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终身教育”的意义

时间:2022-09-05 10:18:45

浅谈教师“终身教育”的意义

【摘要】在现代社会,教师必须认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关键词】教师素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对教师而言,笔者认为终身教育有以下现实意义。

(一)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新时代中国教师的神圣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和审美素质的新型人才;一所学校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教师。历来没有一个国家敢忽视学校的德育问题。纵观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发达,能够兴旺,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和教育有关相当的关系,这是我们长期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也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当今的学校,确实,大多数的教师政治立场坚定,高风亮节终身不变,他们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努力打拼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也有少数人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腐败堕落,甚至误人子弟,更有甚者,为了利益,迷失了方向,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做教师的,应该以教书育人为目的,因此,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学为人师,身为世范,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正确观念,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型人才。

(二)更新专业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才是财富,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的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要。人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只占一生所需知识的很少部分,很多知识要在学校后教育中获得。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那点知识而企望它管用一生。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语、经济、法律、电脑信息技术等专业日益火暴,要求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当代社会,随着知识的飞速发展,当前的知识更新也是发展的非常快,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尤其是我们从学校里学的那些知识,基本上刚毕业没多久就已经被淘汰了,所以,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我们必须要树立危机意识,新世纪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崇尚学习我们不会落伍。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当代教师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三)提高教育能力

过去,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知识垄断和经验权威,强调单向式、灌注式智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把分数当学生的根。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根深蒂固,与现代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观念矛盾对立,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阻力。中国教育改革正逐步实现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由传统教育发展为创新教育的转轨过程。

21世纪,中国继续走科教兴国之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同年龄和知识梯度的新老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教育观和师生观。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学术精神,就造创新人才。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一项永不间断的工作: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育人方法、学习教学技术,从书本中学、从网络中学、从他人身上学、从教学实践中学……终身学习无疑是艰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因为学习使人自强、让人发展、教人创新。教师要务实求真,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在教与学之间循环发展。

(四)教师工作创新

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文化水平、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每一个行为;但我们必须看到:有了较高的文化程度,并不一定就会产生较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何况,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是处在初级阶段。怎样培养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创新人才,无论从教育的内容上,还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上都要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是主力军。我们认为教师自身存在着无尽的创造潜能,只要他们有创新的积极性,有创新的时空,那么,创新教育之源是不竭不尽的。所以,引导教师参加教改,参加教育创新.是我们搞好“和谐互动、整合创新”研究的基础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鲍道宏;;国外“终身教育”理论、理念和思潮发展脉络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郜岭;;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30年回顾与展望(上)[J];成人教育;2009年07期

上一篇:提高云南农民素质与促进云南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淡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