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欺诈中提单欺诈的立法现状

时间:2022-09-05 01:46:22

海事欺诈中提单欺诈的立法现状

当今,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支付方式以银行跟单信用证的方式进行贸易结算。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后,根据合同规定买方要向银行提出申请以卖方为经济利益方开出信用证,保证一旦银行收到卖方的出口单证,就向卖方付款。卖方收到货款,就会马上安排生产、准备货物等;备完货后就可以装船了。拿到装船提单连同其他相关的材料就可以结算全款,而此时的货物物权连同风险就自动转移至买方。而买方在船舶到目的港后,就可以凭单取货。至此环节前,海运欺诈就应运而生。在所有参与海运贸易的国家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逃脱海运欺诈的伤害。其实,从长远的历史角度来讲,海运欺诈的伤害一直存在,只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而已,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一种欺诈方式,既提单欺诈,窥全貌而探求防范的对策。

一、提单欺诈的主要类型

由于海上运输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所以使用单证买卖为主的交易方式,成为海事欺诈利用的主要对象。提单欺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分为:

(一)无单放货

在国际海事航运过程中,货物运输人或他的受委托方凭正本提单将货物交付给正本提单持有人,凭正本提单放货为很多国家海商法及国际公约所认可,并在各国海上运输及贸易实践中为各方所遵守的根本性原则。但是,由于很多的原因,在航运贸易过程中,在目的港用副本提单放货的现象还是有的,无单放货成为欺诈实施者骗取我国商人的货物主要的方式,涉嫌被骗金额也是巨大的,往往达到刑事犯罪的标准。

(二)倒签提单

倒签提单是指提单在装完货物后签发的日期却是在装船之前的日期的提单。如果货物实际装船日期超过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期限,为了使信用证的日期与装船的日期一致,货物运输人通常的做法是根据托运人的要求在提单上填写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日期。

(三)伪造提单

所谓伪造提单就是货物始终没有装船而签发的提单,包括与提单中货物不符的现象。伪造提单有可能被不明真相的被欺诈人或提单持有人用来履行下一个货物买卖,因此危害性特别大。伪造提单是最露骨的一种提单欺诈行为。

(四)预借提单

预借提单指在货物没有完全装船,或是货物虽已交给货物运输人管理,但尚未开始装船的情况下签发的己装船提单。签发这种提单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货物所有人的要求。货物未能在指定的日期装船或装船完毕,托运人为了拿到货款,要求货物运输人签发己装船提单。

(五)保函提单

凭保函签发的清洁提单被称为保函提单。托运人出具保函,用来承担因签发清洁提单等行为而产生的一切责任的担保书。是托运人和货物运输人的私下协议,由托运人带有条件地在一定范围内向货物运输人赔偿损失的协议。保函是被欺诈人一般比较认可的,致使托运人要求出具保函用以换取货物运输人签发的清洁提单。保函是提单的买卖双方与信用证结算的形式的一种,所以,也可以说保函提单属于单据上的欺诈行为之一。

二、提单欺诈的危害

提单欺诈的危害非常的大,在一般情况下接货方与提单的所有人都会有很大的经济损失,因为提单欺诈往往是难以举证的,等举证成功时,欺诈者往往也已经逃走,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保险公司也不会对其给予赔款,因为欺诈在一般的保险条例中不在投保范围。比方说:当事人其中的出让人用预借提单按信用证的要求合格,还能得到银行的钱。提单上所体现的货物的船舶和装船时间等都是编造出来的,货物后来装入另一船上并因事故而遭到全损。接货人依照先前的投保金额索赔,另一方可以不赔偿保险。因为,在货物航运过程中没有不按提单要求而绕行行驶,也并没有按指定航程航行,所以承保的风险并不存在,受损货物不在保险范围之内。其次,提单欺诈已经发生并严重损害了提单的可信度,提单也已没有其它的权利,从而破坏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在航运的过程中当事人的接货人即使可以不收空白的或假的提单,可是提单如不能证实是伪造的,接货人就没有权利拒绝提单,即使合同卖方装运的是有的货物,或根本没有将货物装船,但只要提单表面上与合同相符,买方就必须接收提单。除非卖方欺诈或装船货物与应出售的货物不符。也可以说,买方不得以“先行违约方使对方有权解除合同”的一般合同原则来对抗见单付款的义务。可见所有提单制度都是为了维护提单的可转让性。在连锁买卖中,假如第二方的买方一旦发现货物开始就没有按合同装船,他就可以拒收单据,那么损失显然不会落在原始的卖方身上,而落在第二买方的身上,因为他接受了相同的单据并己付了款。这就会发生不公平,直接买方也就是第二买方或许不知道货物的瑕疵。提单的使用是建立在所有当事人都依诚信原则行事的基础上的,而提单的流通性又是提单制度的核心,为了建立提单的流通性,其它的规定将不予考虑。

