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防晒霜的利与弊

时间:2022-09-05 10:16:54

【摘 要】为免遭紫外线的伤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旅游的户外活动更多地选择使用防晒化妆品,然而人们在选择对付紫外线同时,也带来了防晒霜的浅在危害。本文就防晒霜的利与弊做一综述。

【关键词】紫外线;防晒霜;副作用

1.人的皮肤需要防晒

日光中的紫外线光谱是在100~400nm波长范围,可分为3个波段,即波长为100~290nm的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90~320nm的中波紫外线(UVB)和波长为320~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穿透皮肤的深度是不同的。UVC通过大气层时,大多被臭氧层所吸收而不能到达地球表面,因此基本不会对人体皮肤构成危害。UVB大部分被表皮吸收,小部分达到真皮浅层,是皮肤损伤的主要波段。它具有致癌性,但能被厚云层,衣服及玻璃阻断。UVA小部分被表皮吸收,大部分可透入真皮,深达真皮中部。UVA在夏天的中午到达地球表面的量要比UVB多100倍,可以穿透表皮达真皮而致真皮损伤,因此是主要的紫外线致病光谱。

紫外线对皮肤的危害【4】:

(1)使黑色素合成增加。可导致色素沉着,如黑斑,雀斑,黄褐斑等各种色斑的增多,增大,变深。

(2)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真皮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破坏。可导致皮肤肥厚,松弛,粗糙和形成皱纹。

(3)毛孔血管扩张,可产生红斑,皮肤免疫功能。

除此之外,最严重可形成皮肤癌或癌前病变,如光线角化病,鳞状细胞癌,黑色瘤等。

2.防晒霜及其性质

防晒霜是能将皮肤与紫外线隔离开来,预防皮肤黑色素的产生,使皮肤晒不黑、晒不伤,能时刻保持青春润泽化妆品。

其主要性质:

(1)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就是防晒指数【2】,如SPF15是指15倍的防晒强度,假设一个人在没有抹防晒霜的情况下晒15分钟皮肤开始出现红斑,那么抹上SPF15的防晒霜后,可保证她在15分钟×15分钟后才会晒伤皮肤,这里“15”是倍数,一个倍数为15分钟至20分钟。目前市场上的防晒产品系数从6倍到40倍不等,倍数越大,防晒时间越长,防晒效果越好;但系数高的产品往往含有大量物理或化学防晒剂,对皮肤的刺激较大一些,容易堵塞毛孔,甚至滋生暗疮和粉刺。

(2)PA值是对抗长波紫外线的指标,是由日本科学家研发,专门抵挡UVA-1的防晒品,并以“+”来表示防御强度,它的程度是+,++,+++三种强度来表示,‘+’越多防御效果越好。

(3)抗水性能,防晒剂的抗水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汗水、海水、游泳池水等都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

(4) 酸碱性,防晒霜的酸碱性与人体人体皮肤接近,PH值在4.0—8.5

3.防晒霜的防晒机理、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防晒霜是通过无机或有机活性成分起防晒作用的。根据防晒机理可以把防晒霜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3.1 物理防晒

就是利用物理学原理,这种防晒霜的原子微粒是片状的,当在脸上涂开的时候,就象镜子一样,反射阳光,达到防晒的目的。二氧化钛【1】、氧化锌和氧化铁、硅酸盐就都属于物理性防晒成份。它们可以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使得紫外线无法穿透皮肤表面,两者皆可提供周全的UVB防护,其中以氧化锌更能阻绝UVA。

物理防晒的优点是能够长时间的反射紫外线,防晒剂主要为无机离子,使用起来安全无毒,很少引起过敏,添加量不受限制。但是这一类产品也有一定局限:对于肤色较深的人来说,其润色效果可能不太自然;对于肤质较干的人来说,不够滋润;不适合做全身防晒;必须使用卸妆产品帮助卸除干净。

3.2 化学防晒

就是用化学成分来防晒,目前市面上限用的化学防晒剂有:樟脑类、桂皮酸酯类、水杨酸类、苯甲酸类、苯酮酸类、三嗪类、苯唑类、烷烃类。有机防晒成分【6】通常是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MC、羟苯并唑,对氨基苯甲酸,肉桂酸,苯甲酮类,邻氨基苯甲酸或脂,它们可以吸收紫外线辐射,把辐射能量转化成热能。这种防晒霜是利用吸收的原理来防晒,为一种透光物质,可吸收紫外线,使其转化为分子振动能或热能达到防晒的功效,如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涂在脸上后,原子吸收阳光,以防止阳光接触皮肤。

防晒霜中除主要的防晒剂外还含有抗氧化成分、药用成分、美白成分或维他命等,如:氯化铝:能够收敛出汗,对于腋下特别有效。牛蒡精华:收敛毛孔、预防粉刺。金盏花:降火气、促进血液循环,它温和的特性使它适用于所有的油性皮肤和敏感皮肤。水杨酸:可以抑制痘痘发炎。海藻精华:平衡皮脂腺分泌。硅粉:微细粉末,能吸收过多皮脂和汗水。维生素A和棕榈酸酯:能淡化肌肤细纹防止老化。金缕梅:能收敛舒缓肌肤,调节皮脂腺分泌。氧化锌:消炎、抗过敏、止痒。矿物成分:矿物成分不仅可以滋润和保护肌肤,还能够为疲劳受损的肌肤注入新鲜的活力,在抵抗紫外线UVA和UVB的同时,将肌肤的健康状态提升到崭新的高度。维他命:维他命的防晒功效维他命C和维他命E是两种非常好的抗氧化剂,如果在防晒霜中加入这两种成分,便能延缓由ROS活性氧基团氧化而引起的肌肤老化。

4.危害性

4.1对皮肤有刺激性 化学防晒剂较易被皮肤所吸收,特别是SPF值高的防晒产品,因此比较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4.2 易产生粉刺、痤疮等症状 物理防晒剂成分是TiO2、ZnO,若皮肤为油性者使用后易产生粉刺、痤疮等症状【3】,特别是防晒霜的溶解的基剂易引起痘痘。长期使用含紫外线吸收剂的防晒产品可能还会使皮肤出现敏感,刺痛,干涩,角质老化等情况【4】。

4.3使用不当损害肌肤,加速老化 妆感细腻的防晒化妆品往往含有有机防晒剂,虽然可以抵御紫外线,但这类有机防晒剂在进行若干次光热转换之后 ,最终会衰变失效,因此如果持续在户外活动时,一般应3~4h补擦一次防晒产品,这样虽能维持防晒效果,但是这样做之后防晒剂会渗透到人的皮肤以下,导致皮肤内部组织受到辐射。加州大学Riverside分校研究小组【9】的化学家们发现,当我们外出涂抹防晒霜时,除非频繁涂抹,否则反而对皮肤有害。暴露在阳光下皮肤细胞会吸收紫外线辐射,产生有害的氧化物。这些化合物活性很强,会导致肌肤的“氧化性损害”。具体地说,活性氧化物可以破坏细胞壁、脂肪膜、线粒体及DNA等细胞组织,最终损害肌肤,加速老化。

上一篇: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论军队执行非战争任务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