7位,比全省快7.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强度大仍是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近6成),如成贵铁路、宜―昭高速、宜―毕高速、宜宾新机场的开工建设。

现代商业集群态势显现

多个商业综合体将于今年竣工开业,西南机械装备贸易城等项目正加快建设,重点支持中国・南溪豆腐干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翠屏区茶叶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

发展预判

前三季度宜宾经济呈明显回升态势,但在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尚不容忽视。一是工业回升面临白酒行业仍处低迷状态、要素保障不足、工业利润负增长三大阻力,二是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压力较大,三是财政税收增长较为低迷。下半年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趋势。

攀枝花:经济将持续向好发展

发展特点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蔬菜水果销售良好,上半年蔬菜出售率达到98%以上,水果(特别是芒果)出现了量价齐涨的良好局面。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米易蔬菜标准化示范园等建设顺利推进。农业招商引资进展顺利。

重点骨干企业带动工业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去年新投企业将陆续达产达效。工价降幅逐月收窄,今年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虽持续下滑,但从当月物价来看,价格降幅不断收窄。部分停产煤炭企业陆续恢复生产。重点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1~8月全市工业总产值前20位重点骨干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94亿元,增长15.3%,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5.2%。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长较快,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2%。

三产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坚挺领域

1~8月,攀枝花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6.63亿元,居全省16位,增长8.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3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三产投资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0.7个百分点,成为今年投资增长的坚挺领域。房地产开发增速保持领先地位,1~8月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2.58亿元,增长94.5%,成为投资运行最快领域。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城镇消费快于乡村1.3个百分点,住宿、批发业快速增长。借助“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等平台拓展市场占有份额,全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7亿元,增长15.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30.2亿元,增长11.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0亿元,增长19.8%。

发展预判

当前,攀枝花经济运行仍存在三大问题:市场需求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工业持续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欠进度;各项政策的综合实施,制约消费市场较快增长等。

但尽管当前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随着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推动,攀枝花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保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服务等政策措施,以及中央、省、市各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重大项目的陆续投产达产,攀枝花经济将持续向好发展。

资阳:造车产业增势较好

发展特点

造车产业增势较好

1~8月,资阳市61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65.1亿元,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1.1%,增幅比1~7月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其中,造车产业增势较好。1~8月,全市造车产业实现总产值30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0.9%。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累计生产机车90台,比去年同期增加51台,四川现代生产载货汽车1.7万台。

食品产业带动作用增强。1~8月,全市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396.1元,实现增加值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7.0%。其中,百威英博(四川)啤酒有限公司生产啤酒2.4亿升,实现产值增长17.2%。

医药产业较快增长。1~8月,全市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145.8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12.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9%。其中,四川禾润制药有限公司产值增长41.6%。

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速

资阳出台了物流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意见,引进了全市首家外资物流企业现代格罗唯视,10家物流企业纳入省物流重点联系企业。

大项目支撑投资增长

在成渝铁路客运专线资阳段、大华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二期)等重大项目带动下,1~8月,全市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275个,累计完成投资441.7亿元,同比增长3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2%,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发展预判

当前,资阳运行存在部分问题,一是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农业方面,部分龙头企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工业方面,部分主导产业受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停产企业不断增加,后期增长压力加大等。二是投资保持高位运行难度加大;三是服务业部分支撑指标出现回落;四是实体经济融资问题较为突出。

尽管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但是支撑资阳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仍然较多。下一步资阳将突出推动工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提质发展农业,抓投资拉动。综上所述,今年以来,资阳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基本走势,整体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预计前三季度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上一篇:提升烟叶产出水平 扩展烟区生产能力 下一篇:巴中:借势“三城”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