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位、仰卧位测量血压效果探讨

时间:2022-09-05 09:12:31

坐位、仰卧位测量血压效果探讨

摘 要 目的:探讨坐位、仰卧位两种测量血压的不同结果。方法:对150名年龄在20~23岁健康学生分别采用坐位、仰卧位两种测量血压。结果:发现两种测量收缩压血压值有显著性差异,而舒张压血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健康青年人采用坐位、仰卧位两种测量血压舒张压值无显著性差异,其原因是正常青年人血管舒缩反射完好。

关键词 测量方法 对比研究 血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随机抽取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健康学生15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岁。

测量方法:被检测者在测血压前处于平静状态,采取坐位及仰卧位,一律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为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由同一人使用同一台经过校对的台式汞柱血压计和听诊器,检测者严格按照《诊断学》[1]第4版所述标准方法测量血压。无论是坐位还是仰卧位,被测者右上肢、伸直,肘部、手掌朝上并外展45°, 血压计的汞柱“0”点、被测动脉(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坐位: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肱动脉平腋中线),袖带气囊中部对准肱动脉,驱尽袖带内空气,袖带平整缚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cm,松紧以能放1~2指为宜,听诊器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最强点处,听诊血压按 Korotkoff分期法,第1期为收缩压,第5期为舒张压。每例被检测者,先用坐位测量血压,30分钟以后被检测者睡在硬板床上采用仰卧位测量血压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以mmHg作为血压计量单位。测量时间为每日16:30~18:00。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并作比较。

结 果

两种测得的血压结果比较及LSD多重比较:收缩压,坐位与仰卧位腋中线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P0.05)。

讨 论

对测量血压的影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坐位血压高于卧位,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性低血压就是这个原理。本文实验结果表明:正常年青人采用坐位与仰卧位所测得的收缩压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而舒张压血压其差别不大,这是因为正常年青人血管舒缩反射完好。据报道,正常人坐位时收缩压可较仰卧位时下降10mmHg,而舒张压可上升6mmHg[2]。从实验结果中可看到,正常青年人坐位时收缩压可较仰卧位时下降3.55mmHg, 而舒张压可上升约1mmHg。

理论上若被测者(特别是年青人)血管舒缩反射完好,则不论采用仰卧位或坐位测量血压应无大的判别。但有些人,特别是血压高患者,不同差别就较大,若坐位血压高时,应躺下测量,并注明。不论何种,被测肢体必须与其心脏同高,因为血管中血柱的重量作用,应与动脉压血压相同方向。如果水平高于心脏,则血柱的重量与动脉压方向相反。仰卧位时,这种差别就消失[3]。仰卧位时排除了重力的影响,更能准确地反应患者的真实血压值,所以测量血压最好取仰卧位。无论何种,血压计的汞柱“0”点、被测动脉(肱动脉)与心脏就应在同一水平线。

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是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基于不同的对测量血压的影响,尤其是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尽量做到定时间、定、定部位、定血压计。这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长生,主编.诊断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9-110.

2 薛学银.影响测量血压因素的分析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17-919.

3 刘彩莲,高国英.浅谈影响测量血压值有关的问题.中华实用医学,2002,4(2l):7.

上一篇:静脉留置套管针在临床中的应用 下一篇:围绝经期性病患者的心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