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第一次婚姻同样传奇:娶杜聿明长女杜致礼为妻

时间:2022-09-05 02:36:57

杨振宁第一次婚姻同样传奇:娶杜聿明长女杜致礼为妻

杨振宁与翁帆的结合可谓轰轰烈烈。其实,他的第一次婚姻同样充满着传奇与精彩。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三河镇一个书香门第。1942年7月,杨振宁从西南联大物理学系本科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读研究生。1944年8月,杨振宁考取清华大学第六届留美公费生,是物理学门中唯一的一个留美公费生。

在等候出国的这一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中代课,认识了他的学生杜致礼,杜致礼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杜聿明将军。杜致礼是陕西米脂人,俗话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自古米脂就是出美女的地方。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杜致礼,在联大附中简直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而杜致礼对杨振宁这位即将出国、才华出众的老师也十分敬仰。两人虽然相互都心存好感,但只是没有机会表白。

1945年夏,杨振宁动身赴美。选择芝加哥大学倒并不是因为它是父亲曾经留学过的学校,而是因为他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去了芝加哥大学,他非常希望做费米的学生。费米在当时是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与杨振宁同时进入芝加哥大学的还有李政道。杨振宁从师费米教授3年半,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49年夏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学术研究所。不久,李政道也到这个研究所来了。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研究课题,第二篇论文的结论,后来被称为“单位圆定理”,在统计热力学中成为一个经典性的发展。

也许是月下老人早有安排,1949年的圣诞节,杨振宁与美国的一位朋友在普林斯顿一个小镇的唯一的一家中国餐馆用餐,在这里他遇到了杜致礼。杨振宁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4年之后的异国他乡,遇到自己昔日欣赏的学生;同样,杜致礼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自己曾心仪过的老师。当下,二人一边吃饭,一边互相倾诉各自的情况。

杜致礼是如何来到美国的呢?原来,1947年,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获准赴美治病,当他带着在辅仁大学中文系读书的18岁长女杜致礼,在上海机场登机时,突然接到派人送来的紧急手谕,令其在沪治疗。杜聿明无可奈何,只好走下飞机,而倔强的杜致礼则只身前往美国,进入由夫人宋美龄保荐的“卫理斯学院”,攻读英国文学。1949年1月,杜聿明在淮海战场兵败被俘……由于资金中断,杜致礼只得转入一所免费学院攻读英国文学。

杨振宁和杜致礼这次的邂逅,让他们感情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一年,杨振宁28岁,杜致礼21岁。婚后,夫妻十分恩爱。若干年后,杨振宁曾以激动的心情谈到这次相遇,他说:“我并不知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了那家饭店。我早到或者迟到,都将错过与杜致礼相见的机会。我们见不上面,也就谈不上一辈子的婚姻。可命运之神都安排我们在那一天、那个地点相聚,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杜致礼毕业后,留在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中文。杜致礼清楚:杨振宁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不能分心,便一心一意做起了相夫教子的妻子角色。有一次儿子打球,撞伤了脾脏,流血不止,必须送医院开刀。而此时的杨振宁却远在波兰讲学,一切都是杜致礼一个人操持,甚至都没有打电话告诉他。

1957年12月10日,在瑞典的斯得哥尔摩,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登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全球华人皆为之骄傲。杨振宁和杜致礼的婚姻十分美满,他们育有3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长子杨光诺是美国某县的财务顾问,次子杨光宇是一名化学博士,而大女儿杨又礼则成为一位悬壶济世的医生。杨振宁夫妇在幸福地度过了50年金婚之后,杜致礼不幸身罹绝症,于2003年10月与世长辞。2004年,杨振宁回到祖国,定居清华园。

(摘自《党史纵横》,孟昭庚/文)

上一篇:厦门港水域船舶通航风险浅析 下一篇: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及教学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