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生产对策探析

时间:2022-09-05 12:16:53

林木种苗生产对策探析

摘 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人类对森林的依赖越来越大,林木种苗是植树造林的前提和基础,种苗的好坏决定了植树的质量,可以说,林木种苗在林业和生态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不断加大对林木种苗研发的投入,通过改装种植结构与条件,使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得到大力推广,当前,我国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和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市场化进程使林木种苗生产进入了社会化行列,全社会均可以参与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活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使观赏类的苗木生产备受重视,个体生产比例不断增长。文章主要对林木种苗产业化技术策略进行重点分析,进一步提出观赏绿化苗木产业化新技术、新成果组装配套应用等技术问题。

关键词:林木种苗;产业化;技术策略

1 林木种苗的生产特点

林木种苗生产有其独特的个性,主要表现为:(1)林木种苗规模不断加大,呈现逐渐壮大的趋势。我国不断强化对林木的保护,出台了多项措施,对林业工作进行保护性建设,同时,在国家层面把林业建设列入重点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一批生成与研发示范区,在一定条件下促进了林木生产能力、提高了林业生产水平。业外行业不断介入,对林业工作有了全新的改观,使传统林木生产经营方针不断改进与提高,可以说,当前的林木种苗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林木种苗已经不仅是为植树造林提供种苗了,更多的是把方向转入城市内供应,使种苗供应形成了多元化,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又使人们对城市绿化、美化提出更高的需求。城市绿色速度不断加快,绿色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我国广大的农村已经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一些荒山已经被开垦出来,被用作造林绿化,农村对种苗的需求也在向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方向发展,这就使林木市场更加丰富,不同的需求使林木种苗形成了供求新导向。(3)林木种苗不单单是满足人们的绿化需求,更多的则向产业方向发展,市场化进程推进了种苗行业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与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已经形成了全新的产业结构,林木种苗成为当地重要产业,并且逐渐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道路迈进。(4)我国出台了《种子法》,使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迈进,在制度约束与管理下,种苗市场已经形成有序运行,种苗生产经营者受到法律保护,其合法权益得到认可。

2 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

(1)总量过大,形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整个社会对种苗的需求与市场供应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一些生产还具有一定盲目性,难培育的种苗供应不足,而那些简单易行、较好培育的普遍树种和品种,因为易于繁殖在市场中,出现了供应过多的现象。在种苗供应的结构上,存在相对突出的问题,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了市场有不平稳。

(2)林木种苗的生产能力过强,但总体质量却不高,品质较为低下,主要表现:一是良种化程度低,不能满足高端需求,供应能力较弱。二是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形成产业链,在生产中又没有严格的标准,缺乏标准化生产,作业能力严重不足。

(3)林木种苗市场种植、交易不科学,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法规作为参照,使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手段远远落后于产能。一些个体经营者为了追偿经济效益,使产品质量不合格,经营上过于分散,没有科学统一的组织。无证生产和经营,随意命名品种和恶意炒作,使市场上假种苗、劣质种苗、虚假宣传等问题不断增多,严重影响并扰乱了现有的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法则,在林木种苗行业,更没有一个权威的行业协会,不能引领导向,协会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导致行业内部缺乏必要的自律。

3 林木种苗生产的对策

(1)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从宏观层面进行目标定位,使生产与经营行为更加科学,在种植上要合理规划,重点应该放在紧紧围绕林业六大主体工程建设、国土绿化和城镇绿化美化总任务上,通过对整体市场的把握,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要具备超前发展林木种苗生产的理念,对生产出来的品种要实现市场化经营,开发出对路的良种和壮苗,满足市场化需求。利用宏观调控措施和信息引导,形成种苗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总目标,不能出现苗木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避免出现社会资源浪费与损失。

(2)形成良好可行的科学决策系统,通过科学分析,开发新林木种苗,推进新品种利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只有遵循人无我有的原则,才能全面赢得市场主动权,推进林业建设由落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向新消费关系转变,当市场形成多元结构时,才能使林木种苗供应与需求完成市场化变革。在对林木品种选择时需要把握如下几点:a.要大力开发本土树种,做好全面挖掘开发。本土树种有自身的优势,在种植中体现出适应性强的优点,能够快速生长,不受气候影响,同时抗病害能力强,抗逆性良好,使用这类树种,可以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市场供求中,人们也更容易接受这类品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实现经济效益,人们对这类树种习性、特征较为了解,不用在栽培技术上为难,所以,只有全面保证乡土树种资源丰富,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供应规模。b.对外来优良树种要做好改良换代。外来树种虽然可以形成差异化搭配,但是与当地树种相比,也有一定的优势,选择正确就能实现经济效益,好的外来树种能够快速形成市场效应,全面开发利用可以快速形成一定的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生态效益能够很好的体现。要想培育推广好这类品种,就需要事前进行试验,对效果好的,可以全面铺开。外来树种也有劣势,种植麻烦,生长条件要求高、不易生长,一定要根据所引进的种树生物学特性进行本地驯化,特别是在栽培措施、配套技术上,一定要满足生长需求,对生长的气候、环境、地质要充分了解,做好区域生试,避免出现外来树种大量侵入导致的生态灾难。c.强化新品种的开发与选育。新品种主要是人们在野生树种基础上进行人工研发的,在人工培育作用下,产生特有的个性,形成个体固态特性,新品种要具备新颖性和特异性两类特征,当前,市场上主要存在的新品种是彩叶苗木,被市场认可的是石楠、茶条槭、红枫、挪威槭、多花蓝等,这些新品种通过推广,已经在大部分区域形成了大面积树种植。

(3)坚持科技为主,注重先进成果组装配套的原则,使先进栽培模式和栽培措施得以应用。a.设施栽培。设施栽培又称保护地栽培,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条件,形成一整套的集约化栽培与生产,全面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总目标。设施栽培优势较多,其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能实现周年生产,这项技术广泛用于蔬菜、果树、集约农业、花卉、观赏植物生产和林木工厂化育苗等方面。b.容器苗培育也叫穴盘育苗,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应用较早,而引入我国则在70年代,在推广中,被人们渐渐认可,才形成大规模应用。容器育苗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形成了更加集约化的形态,其培育上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尤其明显,主要表现在繁殖速度非常快、育苗周期较短、季节性影响不大、成活率相当高。

(4)种苗培育要进行全面信息化,能够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实现有效组织、,形成合理的引导,使种苗生产信息、市场信息能够与市场对接。

4 结束语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一定要在实际生产中获得政府和法律支持,按市场需求,有计划、有目标的组织生产经营,通过生产促进经营,由经营促进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流入市场的林木种苗质量,不断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形势、问题与对策[Z].

[2]吴方林.中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化现状和发展趋势[J].山东林业科技,2003(6):6-12.

上一篇:企业诊断要掐准三脉 下一篇:老板是位“知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