三、海事欺诈的国内立法现状

在中国法律的中有许多关于欺诈的规定,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保险法,都规定了对欺诈行为追究民事责任、追究刑事责任等问题。单对于海事欺诈并没有进行专门的立法予以调整,对于海事欺诈,这些法律条文也可制约。

随着航运业务的不断增加,海事欺诈也变本加厉,不但数额巨大,而且手法不断变化和更新。而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不甚发达且又需求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发生的海事欺诈案件越来越多,而我国的相关立法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于海事欺诈无明确立法

中国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海事欺诈的相关立法。虽然在《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中有关于惩治欺诈的规定,但其中所规定的条款并没有针对性,法院在判决海事欺诈案件时,也无可参照性。给法院或司法机关处理海事欺诈案件带来困难。民法和合同法都是大方向的立法,针对面极广,其中定义的“欺诈”并不一定就针对“海事欺诈”。因此,需制定一部专门的针对海事欺诈的相关立法,根据海事欺诈的自身性及各种类型作出法律条文。鉴于目前欺诈犯罪在各经济领域盛行,不可能就每一种欺诈行为制订一部专门性法规,所以,这部拟订中的反欺诈法应是全面的,包括海事欺诈,也包括金融欺诈、投资欺诈、税收欺诈等其他类型的欺诈行为,并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欺诈行为分别作出规定。

(二)无单独审理的法规

我国有关海事欺诈的立法,主要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海事欺诈案件的管辖权问题比较复杂,并涉及到民事和刑事问题。就海事欺诈案件与海上刑事犯罪案件的管辖交叉,应实行刑事和侵权纠纷分开审理。由于海事欺诈人的欺诈过程已经违约,构成了侵权,故应认为原合同仲裁条款和司法管辖权条款无效,应按侵权行为发生地、侵权行为连续进行地和侵权损害结果发生地原则进行管辖,并依法判定由加害方赔偿受害方因此而遭受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对于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欺诈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还应针对我国在程序法方面,缺乏单独审理规定这一缺陷尽早修补,制定出相关立法。

四、我国反海事欺诈的立法完善

中国的海事法院对预借提单、倒签提单、租船欺诈等国际海事欺诈案进行审理。但我国还没有专业针对海事欺诈的立法,对海事欺诈的相关法律规定也无从下手,在审理海事欺诈案件中只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其中,我国中级人民法院和海事法院对海运欺诈案件均有管辖权,但涉及刑事责任则由中级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庭审理,而海事法院只能就有关的经济损失问题进行审理和裁决。上述《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两部法律都是大方向的立法,针对面极广,其中定义的“欺诈”与“海事欺诈”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海事欺诈中的欺诈人,造成的经济损是巨大的,因此在处理上应考虑经济上的补偿。我国在海事欺诈方面立法的不完善就给欺诈人一定的犯罪空间。所以,我国要制定出一套相应的立法,来惩治海事欺诈犯罪。

在制订法规时,应针欺诈的类型做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针对海事欺诈的复杂性,借鉴国外的法律法规,做出具体规定。此外,对欺诈人应承担的责任也应作出具体规定,其中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方面,由于航运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一般涉及金额巨大,而且带有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性质,即带有严重刑事犯罪的性质,己超出一般民事法律、经济法律以及行政法律所调整的范围,因此,需要有效地运用刑事立法来制裁。

从中国刑事立法看,将经济欺诈犯罪作为一章,根据经济欺诈犯罪的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欺诈犯罪的对象性质,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相应的罪名和法定刑,使《刑法》中有关欺诈犯罪的规定进一步得到完善。但是,没有对海运欺诈的相关犯罪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有必要在制订反欺诈的专门法律中加以规定。

严格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持一致,例如:海商法、海关法、商检法、保险法、银行法、公司法等,并不断完善已成文的法律法规,从而使欺诈者在立法上无漏洞可钻。

上一篇:海上保险法中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 下一篇:关于拘役适用改革创新的初步探讨