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教育好农村“留守儿童”的体会

时间:2022-09-05 06:48:53

浅谈新课程下教育好农村“留守儿童”的体会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对师生的教育教学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独生子女不断增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出打工的人有增无减,“留守儿童”也随之越来越多,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教20余年、一直担任农村小学班主任的我,深知农村“留守儿童”的不容易,他们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我在平时测试中作了统计,发现“留守儿童”的平均成绩要比班上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得多。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我行我素,常是“留守儿童”的外在表现,现就我多年来地观察和了解,浅谈一下如何在新课程下教育好农村的“留守儿童”:

一、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多疏导。

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这得从心理入手。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2、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

二、对“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多赞赏。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际上恰如其分地赞赏也是成功的起点。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于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对这需要更为明显,他们不仅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得到老师的尊重,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赞赏,赞赏些什么?我认为需要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善意;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赞赏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赞赏学生值得赞赏的一切。如:在我教五年级时,有个“留守”学生名叫姚晨钟,平常不是写字不认真,就是上课要玩小动作,或者是有学生打他的小报告,甚至对不懂的问题不愿意问别人。有一天,我在教室当着学生的面改作业,因为班上有个同学的字,与姚晨钟的很相似,如果不看名字几乎难以分辨是谁的。当我改到姚晨钟的作业时,以为是蒲武蔚的,一个不该错的题竟然不对,我批评了蒲武蔚,并把作业本丢到他面前,说:“你自己看看。”蒲武蔚面红耳赤,翻开名字一看,反驳道:“老师!这哪是我的,是姚晨钟的。”唉!我确实问心有愧,冤枉了一个学生。因为我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一样,给姚晨钟定下的标准要低一些。这时,我当着他俩的面,说:“对不起,蒲武蔚,老师冤枉你了,不过,是姚晨钟的,他这次只错这一道题,完成得这么认真,算是很好的,应该得到表扬!”姚晨钟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让我想不到的是,这次之后,姚晨钟变了,变得主动,变得积极,每次作业也一丝不苟地完成,每次检测的成绩都有所提高,连其他老师也认为姚晨钟已是判若两人。

三、与“留守儿童”相关的部门多沟通。

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上的问题,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儿童的自律能力都比较差,内心孤独,需要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管理,有许多事情不能分辨是非,只凭自己的喜好去做,社会各部门必须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如:我所教的四年级有个学生名叫杨愿红,从三年级就迷上网络,不能自拔,成绩逐渐下降。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他讲述这样做的危害性,并争取家长的配合,收效不大。我冥思苦想,网吧门口不是明显写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吗?可里面座无虚席的十有八九都是学生,甚至基本上是“留守儿童”,于是,我先与老板交涉,要他支持学校的工作,我还把这种情况反映给当地派出所,希望能制止这种对少年儿童不利的行为,对所长说:“希望你们严查网吧,表面看来是断了老板的财路,实际上是保护未成年人,造福一方,如果老板赚钱心切,你们又不闻不问,光靠我们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事通过沟通,得到了他们的配合,杨愿红再不能进网吧,也不想去网吧,从此,他的学习认真了,成绩逐渐提高,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另外,老师还要争取政府各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

四、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多联系。

教师和监护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我们要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时不在自己的身边,满足他们安全感。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经常以书信、电话的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指导他们学会把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

同时,教师还要多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在思想上去掉他们那种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不正确的思想,重视子女的教育,平时要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我相信有了父母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有了学校的温暖关怀和帮助,孩子一定会对学习和生活树起信心。

如:有个名叫吴小芬的单亲“留守儿童”,在一次作文中,这样写到:“妈妈,你回来吧,我是多么想你,当我看到别的小朋友能和妈妈一起手牵着手时,真希望你在我身边。妈妈,我每天睡觉都梦到和你在一起……”。我把她的这种心理活动,反馈给在外打工挣钱的妈妈,交换学生的在校表现,以及告诉妈妈与孩子多交流的重要性,有苦相互诉说,有乐共同分享。此后,这个学生真正理解妈妈在外挣钱的不容易,自己更加体贴妈妈,更加尊敬老师,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总之,作为一个农村教师,我觉得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要,只要对其心理多疏导,对其闪光点多赞赏,与相关部门多沟通,与家长多联系,形成一个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教育的链条,就会让他们的言行举止,跟上时代的步伐,将来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上一篇:三月跫音不响 四月野菜芬芳 随着春天一起去寻... 下一篇:浅谈美育如何在教学中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