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略有缩减 支出再创历史新高

时间:2022-09-05 06:42:30

财政赤字略有缩减 支出再创历史新高

日本内阁于2013年12月24日正式提出了2014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并交国会审议,作为“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中的第二支箭,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该预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通过消费税的提高,实现年度财政赤字有所缩减的目标,但严峻的财政状况仍将持续,《东京新闻》以“不顾增税之痛”和“安保支出增长高于社保”为题,点出了该预算案的问题及倾向,同时,该预算案也创造了支出的历史新高。

一、2014预算案概况

(一)社保及还债付息仍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支出

日本2014财政年度预算支出总额为95.88万亿日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的24.3%即23.27万亿日元用于偿还到期的债务与债务利息,占比增加0.3%,政府累积财政赤字已超过1000万亿日元,为GDP的近2.4倍,财政状况相当严峻。同时,社会保障支出仍高居榜首,占31.8%(如果考虑扣除还债与付息后的支出,则占比达到42%),较去年31.4%的占比略有提高,老龄化是主要推动因素。

(二)政府税收与支出之间差距巨大,预算赤字状况严重

日本政府2014财政年度预算收入总额为95.88万亿日元,其中52.15%,即50万亿日元为税收收入,其它收入为4.63万亿日元,其余为政府新发国债,占43.02%。政府税收收入比2013年度增加6.905万亿日元,其中消费增税将贡献4.535万亿日元,法人税收入增加1.6万亿日元,向安倍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消除年度预算赤字的目标迈出了微小的一步。

二、2014预算案的主要特点

(一)社会保障负担沉重,将成为实现未来减赤目标的主要障碍

在2014财政年度预算案中,社保费用总体增加4.8%,仅次于公共事业开支,并首次突破30万亿日元大关,占政府财政支出(扣除还债付息后)的比重也达到了42%。目前日本20—64岁的人数与65岁以上人数的比为2.3∶1,已经比1990年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的5.1∶1有了明显的降低,预计2025年及2050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下降至1.8∶1和1.2∶1,未来社保负担的进一步加重,将关乎安倍政府能否顺利实现2020年消除年度财政赤字的目标。

《产经新闻》以“支出增长,财务省大败”为题,对政府2014财政年度预算案进行了分析评价。文中指出,虽然安倍在2013年11月中旬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上提出要严格控制与国民负担相关的政府支出,表现出了下调就诊费用的强烈意志,但在厚生劳动省与自民党厚生族“手术及医生人工费增长2%”的要求下,最终改为增加0.1%。充分显示出了政府社保改革的艰难程度。虽然自4月份起日本70—74岁人群的门诊医疗自负率,将由目前的10%提高至20%,但社保费用总体上升趋势却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预算案“安倍色彩”浓厚,安保支出等未来走向引人关注

日本2014财政年度防卫费增加2.8%,增幅仅次于公共事业开支及社保支出,已连续2年正增长,主要用于购买各种军机,被《东京新闻》以“不顾增税之痛”和“安保支出增长高于社保”来进行评价。除防卫费外,安倍政府还将用于消除《特定秘密保护法》担忧等的官邸宣传费用由2013年的21亿日元提高至65亿日元。同时,为使“道德教育得到根本改善与充实”,将相关经费由2013年的8亿日元,增加至14亿日元,除用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心”之外,还强化了教员的指导费用。预算案更被《日本经济新闻》指为“安倍色彩”浓厚,其未来“安保”与“社保”费用增减是否反向很值得关注。

(三)美国退出QE3使债息压力增大,未来国民反应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日本政府累积债务总量为GDP的近2.4倍,2014财政年度仅利息支付就占到了政府财政总支出的10.6%,在美国已开始退出QE3的国际大环境下,日本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升息压力。如果日本银行追加量化宽松措施,则日元的贬值幅度会进一步加大,部分大量依托进口原材料的行业及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将变得更加困难,日本政府或将再次陷入两难境地,今年“春斗”的结果将成为风向标。

