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的“客观公正”为何这么难

时间:2022-09-05 06:47:34

长期以来直到现在,我们的口号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总是企求人家了解我们、指望人家理解我们,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偏见和敌意,并非是由于不了解,而是不讲常理、无视事实。有担当的中国媒体人,要以新闻专业主义和法则为武器,抢占话语权,奋力改变这种不平衡的传播格局。

长江日报追问纽约时报

一直以奉行新闻专业主义、坚守严肃大报风格著称的纽约时报,因翻译失误引发了“李娜被迫服禁药”的风波,两天后记者道歉,据称报纸随后刊发了更正,看起来一切应该不错。

但是,不可思议的地方仍然存在。从8月29日起,长江日报记者采取多种方式联系纽约时报,想弄清楚李娜“被迫服禁药”一稿刊发之前,该报编辑是否进行了核实——这是任何一家媒体的应有之责。

8月31日,长江日报报道《回答本报记者提问 〈纽约时报〉编辑玩虚的》,披露了相关情况:

29日晚8时,记者试图连线美国纽约时报编辑部,直到11时30分,把纽约时报的十多个电话打了数十遍,结果不是语音留言就是传真机。同时,记者通过电子邮件联系负责该版面的编辑克莱尔·古铁雷斯,希望能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在该稿件刊发之前,您是否与该稿作者核实过其中的事实?2.出现这样的错误之后,纽约时报会否采取处罚措施?3.该文作者已经向李娜道歉,纽约时报是否会与李娜及团队沟通并致歉?”30日凌晨1时左右,记者收到了克莱尔的电子邮件,她只是把众所周知的“翻译失误”重复了一遍,对三个问题却没有作任何解答。

那么,更正又如何呢?

长江日报报道说:记者登录纽约时报的网站,把首页看了一遍又一遍,愣是没找着那篇更正。当记者找到时,时间已过去了2个小时。这篇更正发在了什么位置呢?说起来非常可笑,在李娜那篇原文报道的下面!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看到这篇更正,必须先上纽约时报的主页,点开“体育”那一栏,然后再选中“网球”子栏目,从上百篇文章中把李娜这篇报道找出来点开之后你才能看得到!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何一篇更正要“藏”得如此之深?

法国“小玛丽事件”的黑色幽默

让我们来看看2012年11月8日,发生在法国的“小玛丽事件”吧。

这天,法国大多数媒体及收视率极高的各大电视台,以醒目标题推出轰动新闻——《“中国制造”的服装使一个女孩毁容!》。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郑若麟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他撰文详细披露了相关情况(参见2013年1月21日《报刊文摘》):

法国媒体报道称:小玛丽4岁生日收到的礼物是裙子、运动衫,但翌日全身过敏起泡浮肿,连眼睛都睁不开。于是乎,法国舆论群情激愤,当地镇长蒂耶利·毕诺迅即出面发表讲话,宣布“已查明货源并将由警方出面扣压这批服装”。国家“竞争、消费与反欺诈总署”发言人玛丽·塔娅宣布介入调查并将诉诸法律,同时还将通报欧盟,要在欧盟全面扣押这批“有毒衣服”。政府社会经济部部长布诺瓦·阿蒙也发表讲话称,“如果证实过敏确实来自裙子,我们将采取措施,必要时将禁止销售”。法国媒体特别是影响巨大的电视媒体,几乎都转载或报道了这一消息,而且都配发了“中国制造”标签的照片或画面。

一时间,中国和“中国制造”成为千夫所指,转发和评论量都非常多。最典型的也是最激愤的就是“我从此再也不买任何中国制造的商品了”,一股抵制甚至仇恨中国的暗流在这则新闻的推波助澜下迅速泛起。尽管也有勇敢的网友挺身反驳,但在一边倒的潮流下,稍微客观一点的评论都会遭到围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是:法国官方经过反复检验后证明,小玛丽穿的衣服“未含有任何使皮肤产生过敏的物质”;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批服装并非“中国制造”而是“法国制造”,简直是黑色幽默!然而,这时没有任何人出面来为中国和“中国制造”正名,或向中国被损毁的名誉道歉。与当初几乎所有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相反,只有少数媒体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羞羞答答地写上几行:小玛丽过敏不是由服装引起的。

问题是,当郑若麟询问法国人时,绝大多数法国人都知道过敏事件,而不知过敏并非服装引起,更不知服装是“法国制造”的。他感慨,“中国制造”与“玛丽毁容”依然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事实,绝大多数法国人并不知道真相究竟如何。

显然,“小玛丽事件”至少是一则虚假报道,并且一些报纸和电视专门配发的“中国制造”标签的照片或画面也是假造的。当时就有细心读者发现,标签上的服装号码是法国的40码,这绝对只能是一位大个子成人才能穿的号码,但被视而不见。

从“请你了解我”到“你哪里错了”

笔者保留了一份《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禾的采访剪报——《要学习犹太人:不要寄望于西方“理解”》,刘禾在谈到应对西方媒体时指出:美国对大众媒体和宣传机器(自称PR“公关”)的掌握也是非常强有力的。等待别人来“客观报道”,就太幼稚了。根据她在美国20多年的经验,最有效的办法不是“请你了解我”,而是“你哪里错了”,并且用你的语言去指出你的错误。刘禾举例说:犹太人不要求人家“理解”,知道“理解”是不可能的。他们在全世界设立了民间监督站,只要发现对犹太人进行直接或暗含的攻击,就非常智慧和策略地进入欧美人自己的话语,用“种族歧视”去指错。西方因为历史上种族歧视问题很严重,所以最怕被别人说种族歧视,好几家媒体的总编都因此而下台。

长期以来直到现在,我们的口号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总是企求人家了解我们、指望人家理解我们,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偏见和敌意,并非是由于不了解,而是不讲常理、无视事实。

打造“舆论高地”应对“信息洼地”

客观公正,恐怕只能在真空中才会有,不可能没有意识形态的影响,即使铁的事实岩石般屹立在前,也会有办法去消解。回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和南海撞机事件,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美国媒体可以调侃、可以让公众“哄笑”。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当晚,美国有一个“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这样说:“中国人的大使馆有腿吗?怎么往美军导弹靶场跑?”结果满场哄笑。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一媒体的主播利用中国飞行员王伟的英文名字与“逆行线”发音相近,故意挑出话题:“什么?逆行线噢!怪不得会往侦察机上撞!原来他的名字就叫逆行线!”又是满场哄笑。①虽然,事实无法否定,但哄笑声中传播了什么?是非曲直又在哪儿?西方媒体的“客观公正”又在哪儿?

因此,抢占话语权,就是抢占舆论高地,奋力改变不平衡的传播格局。改变不平衡的传播格局,首先要改变不公正的传播状态,一方面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一方面戳穿虚假的“中国魔像”,暴露那些荒谬与错讹。有担当的新闻人,尤其要以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法则为武器,去维护传播的平衡与公正。

注释:

①郭松民,《哥伦比亚号和王伟》,《中国新闻周刊》,2003年第6期

(作者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上一篇:那些“失败”的采访 下一篇:台湾媒体实习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