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余运动训练的现状

时间:2022-09-05 09:23:45

高中课余运动训练的现状

一、课余体育训练的外因

课余运动训练的要求很多,包括场地、器材、教练员和经费等。现行的课余体育训练场地主要是土质和硬地两种场地,场地训练条件艰苦,场地训练安全无法保障,场地训练成绩提高不明显,场地受伤事件时有发生。器材都是老旧的一些杠铃等,器材缺乏使学生训练兴趣不高,器材损坏严重,器材训练存在安全隐患。

二、课余体育训练教师因素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指导教师或教练员,大多是由本校的体育教师担任,也可以选择其他有体育专长的老师担任。但是有些学校处于边远山区,教练员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需要。教练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以我们学校为例5名体育教师3人44岁,1人40岁,1人31岁。教练员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慢,教练员全都是以往自己参加训练时的经验和大学时教授传授的方法进行训练。教练员的技能水平达不到标准,使学生的训练技能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运动创伤,使学生的成绩提不上去。

三、课余体育训练学校因素

当前普通高中的体育专业生的课余训练可谓是阻力重重。由于一直以来,高中体育特长生高考升学率不作为学校评比考核,所以学校领导普遍不重视,“重智轻体”的思想严重,唯恐运动队训练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愿开展课余训练,认为参加训练或比赛会影响学习。同时运动员的课外辅导与训练时间发生冲突,造成运动员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影响了参训同学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四、课余训练的家庭因素

家长对体育的好恶也是孩子能否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因素之一。家长在课外课程的经济投入上一直重“文化辅导”轻“兴趣特长培养”,而且对运动类课程的投入强度显著下降。这似乎传递出一个令人深思的信号: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课外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智”的投入,而忽视对“体”的投入。

五、课余训练的社会因素

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欠缺也直接影响课余体育训练。我所居住的县城里若排除了学校的体育场地,则可用来体育锻炼的地方就非常稀少了:一个体育馆归财政局管理群众有偿使用,一块篮球场是文体局管理,算做是公共体育设施,再有就是三个单位分别有一块篮球场;各居委社区只有3~5个可供老年人健身用的简单器械。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够营造出多高的体育意识?

在“望子成龙”观念和巨大升学压力下,孩子们的运动时间被挤占,丧失了自主锻炼意识,“喜静不喜动”的后果是许多孩子喜欢在家“宅”着,有时间也不锻炼。

人们在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忽视了体育的社会价值,导致“重智轻体”现象产生。

上一篇: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下一篇:自习课,不可缺失的学习时间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