(四)新兴产业与技术扶植进一步加强,增设面向低收入阶层的奖学金

2014财政年度预算案中,文教科学的支出增加了1.4%,节能对策支出增长了13.5%,部分领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尖端医疗研究的“日本版的NIH”、新型国产火箭及3D打印机开发等成长战略重点领域,获得1.9万亿日元的预算支持。除节能对策补助金外,节能型半导体的研发费用提高了1倍以上,面向燃料电池汽车普及的氢加气站等也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在这次的年度预算案中,首次增设了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奖学金制度。以高校入学新生中不需要缴纳住民税群体的13万人为对象,总额28亿日元,其中,国立大学人年均3.74万日元,私立大学3.8万日元。

(五)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但地方转移支付被缩减

预算案中,中小企业对策费提高了2.3%。对医疗、航天、环境等成长战略领域的中小制造企业,在研发与销路开拓方面提供补助金,并由日本公库提供1000亿日元的、比通常低0.5%的低息优惠贷款,以及大幅修订100%的融资保障规定,以改善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为促进中小企业提高工资,对设备投资提供最高100万日元的补贴。对新产品开发及服务创新的中小企业,补助金的发放优先给予工资提高者。

与此同时,预算案中的地方转移支付却下降了1.5%,财务省认为4月份的消费增税、以及景气恢复带来的地方法人税等收入提高,会超过转移支付下降。但总务省则认为地方税收尚未恢复,应保留1万亿日元的紧急措施费,并避免转移支付的减少。因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医疗、看护、教育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以及道路、公营住宅、学校等基础设施维护更新,减少地方转移支付招致了多方批评。

(六)国债持有构成发生明显改变,相关风险进一步上升

日本银行推出的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日本国债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国债的持有构成方面。日本银行2013年12月19日的第三季度资金循环统计显示,在截止到2013年9月底的980万亿日元国债余额中,政府所占份额上升至17.4%,仅次于保险机构的持有,同比提高62.1%。而家庭、国内银行、海外投资者、地方政府及公共金融机构的持有额,则分别同比下降13.8%、13.2%、8.7%和6.2%。日本银行持有量及占比的持续上升,不仅对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大大增加了其未来所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反过来又对日本政府尽早实现财政赤字的减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总体评价尚可,政府财政再建步伐迟缓

《日本经济新闻》给出的6位民间经济学家对该预算案的评分为,2个80分、1个70分、2个60分、以及1个50分。总体上看,财政再建、社保改革、以及支持率等为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

三、启示与建议

(一)坚决贯彻“三中全会决议”,务必使结构改革取得成功

当前东亚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中日两国国力的竞争将主要取决于哪方的结构改革能取得成功。为此,我国应坚决贯彻执行“三中全会决议”,并力争短期内在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应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分类税制向综合税制体系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的矛盾,有效化解地方债、房地产泡沫及影子银行等问题,防止美国退出QE3之后导致我国泡沫破灭等潜在不利影响。

(二)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加快人民币地区化与国际化

在美国开始退出QE3后,东盟等原本希望安倍的超级量化宽松政策能部分抵消QE3退出所带来的资金大量外流影响,但日本超级量化宽松资金流出却远远低于预期,今年的发展变化将备受关注。同时,一些东盟国家为应对目前的困难局面,已开始放宽海外资本的控股比例限制。为此,我国应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在对新兴经济体优良资产适时抄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货币互换等双边及地区合作机制,在加快地区经济金融整合的基础上,有力推进人民币的地区化与国际化。

(三)从长远角度推进社保改革,以战略眼光处理好人口政策

应充分吸取日本在失落20年中大量财政刺激政策而导致巨额财政赤字的经验教训,认清我国已经或即将到达人口红利拐点的现实,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处理好国家、地方、企业及个人在社保方面的负担合理分配关系。同时,以“三中全会决议”中的人口政策变化为基础,强化人口发展与政策领域的战略研究,从国家与民族长远利益角度,突破利益集团的樊篱,及时调整人口政策。

(作者单位:驻日使馆经济部)

上一篇:区域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社会事业工... 下一篇: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